GB T 15963-2008 十二烷基硫酸钠.pdf
《GB T 15963-2008 十二烷基硫酸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963-2008 十二烷基硫酸钠.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110040G 73 鳕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5963-2008代替GBT 15963-1995200812-30发布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2009090 1实施丰瞀鹊紫瓣警襻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刖 吾GBT 15963-2008本标准代替GBT 159631995(十二烷基硫酸钠。本标准与GBT 15963 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修订了产品分类;一修订了活性物含量、石油醚可溶物、无机盐含量、水分、pH值、白度等指标;修订了色泽指标和表达方式;修订了产品保质期。增加了活性物含量测定方法;增加了重金属和砷的指标。本标
2、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宝洁(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万绪、王晟、张宝莲、吴哲、李维兴、张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59631995。1 范围十二烷基硫酸钠GBT 15963-2008本标准规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产品结构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月桂醇为主要组分的脂肪醇,用三氧化硫磺化或氯磺酸硫酸化中和制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包括固
3、体产品和液体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173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GBT 5173 1 995,eqv ISO 2271:1989)GBT 6368。_2008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ISO 4316:1977,IDT)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447 200
4、8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GBT 11 98920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醚溶解物含量的测定(ISO 894:1997,IDT)GBT 13173 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ISO 607:1980,MOD;ISO 2996:1 974,MOD;IS0 4313:1976,MOD;ISO 4325:1 990,MOD;IS0 697:1981,MOD;ISO 4321:1 977,IDT)QBT 2739 2005洗涤用品常用试验方法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试验溶液的制备卫监督发2007年版1号化妆品卫生规范3产品结构和分类结构式:CH。(CH:)。OSO。Na(以?1-11为主组分)。十二烷
5、基硫酸钠有液体产品和固体产品(粉状和针状),各分为优级品与合格品两种类型。4要求41感官指标411外观:液体产品呈无色或淡黄色,不分层,无悬浮物或沉淀;固体产品呈白色或淡黄色的粉状或针状,均匀无杂质。412气味:不得有其他异味。42理化指标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GBT 15963-2008表1 十二烷基硫酸钠理化指标指标项 目 粉状产品 针状产品 液体产品优级品 合格品 优级品 合格品 优级品 合格品活性物含量8 94 90 92 88 30 27石油醚可溶物 10 15 1 o 15 1 o 15无机盐含量(以Na:SO,+NaCI计) 20 55 20 55 10 2
6、0pH值(25,I活性物水溶液) 7 595 75白度(w。) 80 75色泽(5活性物水溶液)Klett 30水分 30 50重金属。(以铅计)(mgkg) 20砷6(mgkg) 38应标注产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据。b用于牙膏原料时的控制指标。5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51试样的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试样按GBT 13173 2008中第4章分样和保存。52水分的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分的测定按GBT 13173 2008中第15章规定进行,首次烘干2 h,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后,重复烘干、冷却、称量操作至相继两次称量不超过0002
7、g,即认为恒重。53石油醚可溶物含量的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石油醚可溶物包括未硫酸化的脂肪醇和不可硫酸化物以及在水溶液中不离解的含硫化合物,其含量的测定按GBT 11989 2008进行。54活性物含量的测定541 方法一: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仲裁法)按GBT 5173的规定进行。542方法二:减量法5421试验中的乙醇不溶物按GBT 13173一一2008中7511a)进行至“过滤,操作四次”后2)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指相继两次称量不超过0002 g)。试样中的乙醇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x,)表示,按式(1)计算:五一旦100优0式中:A古氏坩埚加烧杯增加的质量,单位为克(g);m
8、。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5422乙醇溶解物中的氯化钠将烧瓶和古氏坩埚在(105将5421中操作后得到的乙醇溶解物(过滤液及洗液)转移人500 mL锥型瓶中,按2GBT 15963-2008GBT 13173 2008中7512“加入酚酞溶液”后开始操作,用01 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为终点。试样乙醇溶解物中的氯化物含量以质量分数(x。)表示,按式(2)计算:X20058 5VC (2)式中:0058 5氯化钠的毫摩尔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01);y滴定耗用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t
9、oolL)。5423十二烷基硫酸钠总活性物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X。一100一XlX2一X。一X4 (3)式中:x。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分的含量,;x:十二烷基硫酸钠石油醚可溶物的含量,;x。十二烷基硫酸钠乙醇不溶物的含量,;X。一十二烷基硫酸钠乙醇溶解物中氯化钠的含量,。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至整数个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以大于1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55 pH的测定按GBT 6368 2008的规定,将10 gL试样溶液在缓和的电磁搅拌下,保持25,测定其pH值。56硫酸钠含量的测定561原理用钡离子(Ba”)沉淀硫酸根离子(SO。2)
10、生成硫酸钡(BasO。),由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试样中硫酸钠的含量。562试剂a)95乙醇;b)无水乙醇;c)盐酸,1:1溶液;d)氯化钡,10溶液;e)硝酸银,01 molL溶液。563仪器a)玻璃滤埚,P30,孔径16 gm30 pm,30 mL;b)吸滤瓶,500 mL;c)烧杯,400 mL高型;d)定量滤纸,慢速;e) 高温炉,能控温于(900士10);f) 瓷坩埚,30 mL。564试验程序称取1 g试样(称准至0001 g)于400 mL高型烧杯中,对于固体产品需加入少量水湿润,然后加入100 mL无水乙醇562b),搅匀,用玻璃皿盖好,置水浴上。在低于乙醇沸点的温度下消化1 h,
11、趁热用玻璃滤埚(563a)过滤,并用100 mL热乙醇Es62a)洗涤滤埚。然后用已加热煮沸的100 mL水和20 mL盐酸(562c)的混合液分次溶解乙醇不溶物并洗涤烧杯和滤埚,用洁净的吸滤瓶逐次吸滤溶液和洗液,并转移至400 mL烧杯中,加热煮沸,缓缓加入15 mL氯化钡溶液E562d),并保持微沸3CBT 15963-200830 min。用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的蒸馏水洗至滤液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滤纸及沉淀物一起放在已恒重的瓷坩埚中,缓慢加热干燥炭化,然后以半盖状移入900高温炉内灼烧30 min至残渣完全为白色。将坩埚取出、盖上盖,稍降温后移人干燥器内冷却30 min至室温
12、,称量,称准至0001 g。565结果计算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硫酸钠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 w。一堕旦卫型!100(4)m 0式中:m,坩埚加硫酸钡灼烧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 z空坩埚灼烧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o608 6硫酸钡换算成硫酸钠的系数。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o2,以大于o2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57氯化钠含量的测定571原理试样的水溶液用硝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中性,用银量法(莫尔法)测定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计算。572试剂a)硝酸银,c(AgNO。)一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963 2008 十二 烷基 硫酸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