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3709-20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pdf
《GB T 23709-20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3709-20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40 A 76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3709-20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asic Specifications for region quasi-geoid determination 2009-05-06发布鼓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10-01实施发布GB/T 23709-2009 目次前言.皿引言.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24.1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参考基准.2 4. 2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2 4.3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及分辨率.24.4 数字高程模型(
2、DEM)的分辨率和精度.3 4. 5 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34.6 仪器的技术要求.3 5 高程异常控制点的布设.3 5. 1 技术设计.3 5.2 高程异常控制点选点与埋石.4 6 外业观测.4 6.1 GPS观测46.2 水准测量.4 6.3 重力测量.47 数据处理.4 7.1 高程异常控制点数据处理.4 7.2 似大地水准面计算8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8.1 检验点布设原则.5 8. 2 检验点观测.6 8.3 检验点数据处理.6 8.4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6 9 成果检查验收.6 10 成果上交6附录A(资料性附录)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点的最大间距计算.7 附录B(资料性附录重力
3、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四附录D(资料性附录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高程异常控制网的多项式与多面函数拟合.12 I GB/T 23709-2009 前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郭春喜、肖学年、王斌、章磊。而且GB/T 23709-2009 百l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目的是综合利用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
4、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通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利用GPS技术结合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已成为高程剖量的一种方式。本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2021一2008(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中规定的国家、省级、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基本技术指标,结合我国已有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程成果的经验,参考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我国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W GB/T 23709-20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国家、省级和城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精度、布测原则、数据处理、精度检查等内容。本标准适
5、用于我国国家、省级和城市等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7944 加密重力测量规范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CGPS)测量规范CH 1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 1004 测绘技
6、术设计规定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似大地水准面quasi-geoid 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方向至正常高端点所构成的曲面。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resolution of quasi-geoid 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采用的格网尺寸。高程异常height anomaly 似大地水准面相对于地球椭球面的高度。高程异常控制点control point of height anomaly GPS/水准点GPS/levelling point 大地高由GPS测定、正常高由水准测量测定的大地点。平均重力异常分辨率resolution of avera
7、ge gravity anomaly 平均重力异常数字模型采用的格网。重力似大地水准面gravity quasi-geoid 先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数字地形模型和地面重力资料获得该地区高分辨率剩余重力异常,然后利GB/T 23709-2009 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称为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其实质是利用重力观测数据和数字地形模型改进由地球重力场模型确定的模型似大地水准面。4 总则4. 1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参考基准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重力基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4.2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4.2. 1 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由格
8、网平均高程异常相对于本区域内各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常平均中误差表示。4.2.2 似大地水准面的分辨率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采用的等角格网间距表示。4.2.3 我国似大地水准面按范围和精度,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分辨率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表1各级假大地水准面精度和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精度等级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平地、丘泼地山地、高山地国家士0.3m 土0.6m 15 X 15 省级士0.1m 土0.3m SX5 城市士0.05m 2.SX2.5 4.2.4 地理区域较小的城市或局部的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分辨率在满足表1中城市似大地水准面要求的
9、前提下,可根据应用需要设计。4.3 梅同平均量力异常及分辨率4.3. 1 在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时,应利用已有的或通过实测重力资料确定的格网平均重力异常,作为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基础数据。4.3.2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分辨率应与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及该区域内重力点的密度相匹配。每个平均重力异常格网中宜有一个实测重力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加密重力点的精度。4.3.3 各级似大地水准面计算采用的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分辨率应不低于表2的规定。表2各级民大地水准面梅同平均量力异常分辨率平均重力异常分辨率级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国家SXS 15 X 15 省级2.SX2.S SX5 城市2. S X2. 5 4
10、.3.4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精度以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代表误差表示,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代表误差计算如公式(1): 2 8g = 2. 7c$ 式中z8g一一格网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单位为毫伽ClO-5m2); 一一-平均重力异常格网分辨率,单位为角分(); . ( 1 ) c一一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各种地形类别对应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按表3规定执行。GB/T 23709-2009 表3地形类别与格同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地形类别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平原0.54 丘陵0.81 山地1. 08 高山地1. 50 4.4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辨率和精度4.4. 1 所采用的数字高程
11、模型分辨率应不低于表4的规定。表4各级似大地水准面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级别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国家30X 30 省级3X3 城市3X3 4.4.2 数字高程模型应使用精度不低于国家1: 50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其格网间距不大于25mX25 m,格网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5的要求。表5基础数据格网高程中误差类别格网高程中误差平原土4m丘陵土7m山地士11m高山地士19m 4.5 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4.5.1 用于精化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B级GPS网点和国家二等水准网点的精度。4.5.2 用于精化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
12、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4.5.3 用于精化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4.6 仪器的技术要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所用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使用。其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按相关标准执行。5 高程异常控制点的布设5. 1 技术设计5. 1. 1 技术设计的基本要求高程异常控制点布测前应进行技术设计,以得到最优的布测方案。技术设计书的格式、内容、要求与审批程序按照CH/T1004执行。5. 1. 2 技术设计准备a) 根据需要,收集测区范围已有的大地测量成果和资料。b) 搜集测区范围内有关的地
13、形图、交通图等资料;必要时,还应搜集有关的地震、地质资料等。3 GB/T 23709一2009c) 技术设计前,应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实地勘察,然后进行图上设计。5.1.3 高程异常控制点位布设a) 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b) 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的地形类别区域,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c) 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4.5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d) 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点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公式
14、(2)计算结果。d = 7. 19me-l;.-f 式中zd-一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网点最大间距,单位为千米比m);m一-一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单位为厘米(cm); c-一一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按表3规定执行;一一平均重力异常格网分辨率,单位为角分(丁。5. 1. 4 技术设计完成后应编写并上交技术设计书。5.2 高程异常控制点选点与埋石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选点与埋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2 ) a) 高程异常控制点应满足GB/T18314规定的相应等级大地控制点点位要求,以及GB/T12897 或GB/T12898规定的相应等级的水准点点位要求;b) 新埋设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标石可采用GB/T
15、18314规定的天线墩,其上埋设满足GPS和水准测量的标志;c) 当利用已有大地控制点和水准点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d) 选点与埋石工作结束后应上交选点工作总结、高程异常控制点选点图、点之记、选点搜集的各种资料等。6 外业现副6.1 GPS现副高程异常控制点GPS割草等级按4.5规定执行,GPS观测的技术要求、观测的作业要求、外业成果记录整理、外业数据质量检核以及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应符合GB/T18314的相关规定。6.2 水准副量6.2. 1 高程异常控制点的正常高程应以国家一等或二等水准点作为起算点,其点位应保存完好、观测资料与成果齐全且地质条件稳定。
16、6.2.2 高程异常控制点水准测量等级按4.5规定执行,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和外业成果的记录整理应符合GB/T12897或GB/T12898的相关规定。6.3 重力到量采用加密重力测量方法实测重力点,其技术要求按GB/T17944执行E采用航空重力剖量方法获取的地面平均重力异常值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7 数据处理7. 1 高程异常控制点数据处理7. 1. 1 高程异常控制点GPS测量数据处理按照GB/T18314的要求执行。GB/T 23709-2009 7. 1. 2 高程异常控制点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按照GB/T12897或GB/T12898的要求执行。7. 1.3 计算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
17、常,按公式。执行。GP5 = H-h 式中zGP5一一高程异常,单位为米(m); H一一大地高,由GPS测量方法获得,单位为米(m); h一一正常高,由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单位为米(m)。7.2 似大地水准面计算7.2. 1 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见图10图1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 3 ) 7.2.2 收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的重力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并按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7.2.3 可采用地形均衡重力归算等方法完成重力点重力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可参照附录B.7.2.4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3709 2009 区域 大地 水准 面精化 基本 技术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