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843.3-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 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
《GB T 15843.3-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 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843.3-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 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040L 80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58433-2008ISOIEC 97983:1 998代替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Entity authentication-Part 3:Mechanisms using digital signature techniques2008-06-19发布(IS0IEC 97983:1 998,IDT)2008-1 1-01实施宰瞀徽鬻瓣訾糌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覆111
2、GBT 158433-20081S0EC 9798-3:1998目 次前言I引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符号14要求-“15机自日-“l50概述-151单向鉴别-2511一次传递鉴别2512两次传递鉴别252相互鉴别3521两次传递鉴别3522三次传递鉴别”4523两次传递并行鉴别4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文本字段的使用6刖 暑GBT 158433-2008ISOIEC 9798-3:1998GBT 1584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概述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第5部分:采用零知识
3、技术的机制可能还会增加其他后续部分。本部分为GBT 15843的第3部分,等同采用ISOIEC 9798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仅有编辑性修改。本部分代替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本部分与GB 158433 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修改了名称。本部分根据GBT 15843i的修订,更改了部分术语。本部分删除了ISOIEC前言,并增加了引言。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信
4、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荆继武、王平建、夏鲁宁、商能、向继。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GBT 1584331998。GBT 158433-2008IS01EC 9798-3:1998引 言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SOIEC 97983:1998,它是由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l(信息技术)的分委员会SC27(IT安全技术)起草的。本部分定义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分为单向鉴别和相互鉴别两种。其中单向鉴别按照消息传递的次数,又分为一次传递鉴别和两次传递鉴别;相互鉴别根据消息传递的次数,分为两次传递鉴别,三次传递鉴别和两次传递并行鉴别。由于签名所使用的证书
5、的分发方式超出本部分范围,证书的发送在所有的机制中是可选的。本部分凡涉及密码算法的相关内容,按国家有关法规实施。1范围GBT 158433-2008ISOIEC 9798-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有两种鉴别机制是单个实体的鉴别(单向鉴别),其余的是两个实体的相互鉴别机制。本部分中规定的机制采用诸如时间戳、序号或随机数等时变参数,防止先前有效的鉴别信息以后又被接受或者被多次接受。如果采用时间戳或序号,则单向鉴别只需一次传递,而相互鉴别则需两次传递。如果采用使用随机数的激励一响应方法,单向鉴别需两次传递,相互鉴
6、别则需三次或四次传递(依赖于所采用的机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5843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1部分:概述(ISOIEC 97981:1997,IDT)GB 15851-199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idt ISOIEC 9796;1991)3术语、定义和符号GBT 1584312008中确立的术语、定义
7、和符号适用于本部分。4要求本部分规定的鉴别机制中,待鉴别的实体通过表明它拥有某个私有签名密钥来证实其身份。这要由实体使用其私有签名密钥对特定数据签名来完成。该签名能够由使用该实体的公开验证密钥的任何实体来验证。鉴别机制有下述要求:a) 验证方应拥有声称方的有效公开密钥;b)声称方应拥有仅由声称方自己知道的私有签名密钥。若这两条要求中的任何一条没有得到满足,则鉴别过程会被攻击,或者不能成功完成。注1;获得有效公开密钥的一种途径是用证书方式(见GBT 1584312008的附录c)。证书的产生、分发和撤销都超出了本部分的范围。为了以证书形式获取有效公开密钥,可以引入可信第三方。另一种获得有效公开密
8、胡的途径是利用可信的信使。注2:有关数字签名方案的参考文献在GBT 15843I-2008的参考文献中有描述。5机制50概述本部分规定的实体鉴别机制使用了时变参数,如时间戳、序号或随机数(见GBT 1584312008的附录B和下面的注1)。本部分中,权标的形式如下:GBT 158433-2008ISOIEC 9798-3:1998TokenX。1111 x11 s。(Y,1111 Y,)。本部分中,“签名数据”指的是“Yt】”Il Y”,它用作数字签名方案的输入,而“未签名数据”指的是“x,|X”。若权标签名数据所含信息能从签名中恢复,则它不需要包含在权标的未签名数据中(见GB 158511
9、995)。若权标签名数据的文本宇段所含信息不能从签名中恢复,则它应该包含在权标的未签名文本字段中。若在权标的签名数据中的信息(如验证方产生的随机数)对于验证方是已知的,则它不必包含在声称方所发送的权标未签名数据中。以下机制中规定的所有文本字段同样适用于本部分范围之外的应用(文本字段可能是空的)。它们的关系和内容取决于具体应用。有关文本字段使用的信息参见附录A。注1:为了防止一个实体对其签名的数据块是由第二个实体蓄意构造的,第一个实体可在其签名的数据块中包含它自己的随机数。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数的加入使得签名值具有了不可预测性,从而防止了对预定义数据的签名。注2:由于证书的分发超出了本部分的范圈,
10、证书的发送在所有的机制中是可选的。51单向鉴别单向鉴别是指使用该机制时两个实体中只有一方被鉴别。511一次传递鉴别这种鉴别机制中,声称方A启动过程并由验证方B对他进行鉴别。唯一性和时效性是通过产生并检验时间戳或序号(见GBT 1584312008的附录B)来控制的。鉴别机制如图1所示。A(1)CertA lj Token柚B图1 一次传递单向鉴别机制示意圈声称方A发送给验证方B的权标(TokenB)形式是t个 TTokenAB_嘉“lI B i|Text2 II SS。(忘:Jj B II Textl)1 1此处声称方A用序号N“或时间戳T作为时变参数。具体选用哪一个取决于声称方与验证方的能力
11、以及环境。注1:为了防止预期的验证方之外的任何实体接受权标,在Tokense的签名数据中必须包含标识符B。注2:在一般情况下,Text2不由这个过程鉴别。注3;这种机制的一种可能的应用是密钥分发(见GBT 1584312008的附录A)。(1) A发送TokenAs给B。是否发送A的证书是可选的。(2)在接收到含有TokenAB的消息时,B执行下列步骤:(i) 通过验证A的证书或者用其他方式确保拥有A的有效公开密钥;(ii)通过检验包含在权标中的A的签名,检验时问戳或序号,以及检验Tokenne签名数据中标识符字段(B)的值是否等于实体B的可区分标识符来验证Token“。512两次传递鉴别在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843.3 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 鉴别 部分 采用 数字签名 技术 机制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0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