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8243.4-2003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第4部分;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pdf
《GB T 8243.4-2003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第4部分;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8243.4-2003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第4部分;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8243.4-2003/ISO 4548-4: 1997 前画GB/T 8243(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目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z压差-流量特性,第2部分滤芯旁通阀特性;第3部分.耐高压差和耐高温特性第4部分z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第5部分z冷起动模拟和液压脉冲耐久试验g第6部分g静压耐破度试验;第7部分z振动疲劳试验,第9部分z进、出口止回阀试验;第10部分2机油含水时的寿命和累积效率;第11部分自净式滤清器;第12部分2采用颗粒计数法测定滤清效率和容灰量。本部分是GB/T8243的第4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548-4: 1997(内燃
2、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4部分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英文版)。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g姚康茂、宋国蝉、瞿俊鸣、陈林珊。GB/T 8243.4-2003/IS0 4548-4 ,1997 引-z同GB!T 8243规定了测量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性能的标准试验规程。该标准由各个单独部分汇编而成,每一部分涉及某一工作特性。整套试验可为评定滤清器特性提供必要的信息,但如果用户和厂商双方同意,亦可分开单独进行试验。为使本标
3、准的表述符合当前ISO导则的要求,己对本标准作了修订。主要改动是对版面和文本作了编辑性修改。在技术内容上也作了少许更改,包括为试验液提供了ISOVG级和SAE级机油牌号,修订了试验台尺寸以便和ISO,968保持-致。此外,还将试验台上的流量计重新安置在节流阀下游。1 总则1.1 范围GB/T 8243.4-2003/ISO 4548-4: 1997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4部分:原始滤清效率、寿命和累积效率(重量法)GB/T 8243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性能的试验方法。第2章:原始滤清效率。给出了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定机油滤清器滤芯原始滤清效率的试验规程和参数。按
4、照2.6整理的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任何粒径下估计的滤清效率。滤清效率系用重量法测定。第3章:寿命和累积效率。给出了测定机油滤清器滤芯寿命和累积效率的试验规程和参数。累积效率系用重量法测定。注经滤清器厂商与用户共同商定,大型滤清器可在按长度比例缩小的滤清器上进行试验。这时滤清器流量及试验加灰量与撼清介质有效长度之比应与全尺寸滤清器的相同。对GB/T8243的本部分而言,试验流量大于100 L/min时就认为是大型滤清器。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824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5、,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8243. 1-2003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1部分:压差/流量特性(lSO4548 1 :1 997 IDT) ISO 1219-, 1991 液压传动系统和元器件图形符号和原理图第1部分:图形符号ISO 11841-1 道路车辆和内燃机滤清器词汇第1部分:滤清器及其零部件的定义ISO 11841-2 道路车辆和内燃机滤清器词汇第2部分z滤清器及其零部件特性的定义ISO 12103-1 道路车辆滤清器评定用试验灰第1部分z亚利桑那(Arizona)试验灰
6、ISO 12103-2道路车辆滤清器评定用试验灰第2部分z氧化铝试验灰1. 3 定义GB/T 8243的本部分采用ISO11841-1和ISO11841-2规定的定义。1. 4 图形符号GB/T 8243的本部分所用图形符号按照ISO1219-1的规定。GB/T 8243.4-2003/180 4548-4: 1997 2 原始滤清效率2.1 待评定工作特性在内燃机润滑系统中,机油滤清器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有害磨粒进入轴承及其他内摩擦表面。一般认为,5m和40m之间的磨粒所产生的磨损量最大。因此,对发动机用户和厂商而言,重要的是要使任何推荐使用的滤清器在瞬时或单次通过的条件下,就足以能把这一规定范
7、围内的磨粒滤除掉。这一要求对安装在新发动机上的滤清器关系更大,因为发动机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相当数量的金属和其他磨蚀性杂质积聚在发动机内。本试验规范系采用重量分析法,以评定优汹滤清器在滤除规定粒径范围内磨蚀性杂质的能力。2.2 试验台2.2.1 图1和图2为试验台示意图,其中包括所示零部件以及必需的管道、接头和支承等。2.2.2 油箱应能贮存附录A所规定的机油量,并应装有恒温控制式加热器,以保持稳定的试验温度,加热器的布置应避免使机油局部过热。当机油循环流动时,旁通至1由箱的回油管和滤清器的出油管,其终端均应低于油箱液面。应调节温度使规定的试验油秸度保持在士3mm/庐的范围内。2.2.3 油泵应为
8、元脉冲型。2.2.4 调节阀3和以见图2)系用于控制压力和流量。推荐采用针阀或膜片阀。2.2.5 流量计4应适宜使用运动秸度为24mm /s的机油,并应记录通向试验滤清器管路中的流量,准确度为士2%。2.2.6 测压于L4应设置在滤清器进油孔上游5倍管径处。在滤清器迸出油孔上游8倍管径和下游J3倍管径范围内的迸出泊管应为直管段.不得有任何阻挡。2.2.7 滤清器应按GB/T8243. 的要求直立安装在试验台上(见图).以确保试验的一致性,使比对有意义。2.3 试验液2.3.1 试验用试验液应为ISOVG OO(SAE 30)或ISOVG 150CSAE 40)级直馆矿物油(见2J和3J)。2.
9、3.2 应使用运动秸度为24mm /s士3mm /s的机油,在温度约为74C时用ISOVG 100CSAE 30) 机泊,在温度约为83C时用ISVG150(SAE 40)机油。进汹口一一,一一+出抽U图1试验状况下的滤清器和安装板1) 1 mm2 /5= lcSt o GB/T 8243.4-2003/ISO 4548-4 ,1997 L_ _一一标号说明,1 隔热式油箱,装有恒温控制式加热器,并有锥形底部和光滑内表面g2 电动泵,3 压力调节阀54 流量计z5 开关阀$6 油泥浆添加罐,容和、相当于试验滤清器容积之半:1:25%,在活动顶盖上装有放气螺钉(见图3),7 试验滤清器,8 流量
10、调节阀;9 三通阀$10 撞液筒,容积为试验滤清器容积的4倍s11 开关l词;12 三通阀p13 放油|词,14 进油压力表$15 指示温度控制器。图2原始滤清效率试验台总体布置图GB/T 8243.4-2003/ISO 4548-4 , 1997 注:容积见图2中6.用帽钉拧晴的话础顶盖进抽曹。9.5股气蝇钉图3油泥浆添加罐结构图2.4 试验杂质2.4.1 杂质粒级应采用表1所列粒级的氧化铝试验灰2)。表l所列各级试验灰的粒径分布按ISO12103-2的规定。2.4.2 杂质制备粒级ISO 12103-M2 ISO 12103-M3 ISO 12103-M4 ISO 12103-M5 表1试
11、验灰粒级50%平均位径/m6.9士0.513. 6:t0. 9 30.1土2.354 :t3 单位为毫米2.4.2.1 试验灰通常用不同大小的瓶子供货。贮存的试验灰往往会产生沉降,从瓶子上部取出的灰分将不能代表原先按2.4.1规定的粒径分布。为了确保所用试验灰能符合该要求,每次取灰称重前,应将每只瓶中的所有灰分充分搅拌均匀。2.4.2.2 将足够使用的、特定粒级的试验灰放入烘箱内,在10SC:l:SC的温度下至少烘干1h。然后2)适用的熔融氧化铝试验灰可向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MotorIndustry Research Assc口ation,LindleyNuneaton , Warwick
12、shire. U. K. )订购,本信息仅为使用GB/T8243的本部分的用户提供方便,不应视作是I叹)认可的指定产品,如能表明效果相同,亦可使用其他类似产品。GB/T 8243.4-2003/180 4548-4: 1997 将烘干的试验灰贮存在干燥器内备用。2.4.2.3 当需要供试验台使用时,应按附录A的规定,称取该粒级的试验灰倒入清洁烧杯内,并加入与油泥浆添加罐(见图2中6)容积相等的试验液。2.4.2.4 用高速搅拌器(见附录E)充分搅拌烧杯内的混合物。2.4.2.5 至少搅拌1h.然后立即倒入泊泥浆添加罐,并开始试验。2.5 试验程序2.5.1 概述本试验规程规定了将一定平均粒径的
13、试验灰悬浮在少量机油中,在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的条件下,注入试验滤清器的主油道中,以测定滤芯滤清效率的方法。注入时间将随试验滤清器的大小和试验流量而变化,但实际上,可以把这种评定规程看作是测定试验滤清器在使用该平均粒径试验灰时,瞬时或单次通过的滤清效率的一种方法。注2滤清效率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在滤芯使用期内,瞬时或单次通过的滤清效率可能与原始值不同曰2.5.2 试验台的准备在开始滤清效率试验前,必须将试验台清洗干净,使所得结果不致受试验台管路中残留杂质的影响。试验液中的总杂质含量应不大于60mg/Lo 2.5.2.1 为了达到该清洁度要求,建议采取下列步骤。用只新的清洗滤清器代替试验滤清器安装
14、在试验台上,并放掉试验台内所有的试验液。将足够数量的适宜冲洗液倒入试验台的油箱内,使油泵在运转时不致出现抽空现象。使冲洗液循环流经整个试验台系统,包括用合适切换阀使其间歇流过油泥浆添加罐,冲洗时间至少为30rnin,冲洗流量应使清洗滤清器能以最大效率清除残余杂质。警告:当使用易挥发或易燃冲洗液时,不得接通加热器。放掉试验台内的冲洗液,重新注入足够量的规定试验泊,使油泵在运转时不致出现抽空现象。接通加热器,循环流动机泊,使温度稳定在要求值,并运转试验台至少20mino 放掉试验台内的试验泊,拆下清洗滤清器。2.5.2.2 用下列步骤测定试验台的清洁度a) 装上一只新的清洗滤清器,按附录A的规定,
15、将所需数量的机油注入试验台内。记录所用机油的相对比重。b) 接通加热器,循环流动机油,使温度稳定在要求值,并运转试验台至少20mino c) 从油箱中取50mL汹样,按附录B的B.6所述分析杂质的百分含量。该项分析和计算结果就称为是试验台的空白状况,而任何试验滤清器每次在作滤清试验前,均须对试验台进行该项空白试验。当试验液的总杂质含量大于60mg/L时,须重新清洗试验台,直至试验台的空白杂质含量低于最大容许质量。试验台的最终空白试验结果将用于修正2.6中的颗粒滤清值。d)拆下清洗滤清器,并向油箱补充与其等量的清洁试验泊。2.5.3 滤清试验2.5.3.1 按2.5.2所述准备试验台,并按2.4
16、.1和2.4.2的规定制备必要的试验灰添加量。2.5.3.2 试验滤清器应按图2所示直立安装在试验台上。滤芯旁通元器件应保持有效。安装前应注意确保试验滤清器外壳和附加管路清洁。注z除不可解体的滤清器总成外,安装前可按照I叹)2942川的规定,对试验滤清器进行结构完整性试验。2.5.3.3 使试验泊仅仅通过旁通管循环流过试验台系统。关闭阀门50使该阶段没有试验液通过试验滤清器。接通加热器,调节恒温器至试验温度,使试验油秸度达到附录A所示的规定值。然后稳定温度,使试验期间的试验油站度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2.5.3.4 当温度达到稳定后,使试验油流经试验滤清器,并同时旁通至油泥浆添加罐。2.5.3.
17、5 将流经试验滤清器的流量调节到所需值,并使进油压力至少为40kPa 3) 100 kPal ba,o GB/T 8243.4-2003/ISO 4548-4 , 1997 2.5.3.6 将含有一种试验灰的油泥浆加入油泥浆添加罐。试验灰规格按2.4.1的规定.试验灰的用量及油泥浆的制备应按2.4.2的规定。2.5.3.7 同时操作阀门11、12和9,使试验液直接流经油泥浆添加罐,并将流出液收集在预先清洗过的滤液筒10内。收集的泊量应近似为试验滤清器容积的4倍。2.5.3.8 重新调整阀门9和12.并关闭阀门口,使试验液直接经滤清器流入油箱内。然后关闭阀门5和开启阀门3,使试验液停止流动。2.
18、5.3.9 收集未供给试验滤清器的试验灰,方法如下,将搅拌油泥浆用的烧杯放在泊泥浆添加罐6的放油旋塞13下面,打开旋塞和顶盖的放气螺钉,排掉添加罐内的油泥浆。2.5.3.10 用100mL石油酿清洗添加罐的所有内表面,参照2.5. 3. 9所述方法,把清洗液收集在烧杯内。2.5.3.11 按照附录B测定滤清器流出液中的试验灰含量,并以同样方法测定在2.5.3.9和2.5.3.1日中排放液和清洗液中所含的试验灰量,但是要用全部清洗液,并且最后还要用100时,的石油隧洗涤滤膜。2.5.3. 12 拆下滤杯和试验滤芯,并将滤芯丢弃。如为整体密封式滤清器,则应将滤清器丢弃。2.5.3.13 按2.6规
19、定计算试验滤清器在使用该粒级试验灰时的滤清效率。2.5.3.14按2.5.2规定准备好试验台,然后用其余粒级的试验灰重复2.5. 3.12. 5. 3.13的试验。每次单独试验均须使用清洁滤芯。2.5.4 试验台的验证当首次总装试验台,或对试验台作过重大改造,或试验台己运行约250h的问隔期,都应对油泥浆添加装置的效率进行检测试验。该效率仍按2.5.3. 12. 5. 3. 13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测定,只是在试验滤清器位置处须接入一根光滑连接管,并采用加有ISO12103-M5级试验灰(见表1)的油泥浆飞然后按附录B所述测定滤清器流出液中的试验灰含量,而试验中所回收的试验灰质量应不低于加入油泥
20、浆添加罐中试验灰质量的95%。如果回收量低于规定值或大于100%,则应研究其原因并加以纠正。2.6 试验结果和计算根据附录B分析所得的结果,计算滤清器滤除的试验灰百分数,并表明在使用各种粒级试验灰时的百分数。馆、清效率丘,即滤除的试验灰百分数,可由下式求出E, 叫12)式中:m, 透过滤芯的试验灰修正质量,单位为克(g); m,二t-mo式中:m 透过滤芯的杂质未修正总质量(见附录B中B.4.9B.4.17);m , 根据试验台空白油样分析,在滤清器流出液中的杂质质量L见附录B中B.6和2.5.2.2c)J号m2 供给滤芯的试验灰修正质量,单位为克(g); mZ=m3-m4 式中:m 加入油泥
21、浆添加罐内的油泥浆中所含试验灰质量(见2.4.2.3); m 在排放液和清洗液中所含试验灰质量(见附录B中B.5 , 2. 5. 3. 9和2.5.3.10)。根据上述计算,在方格纸上画出不同粒级试验灰时的滤清效率对50%平均粒径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2.7 原始滤清效率的试验结果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表明下列数据:的对于用螺钉拧紧连接座板的旋装式滤清器,可用一只容积尽量最小的螺旋式顶盖,将进出口连在一起。GB/T 8243.4-2003/ISO 4548-4 ,1997 a) 执行GB/T8243的本部分的标准号;b) 试验单位;c) 滤清器规格(制造厂、型号、批号及有关说明);d) 试验日期
22、;e) 在幸自度为24mm /s时的试验液温度,C;f) 试验液温度,C;g) 试验流量,L/min;h) 试验液体积,L;i) 油泥浆添加罐容积,L,j) 试验滤清器容积,L;k) 试验灰规格,见表2所示sl) 滤清效率曲线图(典型示例见图4)。表2试验灰规格与滤清效率供应商50%平均粒径滤清器滤清效率批号位级每次试验添加质量g 100 90 80 70 这MW榻班组60 50 40 30 20 60 50 30 40 粒径/m典型原始滤清效率曲线20 图410 。10 GB/T 8243.4-2003/ISO 4548-4 ,1997 3 寿命和累积效率3.1 待评定工作特性本试验系评定滤
23、清器对滤除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存在的有潜在破坏性颗粒的能力。滤清器在使用中,会逐渐被从超微碳粒到可见大金属颗粒的各种杂质混合物所堵塞。鉴于滤清器的主要功能是防止5m以上的破坏性颗粒进入发动机的摩擦表面,因此在制定本试验规程时,己对这一功能作了充分考虑。本试验系通过对不同滤清器的比对,以评定滤清器的J.jf话和l累积效率。尽管滤清器的台架试验是比较各种滤清器的一种适宜于段,但当安装到发功机i时,由于工作特性不同,会使这些滤清器的性能比台架试验时有明显差异,而发动机试验才是验ll滤消器对该用途适用性的基本方法。3.2 试验台3.2.1 图5为试验台示意图,它应包括所示零部件,以及必需的管道、接头和支
24、承等。3.2.2 泊箱应能贮存附录C规定的机油量,并应装有恒温控制式加热器(和可能需要的冷却器),以保持稳定的试验温度。加热器的布置应避免使机油局部过热。当机油循环时,旁通至油箱的回油管和滤清器的出油管,其终端均应低于油箱液面。应调节温度使规定的试验泊教度保持在士3mm2/沪的范围内。3.2.3 汹泵的型式应不致使杂质的粒径分布发生任何变化。注.由于杂质的磨蚀特性,必须使用能够适应这种磨料而不致产生过度磨损的油泵。3.2.4 图5中阀门3和10系在对电动泵进行变速调节时用于控制压力和流量。推荐使用针阀或膜片阀。3.2.5 流量计5应适宜使用运动秸度为24mm2/s的机油,并应记录通向滤清器管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8243.4 2003 内燃机 全流式 机油 滤清 试验 方法 部分 原始 效率 寿命 累积 重量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6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