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FL 9910 HB/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Aircraft Assembling Technology Cable laying 2002-11-20发布2003一0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HB/Z 223. 16-22 前吉指导性技术文件飞机装配工艺分为以下20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定力扳手的校正与使用一一第2部分螺栓安装一一第3部分普通佛接一一第4部分平锥头饼钉干涉配合绑接一一第5部分涂敷密封剂的密封饼接一-第6部分离锁螺栓安装一一第7部分环槽绑钉例接一一第8部分拉丝型抽芯锄钉锄接一一第9部分操纵面重量平衡一一第10部分操纵
2、面吻合性检查一一第11部分螺纹空心锄钉饼接-一第12部分制孔-一第13部分部件精加工一一第14部分部件外形加工一一第15部分实心例钉佛接后的检查及验收-一第16部分电缆敷设一一第17部分螺纹连接防松一一第18部分压窝与惚窝一一第19部分起落架的装配与试验一一第20部分导管安装本部分是第16部分。本部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晗飞工业集团、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宗华、齐淑敏、唐志忠、孙宝忠。I HB/Z 223. 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飞机电缆敷设前的检查、电缆敷设安装方法、质量要
3、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型飞机的电缆敷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JB358 军用飞机电搭接技术条件HB 4182 尼龙系带酣L枪HB4183 尼龙系带捆扎枪HB5940 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电缆敷设cable laying 确定电缆在飞机上各设备之间的走势、弯曲、捆扎及固定等的
4、工艺过程。4 工具4.1 钢卷尺4.2 HB 4182尼龙系带捆扎枪20N-I00No4.3 HB 4183尼龙系带捆扎枪50N-200N。4.4 锁线钳子4.5 扳手、解锥等通用工具。5 电缆敷设5. 1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5. 1. 1 对机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全机的例接、制孔等工作全部完成,并符合设计图样要求。5.1.2 对机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多余物已被清除干净。5. 1. 3 对拟敷设的电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重点检查电缆表面,不应有破损和断股。电缆标识应清晰准确。5.1.4 按各机型电缆敷设安装图所规定的路径、固定位置及形式,制电缆柬卡箍和负线的固定孔。5.1.5
5、制孔后应立即清除机体内的金属碎屑和多余物,以防止因金属碎屑落入电缆束内造成故障。5.2 电缆敷设要求5.2.1 机上电缆敷设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应达到下述目标:l HB刀Z223. 16-2002 a) 可靠性高tb) 系统阅干扰和藕合小;c) 检查和维修的可达性好;d) 能预防损坏se) 便于拆卸和完整地更换电缆。5.2.2 在机上用圆型卡箍支承的电缆外径应限制在50mm以内。5.2.3 在电线或电缆中未指定连接处的备用线端头均应可靠绝缘,适当固定,以免引起故障。凡要求用特定绝缘方式(例如:压接绝缘端帽、用热收缩管成型、绑tL绝缘套管等)收头处,应在专用要求中规定。高密1t线束中的绝缘收头
6、位置应在距连接器或公共护套1mm-150mm的范围。5.2.4 电缆敷设时应确保可靠,并防止如下情况:a) 擦伤zb) 受到人员正常活动所引起的损坏;c) 因活动部件的运动引起损坏;d) 由于储存或搬运货物而造成损坏。5.2.5 电缆敷设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一定的松弛量。以保证电缆装机时无需强行拉扯或改变敷设走向就能满足下述各项松驰:a) 除射频连接器外,电缆在连接器端接处应至少提供25mm的松驰量。即装配的连接器在电缆第一个支承卡箍松开时,电缆允许该连接器的端面比通常规定的正常对接处向前延伸出25mm。对于需灌胶密封的连接器,其松驰量至少应再加长灌封所需的25mrn。这些松驰量应分布在连
7、接器与电缆第二个支承卡箍之间,以便更换连接器时利用。b) 布线在接线端子处至少应提供相当于接线圆套筒长度2倍的松驰量。对于35mrn及以上的铜芯线和20mrn及以上的铝芯线,在端子处至少应提供1倍接线圆套筒长度的松驰量。这些松驰量应分布在端子附近,便于维护和更换端子时利用。c) 电缆安装的松驰量应防止飞机正常飞行时在电缆上、连接点处和支承件处产生有害应力。d) 电缆安装的松弛量应允许己安装的设备受到冲击和振动而引起的必要的自由抖动。e) 电缆安装的松弛量应允许在飞机上维修时对有关电缆和设备进行适当移动。f) 与活动部件连接的电缆应保证部件在最大活动范围内电缆仍有一定的松弛量。5.2.6 电缆敷
8、设不应急剧弯曲,电缆弯曲半径应满足下述要求:2 a) 单根电缆单独敷设时,最小弯曲半径为该电缆外径的10倍。从电缆束中分又出来的电缆,如果仅在分叉处支承,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该电缆外径的10倍。当对接接头或屏蔽接头等要求所用的电缆在电缆束中调转方向肘,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3倍,并应在调转处提供支承。如图1。电缆霄隔两竭的支撑一缎小穹曲车牵t_lO倍电线电缆的蹊径电缆直径图1电缆弯曲半径b) 电缆束在敷设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6倍,但不应小于电缆束中所含最粗电线外径的10倍。HBIZ 223. 16 - 2002 c) 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影响其电性能。易弯曲同轴电缆的最小
9、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6倍,半刚性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10倍。5.2.7 在电缆的下垂会使某个运动零件有卡住危险的部位应装金属卡箍加以固定。机上敷设的所有电缆和电线,均不得与结构、设备或导管相接触,其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a) 电缆在输送易燃液体或气体的导管上方时其间距应不小于150mm,当电缆带有问隔支架或绝缘硬管时间距应不小于12mm;b) 电缆与带有机械保护的锐边的问距应不小于15mm+挠度,用固定件固定电缆时应不小子1Omm; c) 电缆与机械钢索或运动零件的问距应不小于75mm,在有固定件和在钢索通过区加以保护或有金属卡箍固定时间距应不小于10mm;d) 电缆与结构成部品的问距
10、应不小于10mm+挠度;e) 电缆与非密封的机身底部间距应不小于10mm+挠度,与密封的机身底部间距应不小于150mm; f) 在盒内部电缆与结构的问距应大于5mmo5.2.8 各电气接插件的线束在捆扎与固定时应留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以使维护时插、拨接插件方便。为防止排水造成故障,在任何可能排水的地方,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缆应以自设备起向下的走势布置与固定电缆,并在距设备很近的地方形成一个能使电缆上的水不易进入设备的电缆环或电缆弯。如图2所示。图2排水结构5.2.9 禁止将电缆或电线固定在燃油、加温、冷气及液压管路上。5.2.10按电缆的外径选择适当的卡箍直径,以电缆在卡箍中不能自由串动而又不使电缆
11、在卡箍中变形为宜。被选的卡箍其橡胶型条不应串动,当卡箍螺钉拧紧后卡箍的橡胶型条两端应对齐,固定卡箍的螺钉应露出螺母2个-3个螺距的长度,如图303 HIZ 223.16-2002 电缆柬卡箍图3卡箍固定结构5.2.11 包括射频线和天线在内的所有电缆敷设应使电磁干扰减少到符合田5940的要求。5.2.12 与罗盘有关的电缆敷设应满足罗盘偏差要求范围。5.2.13 磁电机点火电路所采用的金属软管应按专用要求规定。磁电机的接地线(感应继电器的输出线除外)不得通过有其它电缆的电线管或接线盒敷设。5.2.14 电缆敷设应远离产生高湿的设备,如电阻器、排气管、加热管、除冰器等。特别注意不应通过这些设备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223.16 2002 飞机 装配 工艺 电缆 敷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