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384-2010 木工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pdf
《GB T 14384-2010 木工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4384-2010 木工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9.120.10 J 65 量昌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木工机床GB/T 14384-2010 代替GBjT14384-1993 通用技术条件Woodworking machines-General specifications 2010-11-10发布2011-03-01实施 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4384-2010 目次Ti-141iqu句口。QU法方定测的度浓尘粉床机工木丰录刘H证捆用收保山引求验的和性要与u厂领围范术验装造气言范规技检包制41前123456附GB/T 14384-2010 前本标准是对GB/
2、T14384-1993(木工机床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GB/T14384-1993相比有如下差异:一一增加了前言;一一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原标准的第4章制造质量和第5章外观质量,这两章的技术内容并入本标准的第3章。将第3章标题改为技术要求。原标准的第6章改为本标准的第4章,原标题验收检验方法改为检验与验收;一一对原标准的部分文字作了编辑性修改;一一删除了原标准的6.7.6;一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木工机床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一一本标准代替GB/T14384-19930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木工机床与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3、TC8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木工机床研究所、邵武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锐亚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郑宗鉴、肖晓晖、杨华、周华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4384-1993。I G/T 14384-2010 木工机床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工机床(以下简称机床)设计、制造和验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木工机床。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4、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Ceqv,ISO4413 :1 998) GB 5226. 1-2008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z通用技术条件CIEC 60204-1: 2005 , IDT) GB/T 6576-2002机床润滑系统Ceqv,ISO5170:1977) GB/T 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CISO4414: 1998 , IDT) GB/T 10961 木工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GB/T 11357-2008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FGB/T 12448木工机床型号编制方法GB
5、12557-2010木工机床安全通则GB/T 13306 标牌JB/T 4171-1999木工机床精度检验通则JB/T 8356. 1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T 9875 金属切削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3 技术要求3. 1 型号、名称和参数机床的型号、名称宜按照GB/T12448和有关机床术语标准的规定进行编制和给出。机床的参数宜按照有关机床参数标准的规定。涉及结构安全的尺寸必须符合GB12557和各类机床安全标准的规定。机床与工夹量具、附件等连接部位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2 布局和造型3.2. 1 机床造型设计美观大方,外部结构与色彩匀称、和谐。外露的附件、配套件应与整机协调。
6、3.2.2 机床各部件及装置应布局合理、高度适中,便于操作者观察加工区域。3.2.3 机床的手轮、手柄和按钮等布置合理、操作方便,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2.4 机床应便于装拆、调整和维修。整体或拆分运输的机床应符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3.3 性能和结构机床的性能和结构应满足用户的要求。机床的精度、刚度和工作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机床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机构的各种结构、装置均应稳定、可靠、安全。3.4 附件和工具机床应具备保证基本性能和安全操作的附件和工具,安装调整的附件和拆、装用的特殊工具应配齐,并随机供应。扩大机床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应根据用户要求,按协议
7、供应。附件和工具一般应标1 GB/T 14384-2010 有相应的标记或规格。机床的附件和工具,应保证连接部件的互换性和使用性能。安全进给附件应符合GB12557的相应规定。3.5 电气系统机床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 1的规定。3.6 施压、气动、冷却和润滑系统3.6. 1 机床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3.6.2 机床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3.6.3 机床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一般应有观察供油情况的装置和指示油位的油标,润滑系统应能保证润滑良好。3.6.4 机床的冷却系统应保证冷却充分、可靠,密封元泄漏。3.6.5 机床的液压、气动
8、、冷却和润滑系统及其他部位均不得漏(渗)油、漏(渗)水、漏气。冷却液不得混入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3. 7 测量装置机床和附件的测量装置应稳定、可靠,便于观察、操作,视场清晰。有密封要求处,应设有可靠的密封装置。3.8 安全卫生3.8.1 机床的安全应符合GB12557和有关机床安全标准的规定。3.8.2 带轮的平衡应符合GB/T11357的规定。3.8.3 主轴、刀轴、刀头、锯轮等高速旋转零部件应按产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进行动平衡或静平衡。3.9 寿命3.9. 1 机床在单班制和遵守使用规则的条件下,其主要精度保持在相应机床精度标准规定范围内的时间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3.9.2 机床重
9、要的及易磨损的导轨副应采取耐磨措施,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9.3 对带锯机的锯轮、机床主轴、丝杠、蜗轮副和高速、重载齿轮以及与工件接触并作快速相对移动的工作台、导向板等主要零件也应采取措施,以提高其寿命。3.9.4 机床导轨、丝杠等容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位应设防护装置。3. 10 铭牌和标牌机床上应有铭牌和指示润滑、操纵、安全等标牌。标牌宜符合GB/T13306的有关规定。铭牌和标牌上的内容应正确并符合有关规定。操作标志等指示形象化符合GB/T10961及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3. 11 随机技术文件机床随机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装箱单。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方法宜符合
10、JBjT9875等标准的规定。3. 12 制造质量3. 12. 1 机床上各种零件材料的牌号和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零件的加工应符合标准、图样和工艺文件规定。3.12.2 铸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12.3 热处理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3.12.4 焊接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 12.5 冷作件各平面应平整,不应翘曲,各棱边应平直。3.12.6 机械加工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12.7 机床装配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GB/T 14384一20103. 13 外观质量3. 13. 1 机床外观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11、。3. 13.2 机床的防护罩应平整、匀称,不应翘起、凹陷。3. 13.3 机床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其错位量及不匀称量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机床的门、盖与机床的结合面应贴合,其贴合缝隙值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机床的电气柜、电气箱等的门、盖周边与其相关件的缝隙应均匀,其缝隙不均匀值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表1单位为毫米结合面边缘及门、主二500盖边长尺寸500-1250 1250-3 150 3150 错位量1. 5 2 3 4 错位不匀称量1 1 1. 5 2 贴合缝隙值1 1. 5 2 缝隙不均匀值1 1. 5 2 注:当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的长、宽不一致时
12、,按长边尺寸确定允许值。3. 13.4 外露的焊缝应修整平直、均匀。3.13.5 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突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一般应略突出于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略突出于螺母端面。外露轴端应突出于包容件的端面,突出值约为倒棱值。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均匀对称,其凸缘壁厚之差不应大于实际最大壁厚的25%。3.13.6 机床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哪钉、销子端部不得有扭伤、锤伤等缺陆。3.13.7 金属于轮轮缘和操纵手柄应有防锈层。3. 13.8 镀件、发蓝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应有褪色、脱落等现象。3. 13.9 电气、液压、润滑和冷却等管道
13、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不应产生扭曲、折叠现象。3. 13. 10 机床零件未加工的表面应涂以油漆。机床的涂漆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可拆卸的装配结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以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扯破漆面。3. 13. 11 机床上的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铭牌应固定在机床的明显位置,并应正确、平整牢固、不歪斜。4 检验与验收4. 1 检验与验收条件4. 1. 1 机床检验与验收时,注意防止气流、光线和热辐射的干扰。4.1.2 机床应防止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恒温要求的机床,应在规定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检验与验收,检具在使用前应等温。4. 1.3 检验与验收前,应将机床安装和调整好。一般
14、应自然调平,使机床处于水平位置。4. 1.4 检验与验收过程中,不应调整影响机床性能、精度的机构和零件。用地脚螺栓紧固的机床,在检验过程中不应重新调整安装水平。否则,应复检调整后受到影响的有关项目。4.1.5 检验与验收时,应按整机进行,不应拆卸机床。但对运转性能、精度无影响的零件、部件和附件除外。4. 1. 6 机床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或不具备规定的测试工具时,可用与标准规定同等效果的方法代替。4.2 附件与工具的检验检验随机附件与工具是否符合3.4的要求。3 GB/T 14384-2010 4.3 外观质量检验4.3. 1 按3.2评定机床的布局和造型(仅在型式试验中进行)。4.3.2 检验机
15、床外观质量是否符合3.13的要求。4.4 参数、尺寸、标志、符号检验检验机床参数、连接尺寸和结构安全尺寸(如工作台面离地高度、手轮手柄离地高度、安全防护装置、开口量等)是否符合3.1的规定。机床的安全标志、符号是否正确,并与相应机构的功能相符。4.5 机床结构检验4.5. 1 检验机床结构是否符合3.3的规定。例如安全防护装置、联锁、保险装置、必要的制动、止动装置和吸尘排屑措施是否完备;机床的调整、拆卸是否方便、安全;操纵机构的运动方向是否正确等。4.5.2 按其他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检验机床的结构。4.6 机床的空运转试验4.6. 1 试验目的和一般要求4. 6. 1. 1 试验目的空运转试验
16、是在元负荷状态下运转机床,检验各机构的运转状态、安全性、温度变化、功率消耗、操纵机构动作是否灵活、平稳、可靠。4.6.1.2 试验时,机床的主运动机构应从最低速度开始,依次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 mino用交换齿轮、皮带传动变速和无级变速的机床可作低、中、高速运转。在最高速度时应运转足够的时间(不得少于1怡,使主轴轴承(或滑枕)达到稳定温度。4.6. 1. 3 进给机柏应按其各项功能依次作变换进给量(或进给速度)的空运转试验。对于正常生产的产品,检验时,可仅作低、中、高进给量(或进给速度试验。注z对于进给机构与主运动机构有传动关系的机床解释为进给量飞对于进给机构与主运动机构无关系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4384 2010 木工 机床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