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244-2008 鲜切花流通技术规范.pdf
《DB53 T 244-2008 鲜切花流通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244-2008 鲜切花流通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53/T 2442008 鲜切花流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切花采收、保鲜处理、加工、预冷及冷藏、熏蒸及失活处理、运输和销售等流通环节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鲜切花流通各环节的操作。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采用或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可研究是否引用有关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18247.1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 鲜切花) DB53/T 063 鲜切花质量等级 DB53/T 106 花卉包装运输用纸箱 3 术语和定义 3.1
2、GB/T 18247.1 和DB53/T 063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2 鲜切花流通 指鲜切花从采收后,经过保鲜处理、加工、预冷及冷藏、熏蒸及失活处理、运输等,直至最终实现销售的过程。 3.3 加工 按照标准规定或客户定单要求的指标,分品种花色对毛花或半成品进行计数、挑检、分级、整理、去叶去刺、整枝、剪切、捆扎及包装的工序和操作过程 3.4 挑检 指对毛花进行初步挑选、检验 , 剔出或淘汰因病虫害、长度、机械损伤或其他缺陷超标而丧失商品价值的残次品的加工操作过程。 3.5 分级 按照标准规定或客户定单要求的规格指标 , 为确保鲜切花规格、质量等级的一致性 , 对鲜切花进 行检
3、验、复检、分类定级的加工工序和操作过程。 3.6 整理 对鲜切花进行去叶去刺、整枝、剪切和捆扎的加工工序和操作过程。 3.7 去叶和去刺 指为利于鲜切花的捆扎、包装、运输、销售和售后瓶插使用等操作 , 对鲜切花茎杆基部 1520cm范围内所有叶片和刺进行去除的加工操作过程。 3.8 整枝 指按照标准规定或客户订单要求,对鲜切花作适当整理和修饰,去除带缺陷、多余或不适合基本观赏要求或用途的枝叶等部分的加工操作过程。 3.9 剪切 指按照标准规定或客户要求的长度,对植株茎杆基部多余部分进行切除的加工操作过程。 3.10 捆扎 指为便于鲜切花的计数 包装 装箱 储藏 运输及销售等操作,按照标准规定或
4、客户要求,将合格鲜切花按一致的等级 数量(通常10或20枝)和长度进行包扎成束的加工操作过程. 3.11 毛花和成本花 采收后未经加工的鲜切花发花为毛花,经堵塞加工检验达到客户要求的合格鲜切花为成品花. 3.12 保鲜处理 为抵抗外界环境变化对鲜切花品质的不良影响,保持鲜花切花新鲜度及质量,延长鲜切花的采后及瓶插寿命,提高鲜切花观赏和使用的价值,采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对鲜切花或毛花进行处理的工序和过程。所使用的化学药剂称为保鲜剂。 3.13 采后寿命 指鲜切花在采收后至失去观赏价值前,可供使用的时间(天数,用d表示),是衡量鲜切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3.14 瓶插寿命 指鲜切花从开始瓶插到失去
5、观赏价值前,可供使用的时间(天数,用d表示)。 3.15 预处理 保鲜处理的工序和方法之一,指毛花或成品花在储藏、整理加工、发运或销售前,采用特定的保鲜剂(液)或物理方法,对鲜切花预先进行处理,以增强鲜切花抗乙烯和抗萎焉的能力。 3.16 吸水处理 保鲜处理的工序和方法之一,指在鲜切花储运前和到达消费地后,用水合处理剂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加鲜切花的吸水量,防止鲜切花萎焉。 3.17 STS 化学制剂硫代硫酸银的英文简称,常用保鲜剂之一。 3.18 1MCP 化学制剂1甲基环丙烯的英文简称,一种新型抗乙烯气体制剂。 3.19 失活处理 鲜切花加工可选工序之一,即鲜切花经特定化学制剂处理,使植株上的
6、芽失去活力,不能用于再繁殖的处理过程,通常作为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方法。 3.20 包装 按照标准规定或客户要求的规格标准,对成品花进行装箱、打包、标识等操作的加工工序和过程。 3.21 熏蒸除害 鲜切花加工可选工序之一,是鲜切花出口检验检疫除害处理的手段,指采用化学制剂(如溴甲烷等),在密封容器内对鲜切花进行熏蒸处理,以杀死附着在鲜切花上的害虫或病菌等检疫对象,使鲜切化达到进口国检验检疫要求的操作过程。 3.22 预冷 保鲜工序和方法之一,指在鲜切花采收后或运输前,采用强制通风、真空、减压等冷却方法,使鲜切花尽快从常温降至适宜储藏温度,以去除其田间热或鲜切花余热,减缓新陈代谢,减少采后
7、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流通质量。预冷是鲜切花流通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创造低温环境的第一步。 3.23 冷藏 鲜切花保鲜、储藏的基本工序和方法,指鲜切花采收后进入加工、运输等环节前,为持续降低其新陈代谢水平、达到保鲜目的,而进行的低温储藏过程。 3.24 干冷藏 指鲜切花在储藏过程中不提供任何补水措施的冷藏方式。 3.25 湿冷藏 指鲜切花茎杆基部浸入水中,或带水介质内(如湿棉球等),以达到在储藏过程中起到补充水分作用的冷藏方式。 3.26 最适冷藏温度 指最适宜鲜切花保鲜的冷藏温度。不同种类鲜切花的最适冷藏温度不相同。 3.27 最适冷藏相对湿度 指最适宜鲜切花保鲜的冷藏空气相对湿度。不同种类鲜
8、切花的最适冷藏温度不尽相同。 3.28 最高冷藏温度 指鲜切花冷藏过程中,高于最适冷藏温度失去保鲜效果的最低临界温度。不同种类鲜切花的最低冷藏温度不尽相同。 3.29 最低冷藏温度 指鲜切花冷藏过程中,低于最适冷藏温度而发生冻害、失去保鲜效果的最高临界温度。不同种类鲜切花的最低冷藏温度不尽相同。 3.30 冷链 指鲜切花从采收后至消费前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各环节始终处于规定或适宜的低温环境和状态下,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3.31 脱水运输 指鲜切花在运输过程中不提供任何补水措施的运输方式。 3.32 带水运输 指鲜切花花茎基部插入带水容器(介质)中的运输方式。 3.33 短途和长途运输 鲜切花从产
9、地或交易市场长途运输至交货目的地所用时间,在5h之内称为短途运输,超过5h的称为长途运输。 3.34 近距离和无距离运输 鲜切花从产地或交易市场长途运输至交货目的地所用时间,在24h之内的称为近距离运输,超过24h的称为远距离运输。 3.35 标识 指产品所处工序完成时,对其日期、批次、类别、等级、数量、所处工序及操作员必要信息进行标注的操作过程。流通各工序均应对鲜切花作必要、适当的标识。 4 流通技术工艺流程 流通技术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注:根据气温、距离、用途或客户要求等不同情况,部分工序可选择执行或省略。图中虚框表示可选工序,虚线表示可选流程;实框表示必要工序,实线表示完整流程。 鲜切
10、花流通技术工艺流程图 预冷/冷藏 复 检 分 级 整 理 保鲜处理 预冷/冷藏 失活处理 加 工 冷 藏 短途运输 预处理 预 冷 采 收销 售 瓶插/使用预处理 预处理 复 检 运 输 包 装 冷 藏 熏蒸除害 预 冷 预冷冷藏分级整理保鲜处理预冷冷藏失活处理加工冷藏短途运输预处理预冷采收5 采收技术要求 5.1 鲜切花主要品种的采收成熟度要求 5.1.1 满天星外的鲜切花主要品种采收成熟度应符合DB53/T 063的规定。 5.1.2 满天星 按照国内外市场对满天星采收成熟度的习惯要求,视用途和市场远近的不同,作为鲜切花使用时,若远距离运输销售,一般在花蕾开放率达20%30%时采收;若近距
11、离运输销售,在花蕾开放率达50%60%时采收;特定情况下,可在花蕾紧实、开放度达5%10%时采收,然后用花蕾开放剂催花处理使用;制作干花使用时,一般花蕾开放率达60%70%。 5.2 采收一般技术要求 5.2.1 避免高温、雨淋和强阳光影响,一般宜在早晨操作。 5.2.2 采收工具应保持锋利、清洁,确保鲜切花切口整齐光滑。 5.2.3 鲜切花采切位置应选择茎杆基部木质化程度适度的部位。 5.2.4 剪切下的毛花应尽快插入盛有净水或保鲜剂的清洁容器中进行预处理,并根据气温情况和设施条件适时进行预冷,或放置于阴凉和无风场所。 6 保鲜处理技术要求 常用保鲜处理方式选择详见附录A。 6.1 预处理技
12、术要求 鲜切花应在切离植物母体后30min内进行预处理。根据鲜切花生理特性,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市场上有成熟的预处理剂产品出售,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 6.2 保鲜处理技术要求 6.2.1 鲜切花整理加工以后,应立即进行保鲜处理,主要鲜切花保鲜处理技术要求详见附录B。 6.2.2 根据鲜切花生理特性,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市场上有成熟的保鲜剂产品出售,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 6.2.3 配制保鲜剂和进行处理所使用的容器要清洗干净,并用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处理后使用。 6.2.4 含银离子的保鲜剂应现配使用、尽快使用(3d4d内用完)、用多少配多少。 6.2.5 经保鲜处理后的鲜切花在特写情
13、况下可仅用清洁水浸泡存放。在常温下应勤换水,一般夏季1d更换一次,冬季2d更换一次;在低温下或冷库中可持续较长时间,但每周至少应更换2次。 6.2.6 视保鲜时间长短及鲜切花种类的差异,鲜切花基部插入溶剂或水中的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为5cm10cm,并应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补充,确保液面高度符合要求。 鲜切花在其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应尽量处于保鲜状态。 7 加工技术要求 7.1 场地技术要求 7.1.1 场地内应确保无污染源,如垃圾堆、污水、废气、废料等。 7.1.2 场地内及周边应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植物残渣和垃圾,尤其要防止环境内乙烯的积累。 7.1.3场地应与生活区隔离。 7.1.4 场地应保持通
14、风良好,避免风吹、日晒和雨淋,尽量保持凉爽。 7.1.5 场地应根据品种特性、工艺流程及加工规模合理布局。 7.1.6 冷库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换气和进行消毒处理。 7.2 操作技术要求 7.2.1 分级按照DB53/T 063的规定或客户要求进行。 7.2.2 各工序操作过程中,鲜切花种类、品种花色不得混杂。 7.2.3 各工序操作应有标识,且标识清晰、明显、不易脱落(褪色)和破损,准确、全面标示该工序的必要信息。 7.2.4 各工序操作过程中,鲜切花计数要准确无误,成捆数量诮以方便搬运、插桶、下道工序操作、避免损伤为准。 7.2.5 鲜切花要求捆扎牢靠,花头应对齐或错层,茎杆基部对齐。
15、7.2.6 鲜切花去叶去刺时,枝长60cm以上的去除茎基15cm20cm左右的脚叶或刺;枝长60cm以下的去除茎基10cm15cm左右的脚叶或刺;部份草花可视整体感去除茎基叶片。或按客户要求操作。 7.2.7 鲜切花装箱时,应反向交错叠放箱中,花头向外侧,距箱侧边不小于5cm,中间部位需用捆扎带固定牢靠。纸箱应符合DB53/T106的规定要求。 7.2.8 各工序操作过程中所用容器和工具应保持清洁。 8 预冷和冷藏技术要求 8.1 预冷技术要求 8.1.1 预冷应尽快进行,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8.1.2 温度及湿度因鲜切花品种特性而定。 8.1.3 预冷温度,温度品种一般控制在48
16、范围内;热带品种一般对低温敏感,常在815范围内。 8.1.4 鲜切花预冷前后应进行必要的标识。 8.1.5 毛花及未装箱的半成品适宜采用预冷库预冷,也可在普通冷库中进行预冷,一般预冷时间控制在4h8h。该方法通常结合保鲜处理同时进行。 8.1.6 装箱后的成品适宜采用强制通风预冷,一般预冷时间控制在2h4h。 8.2 冷藏技术要求 冷藏分为湿冷藏和干冷藏。 8.2.1 冷藏基本技术要求 8.2.1.1 所用冷库温度控制精确度要求达到1,并具备调湿及换气装置,常见鲜切花适宜的储藏温度和储藏期详见附录C.1。 8.2.1.2 冷库内鲜切花堆码整齐,保持合理间距。 8.2.1.3鲜切花冷藏温度要尽
17、可能达到其最适冷藏温度。 8.2.1.4鲜切花冷藏前后应进行必要的标识。 8.2.2 湿冷藏技术要求 8.2.2.1 温度一般为34。适宜鲜切花短期冷藏,香石竹等四种鲜切花在保鲜液中湿冷藏最长冷藏期详见附录C.2。 8.2.2.2 冷藏前应作必要的去叶和去刺处理,以免叶片腐烂。 8.2.2.3 冷藏前应将鲜切花茎轩基部剪切除2cm3cm(最好在水中剪切),防止形成气栓,影响吸水能力。 8.2.2.4 避免水或保鲜剂溅到花和叶片上,以防鲜切花污染或病变。 8.2.2.5容器内水或保鲜剂以将所有茎杆基部淹没10cm15cm为宜,必要时进行适量补充。 8.2.3 干冷藏技术要求 8.2.3.1 温度
18、一般为23,适宜鲜切花长期冷藏,常风鲜切花最长干冷藏期详见附录c.3。 8.2.3.2 应选择新鲜度和内在质量较好的鲜切花。 8.2.3.3 冷藏前鲜切花须经过严格的保鲜处理,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容器进行存放。 8.2.3.4 重力敏感类鲜切花,应垂直放置(如唐菖蒲、金鱼草等品种)。 9 熏蒸和失活处理技术要求 9.1 熏蒸处理技术要求 9.1.1 鲜切花熏蒸操作技术规程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主要鲜切花熏蒸技术技术指标详见附录C.4。 9.1.2 鲜切花自冷库移出,夏季应有2h以上回暖时间,冬季应有3h4h回暖时间,方可进行熏蒸。 9.2 失活处理技术要求 按特定市场和客户的要求进行失活处理
19、,一般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9.2.1 失活处理剂配制 使用41%草甘膦制剂(1000mL含有效成分glyphosate 410g)配制处理剂对鲜切花进行处理。 1) 月季处理剂配制:应加入的41%草甘膦制剂量=5.4需要配制的芽失活处理剂mL数/410(配制成的失活处理剂中有效成分glyphosate含量为5.4%)。 2)香石竹和菊花处理剂配制:应加入的41%草甘膦制剂量=1.8需要配制的芽失活处理剂mL数/410(配制成的失活处理剂中有效成分glyphosate含量为1.8%)。 9.2.2 操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把鲜切花插入芽失活处理剂中,确保花头露出液面5cm,常温下处理20分钟,完成后
20、取出晾干。 10 运输技术要求 10.1 运输基地技术要求 10.1.1 运输前鲜切花应进行必要的保鲜、预冷或冷藏处理。 10.1.2 运输前鲜切花应进行必要的包装防护,以便于搬运、装卸、交货等操作,避免机械损伤。 10.1.3 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振动、颠簸、挤压、跌落、碰撞、倒置等。 10.1.4 过程中应避免风吹、日晒、雨淋等环境条件的不良影响。 10.1.5 运输应确保安全、准时、快捷。 10.1.6 运输过程中应对外包装进行明显必要的标识。 10.1.7 鲜切花运达目的地,应尽快卸载并采取保鲜、预冷或冷藏等处理措施。 10.1.8 鲜切花未经密封防漏处理的带水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直立,
21、禁止过度倾斜。 10.1.9 鲜切花运输前应进行预冷或冷藏降温,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运输适宜温度。 10.1.10 鲜切花运输应采用具备温度调控功能的运输工具。 10.1.11 运输过程中,应根据鲜切花特性保持适宜运输湿度。 10.2 运输温度技术要求 10.2.1 运输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温带鲜切花运输适宜温度相对较低,通常在5以下;热带鲜切花运输适宜温度则相对较高,通常在14左右;而亚热带鲜切花则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品种鲜切花运输适宜温度详见附录C.5。 10.2.2 远距离运输比近距离运输适宜温度较低。 10.2.3 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保持适宜温度,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10.3 运输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244 2008 切花 流通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