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309-2006 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pdf
《GB T 20309-2006 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309-2006 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9.100.10 Q 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309-2006 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2006-07-19发布Textile glass-Mats and fabrics一Determination of contact mouldability CISO 4900 :1 990 , MO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12-01实施发布GB/T 20309-2006 .a.L. _-目lJ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4900:1990(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英文版)。由于国际标准ISO4900:
2、 1990的制定年代比较久远以及文本中存在一些表述不够明确的地方,本国家标准在采用时进行了部分修改。本国家标准与ISO4900 :1990的主要差异如下:一一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引用等同采用ISO291: 1997的GB/T2918标准,以体现最新的标准版本;二第6章设备和材料中增加了精度1mm的钢卷尺,以弥补ISO4900: 1990的缺失;一-6.2条中引发剂改为过氧化甲乙酣引发剂;由于丁酣过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现已被性能更好的过氧化甲乙嗣所取代;一一7.2.3中增加了称取织物试样所用树脂的量;一一一在7.2.1中明确了取样的方向,并增加了7.2.14的条文;增加了8.1对覆模性的
3、值的表述,使试验结果的表述更加明晰。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九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彤、王玉梅、姜鹊、沈兴悔。I GB/T 20309-2006 玻璃纤维毡和织物覆模性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玻璃纤维毡和织物的覆模性的一种方法。注:手糊模塑成型方法通常不认为是一种适合于客观测定的方法。但如果为同一操作人员的操作,则不同毡和织物所得结果之间的对比就很有
4、用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CGB/T2918-1998 , idt ISO 291: 1997)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玻璃纤维毡织物的覆模性mouldabilily of a lextile glass matfabric 被树脂浸温的玻璃纤维毡织物稳定地贴覆于一定
5、形状的模具上的难易程度。4 原理一个皇阶梯状、峰谷半径逐渐减小的模具,如图1所示。一块矩形的毡或织物置于该模具上,毡或织物所能贴覆的模具轮廓线的最小半径为覆模性。同时要记录完成试验的时间。5 调湿和试验环境在GB/T2918规定的一种标准试验室环境中调温试样至少6h,并在同样的环境中进行试验。6 设备和材料6.1 倒圆模具:如图l所示,在每一脊部都标有半径的数值。该模具应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6.2 标准的手糊聚醋树脂(由供需双方商定):加入过氧化甲乙酬引发剂和环倪酸钻促进剂,在给定温度下的适用期是30mi口。6. 3 天平:精确至0.1g。6. 4 秒表:最小读数为秒。GB/ T 203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309 2006 玻璃纤维 织物 覆模性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