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262-2009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pdf
《GB T 7262-2009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7262-2009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2020;33020M 11 雷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262-2009代替GBT 72621 1993,GBT 72622 2001,GBT 726232001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equipment arrangement for highway communication发布局会勰员雌委检理峪管魑化劾准明标卿家刚国队国鹕扣刖 昌GBT 7262-2009本标准代替GBT 726211993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总则、GBT 726222001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设备配备和GBT 726232001
2、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组网技术要求。本标准与GBT 726211993、GBT 726222001和GBT 72623 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公路通信中心等级划分”,增加了划分原则(见GBT 72622 2001和本标准的41);增加了公路应急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设备配置要求(见513和59);增加了以太网接口的要求(见574);增加了公路通信网管道的要求(见58);删除了数字微波的相关内容(见GBT 726232001的42);删除了短波单边带的相关内容(见GBT 72623200l的45);删除了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内容(见GBT 726232001的46);修改了附
3、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王智、胡菠。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72621 1987、GBT 72621 1993;GBT 72622 1991、GBT 72622 2001;GBT 72623 1991、GBT 72623 2001。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GBT 7262-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通信网在规划、设计、组网时应遵循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系统设备的基本配置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公路通信网的新建和改建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
4、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JTT 703高速公路紧急电话系统YD 5007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N 061 1997接入网技术体制YDN 065 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5024-2005 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 5076-2
5、005 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89-2005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5-2005 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ITuT G811 全网基准时钟定时特性 G系列(Tim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ReferenceClocksSeries G)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公路通信网highway communication network以高等级公路通信设施为传输骨干,供公路各管理及业务部门、相关企业专用的通信网。公路通信网包括
6、常规通信网和应急通信设施,本标准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仅指常规通信网。32缩略语表1中的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1缩略语 英文 中文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光传送网络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GBT 7262-2009表1(续)缩略语 英文 中文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ing 光同步网络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同步传送模块4总则41公路通信网的
7、分级411公路通信网分为以下三级:a)一级通信网:设置国家级公路通信网中心,连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信网;b)二级通信网:设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路通信网中心,连接各地(市)或路段公路通信网;c)三级通信网:设置地(市)或路段公路分中心,连接各管理、服务部门、收费站的公路通信网。412公路枢纽、运输企业等业务单位通信网应纳入二级或三级公路通信网管理。42公路通信网组成及业务种类421公路通信网从逻辑功能上由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组成。422公路通信网传送网目前主要有PDH、SDHSONET、OTN等类型;支撑网包括网管网、信令网和同步网。423公路通信网业务种类包括语音、图像和数据:a)语音
8、业务主要包括业务电话、指令电话、对讲电话、紧急电话等业务,包括G3类传真;b) 图像业务主要包括用于高等级公路营运管理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也包括公路路政、运输、稽查、建设管理及救援等所需的其他图像信息,分为数字型图像及模拟型图像;c)数据业务包括公路营运管理监控系统、收费系统数据和政务信息、安全信息等管理数据。43公路通信网的资源配置原则431公路通信网在规划、设计时应对所辖地区公众通信网的能力,公路通信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通信方式及其规模。432公路通信网在新建、改建时,应根据现有基础设施及信道资源进行系统配置,应为地区、省级和国家级通信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利用设计必要
9、的备份、预留,在网络结构方面设计必要的延伸和迂回路由。433各级通信网在规划、设计时除常规通信网络及设备外,应充分考虑对应急通信系统的需求和配置。434新建、改建高等级公路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并将管网作为公路通信网的一项重要资源。公路通信网管道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应为各级公路通信网互通互联考虑必要的容量预留和路由延伸。5组网技术要求51 网络结构和组网原则511网络结构5111公路通信网由公路干线通信网、本地通信网和接入网组成。5112公路干线通信网由依托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省际长途通信网、省内长途通信网组成。5113本地通信网由地市区域通信网或路段通信网组成。5114公路通信接入网用于在各级业务节
10、点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2GBT 7262-2009512组网原则5121公路通信网各级传输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应使用光纤,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组网;传输节点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线路可以使用光纤或电缆,采用数字或模拟信号方式。5122公路通信网与公众网之间应有汇接接口。5123公路通信网与水运通信网之间应有汇接接口。513应急通信系统5131公路应急通信系统依托于全国交通应急通信信息平台建设,公路应急通信设施应与全国交通应急通信信息平台并网建设。5132公路应急通信系统由公路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和公路现场应急通信移动指挥平台组成,采用星形网或网形网组网。5133公路移动应急通信设施与公路通信网之问
11、、与公众通信网之间、与国家应急通信网之问均应建立业务连接。52光纤数字传输系统521总体要求公路通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宜优先采用同步数字体系(SDH)组网,业务量小的本地网也可采用准同步数字体系(PDH)组网。SDH传输网宜采用核心层、接人层分层的结构进行建设。由核心层构建一级通信网或二级通信网干线传输系统,依托高等级公路干线沿线组成省际干线传输系统和省内干线传输系统环形网或格形网结构,其参考配置如图1所示。由接入层SDH传输网构建三级通信网,一般分区域,依据业务的归属性进行建设,选用环形网和树形网结构。 壬R纠兰翰苎k啦马竺眇篙n计篙k参王光放大器 光放大器L 竺三竺 is一紧靠在光发送终端
12、或中继器的光连接器后面的光纤点;R紧靠在光接收终端或中继器的光连接器前面的光纤点;MPI主通道接口。如果使用了光纤分配架,附加的光连接器应考虑为光纤线路的一部分,且位于S点与R点之间。圈1 干线数字传输系统参考配置示意图522 SDH光缆线路5221 工作标称波长与光纤要求如下:a)工作标称波长:1 310 nm,使用G652光纤;b)工作标称波长:1 550 nm,使用G652、G653、G655光纤。5222光源类型包括:a)激光器:多纵模激光器(MLM),单纵模激光器(sLM); b)发光二极管。523比特率SDH信号由一个或多个不同阶的同步传送模块(STM-N)信号组成,其中N为正整数
13、。高阶模3GBT 7262-2009块(STM-N)信号的比特率是基本模块STM一1信号速率的N倍。本标准中N只取正整数1、4、16、64。同步数字体系的比特率见表2。表2 SDH信号的比特率同步传送模块 比特率(kbits)STM一1 155 520STM一4 622 080STM一16 2 488 320STM-64 9 953 280524传输性能指标长途干线SDH数字传输系统误码性能、抖动和漂移性能应符合YDT 5095-2005第8章规定的要求;本地接人层SDH数字传输系统误码性能、抖动和漂移性能应符合YDT 5024-2005第12章的要求。525网管系统应符合YDT 5095-2
14、005第4章的要求。53交换系统531网路结构公路通信网交换系统按照三级交换的网路结构组织,第一、二级为长途交换网,第三级为本地交换网。公路一级通信网设置一至二处一级长途交换中心,公路二级通信网内按地域设置一处二级长途交换中心,公路三级通信网在本地设置交换局。各三级通信网交换局与所属二级通信网交换中心之间应建立高效直达路由,各二级通信网交换中心与一级通信网交换中心之间以及一级通信网交换中心之间应建立高效直达路由。相邻三级通信网交换局或话务量较大的交换局之间应建立高效直达路由,相邻二级通信网交换中心或话务量较大的二级交换中心之间应建立高效直达路由。各级交换中心或交换局应就近接入一个公用的本地电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7262 2009 公路 通信 技术 要求 设备 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