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353.1-2010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测定.pdf
《GB T 14353.1-2010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4353.1-2010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测定.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3.060 D 40 中华人民=l:I工/、道昌和国国家标准G/T 14353.1-2010 代替GBjT14353.1-1993 铜矿石、铅矿石和铸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测定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ores, lead ores and zinc ores Part 1 :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2010-11-10发布2011-02-01实施 暂且码1IIi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14353.1-2010 剧昌GB/T 14
2、353(铜矿石、铅矿石和铮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8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z铜量测定;一一第2部分z铅量测定;一一第3部分z辞量测定;一一-第4部分:铺量测定;一一第5部分z镇量测定;第6部分z钻量测定;第7部分z碑量测定;一一第8部分:销量测定;一一第9部分:铝量测定;一一第10部分z鸽量测定;一一第11部分z银量测定;一一第12部分z硫量测定;一一第13部分z嫁量、锢量和铠量测定;一一第14部分:错量测定;一一第15部分:晒量测定;一一第16部分z暗量测定;一一第17部分z钝量测定;第18部分z铜量、铅量、钵量、钻量和镇量测定。本部分为GB/T14353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4353
3、. 1-1993(铜矿石、铅矿石和辞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铜的测定。本部分与GB/T14353.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增加了曹示、警告内容;一一修改了试样干燥温度;增加了氯化镀-氨水分离腆量法;删除了原标准第一篇乙二胶底液极谱法,第二篇氢氧化镜氯化镜底液极谱法,第四篇双环己酣草酷二踪光度法。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z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巨权、熊英、郝辉。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4353. 1-1
4、993。I G/T 14353.1-2010 铜矿石、铅矿石和辞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测定曹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GB/T 14353的本部分规定了铜矿石、铅矿石和辞矿石中铜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矿石、铅矿石和辞矿石中铜量的测定。测定范围z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o.001%5%的铜,氯化镀-氨水分离腆量法o.05%12. 5% 的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3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3 火焰原子眼收分光光度法3. 1 原理试料经盐酸、硝酸、硫酸分解,在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快火焰,于波长324.7nm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计算铜量。3.2 试剂本部分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分析实验室用水。3.2. 1 盐酸(p1.19 g/mL)。3
6、.2.2 硝酸(p1.42 g/ mL)。3.2.3 盐酸0+1)。3.2.4 硝酸0+1)。3.2.5盐酸(5+95)。3.2.6 铜标准溶液的配制:a) 铜标准储备溶液p(Cu) = 1. 00 mg/ m曰:称取0.5000g金属铜(99.99%),置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人10mL硝酸(3.2.的,微热,待全部溶解后,取下冷却,加水溶解铜盐,用水洗去表面皿,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b) 铜标准溶液p(Cu)= 100.0g/mL :分取25.00mL铜标准储备溶液3.2.6a汀,置于250mL 容量瓶中,用盐酸(3.2.5)稀释至刻度,摇匀
7、;c) 铜标准溶液p(Cu)=20.0g/mL :分取50.00mL铜标准溶液3.2.6b),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2.5)稀释至刻度,摇匀。3.3 仪器3.3.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铜空心阴极灯。1 G/T 14353.1-2010 3.3.2 分析天平:三级,感量0.1rng。3.4 试样3.4. 1 按照GBjT14505的相关规定,加工试样的粒径应小于97m。3.4.2 试样在60.C80 .C烘箱中干燥2h4 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3.5 分析步骤3.5. 1 试料根据试样中铜量,按表1称取试料量,精确至0.1rng. 表1试料量铜量/%试料量/g分取
8、试液体积/mL0.001-0.1 0.5 0.1-0.5 0.5 10.00 0.5-2 0.2 5.00 2-5 0.1 5.00 一二3.5.2 空白试验随同试料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应取自同一试剂瓶,加入同等的量。3.5.3 验证试验随同试料分析同矿种、含量相近的标准物质。3.5.4 试料分解3.5.4. 1 将试料(3.5.1)置于100rn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润湿,加人15rnL盐酸(3.2.口,盖上表面皿,置电热板上加热15rnirn20 rnin,加入5rnL硝酸(3.2.2) ,继续加热至试料分解完全(如有黑色残渣应加入数滴氢氟醒或少量氟化镀助溶),用少量水洗去表面皿,蒸发
9、至干。3.5.4.2 趁热加入5mL盐酸(3.2.3)榕解残渣,用水冲洗杯壁,继续加热至榕液清澈,冷却,移入50 rn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5.4.3 根据试料中铜量,按表1分取试液,置于50rnL容量瓶中,用盐酸(3.2.5)稀释至刻度,摇匀。3.5.5 校准溶渡系列配制分取0.00rnL、1.mL、2.00rnL、3.00mL、1.00rnL、5.00rnL、6.00rnL铜标准溶液3.2.6b)或0.00rnL、0.50rnL、1.00 mL、2.00rnL、3.00rnL、4.00rnL、5.00mL铜标准溶液3.2.6c)(视试样中铜量而定),分别置于组50XnL容量
10、瓶中,加入5rnL盐酸(3.2.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5.6 测定警告:应按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规定点燃或熄灭空气-z烧火焰,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爆炸危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参照仪器工作条件(参见附录A),调整仪器参数至最佳状态。分别测量校准系列溶液和试料溶液的吸光度值,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榕液和验证试验溶液的测定。3.5.7 校准曲线绘制以铜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从校准曲线上得到相应的铜量。3.6 结果计算2 铜量以质量分数w(Cu)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z( m1 - mo)V x 10-6 w(Cu) = U /7 ,- X 100 mVj 式中z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4353.1 2010 铜矿 铅矿 锌矿 石化 分析 方法 部分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