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5094-2005 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pdf
《YD T 5094-2005 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5094-2005 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pdf(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WIID YD/丁50942005No. 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也Specificatiol1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No.7 Signalling Network 2005斗。因08发布2006-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Engineering D四ignfor No.7 Signalling Network YD/ T 5094-2005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月1日
2、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北京关于发布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通知信部规2005J4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自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编号:YD/ T 5094-2005) 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原No.7倍令网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T 5094-2000)同时废止c本规范由部结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由北京阳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00五年十月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N
3、o.7倍令网工程设计规范通知YD/T 5094-2005 串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源海印刷有限责任公司4险850 mmX 1168 mm 1132 印张1.5字数35千字2005年四月第1版2005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统一书号:15563584 定价,9.00元版权归属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前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508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94一2000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倍令网的
4、等级结构、编号计划、同步要求和网络管理等。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口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吕振通沈涛目次1总则2 术语和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3 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和信令编号区划分. . . . . . . . . . . . . 5 3.1 网路等级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2 倍令转接点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3 各级信令点的职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6 3.4 国际和固内信令网的连接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 信令网的网路组织及路由选择. . . . . . . . . . . . . . . . . . 10 4.1 信令网中的信令节点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10 4.2 信令网的可靠性措施.11 4.3 信令网路由选择规则. . . . . . . . . . . . . . . . . . 12 5 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18 5.1 信令点编码计划的基本要求. . . . . . . . . . . . 18 5.2 信令点编码的格式和分配原则. . . . . . . . . . . . . . . 18 6 信令业务负荷和信令链路的设置. . . . . . . . . . 20 6.1 信令业务负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6.2 信令链路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21 7 信令数据链路接口和数据传输通路. . . . . r. . . . . . . . 24 8 信令转接点(STP)设备的基本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9 倍令网的同步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10信令网网路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29 10.1 信令网网路管理等级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10.2 信令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主要功能. 29 . 1 .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条文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31 nHM . 1总则1.0.1 为了加强对No.7信令网工程设计的技术管理,使设计工作有所遵循,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在原YD5094-2000(No. 7 倍令网工程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1. 0.2本规范适用于国内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固定电话网信令网,以及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信令网间的互通。1. O. 3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No.7信令转接点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人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不得在工
11、程中使用。1. 0.4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应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定。1. O. 5 圈内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间有条件时,都应采用符合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及补充规定要求的No.7信令方式。国际局与对端国之间有条件时,可以协商采用符合ITU-T建议的No.7信令方式。l. O. 6 信令网由信令点CSP)(各种交换系统和特服中心等)、信令转接点(STP)及与它们连接的信令链路组成。信令网不仅可以传送电话阿的周问信令、电路交换的数据网的局间信令、ISDN的局问信令,完成本地、沃途和国际的电话和非话的各种信令接续。而且可以传送与电路无
12、关的各种数据消息,完成信令业务交换点CSSP)和业务控制点(SCP)间的对话,开放智能业务。1. O. 7 信令网是电话网、ISDN、智能网等业务网的支撑网,信令网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各种电信业务网的l畅通。在组织信令网时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令网的可用性,使信令消息在信令网中传递准确和畅通。1.0.8信令链路既是信令网的组成部分、又是传输网的组成部分。言令链路必须采用透明的数字通路,其接口和传输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1. O. 9 在今后No.7信令方式的功能不断增加和完善时,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1.0.10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
13、范为准。如执行本规定个别条文有困难,在设汁中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2 . 2 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SP Sgnalling Point 吉令点STP Signa1Jing Transfer Pont 信令转接点ISDN Int喀rated如说CESCigi国Netv.Drk综合业务数字网SSP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业务交换点SCP S缸viceControJ Point 业务控制点H白、pHigh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 高级信令转接点LSTP Low Signalling Transf巳rPoint 低级信令
14、转接点MTP M巳sageTransfer Part 消息传递部分SCCP Sigr蝉鸣【:Onnec世onControl Poin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TC 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事务处理能力OMAP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Adrninistration Part 操作、维护和管理部分TUP Telephone User Part 电话用户部分ISUP ISDN User Part 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lNAP Intel1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 智能网应用规程ISC Intematio
15、nal Switching Center 国际交换中心NI Network Indicator 网络表示语ISP Intemational Signallng Point 国际信令点NSP National Signa11ing Point 国内信令点ISTP International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国际信令转接点ISSP Intemational 垃吭ceSwitching Pont 国际业务交换点ISCP Intemational Service仁:OntrolPoint 国际业务控制点OPC Originating Point cod巳起源点编码DP
16、C Destination Point Code 目的地点编码3 GT Global Ttle 全局码PABX Private Aut四cBranch Exchange 专用自动交换分机sc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业务中心MSU M巳岱ageSign且1Unit 1肖息信号单兀FISU Fill- ln Signal Unit 填充信号单兀LSSU Link Statu臼SignalUnit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TS Time Slot 时隙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h在RVTMIP Rruting Verification 1i臼tMIP 路由证实
17、测试SRVT 豆工PRouting VerificatiTest夜:CP路由证实测试CVT Crcut Validation Test 电路有效测试TCP Transmission crn扛clProt刀l传输控制规程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连阿规程PRC Primary Reerence Clock 基准参考时钟LPR 问calPrmary Reference 本地基准参考BITS 应.lclng111t嘈3.tedTune Supply 楼内结合定时供给设备PDH Ples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SDH Synchro口ou
18、sDigital r丑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同步传送模块. 4 . 3 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和信令编号区划分3.1 网路等级结构3. 1. 1 No.7信令阿网路等组结构No.7信令网的网路等级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是信令点(SP)。信令点为各种交换系统和特种服务中心。言令网的等级结构如图3.1.10第一级: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信令点SP图3.1.1信令网的网路等级结构3. 1. 2 按图3.1.1的等级结构,两个具有信令关
19、系的信令点之间在正常路由情况下信令转接最多允许经过4个STP。3.2 信令转接点设置3.2.1 HSTP主要负责转接它所汇接信令节点的省际信令消息,LSTP主要负责转接省内及本地业务网节点的信令消息。3.2.2 HSTP的设置. 5 . 1. HSTP应设置在服务区泡围内信令业务量比较集中,能提供优质可靠的数字传输电路,具有相互独立多传输路由、自然灾害较少、供电可靠、便于维护管理的传输节点上。HSTP应成对设置。成对的HSTP应设在服务区内不同的城市或同城市有相当距离的两个建筑物内。2.田TP应采用大容量独立式(StandAlone)信令转接设备O3.2.3 LSTP的设置1.一个分信令区一般
20、只设一对LSTP。因信令转接业务量大,受LSTP的容量限制时,可以增加LSTP的对数。2. LSTP应设置在信令业务量比较集中,并能提供优质可靠的数字传输电路的,具有相互独立多传输路由、自然灾害较少、供电可靠、便于维护管理的传输节点上。LSTP应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LSTP应设在服务区内不同的城市或向城市有相当距离的两个建筑物内。3. LSTP可以采用独立型大容量信令转接点设备,也可以采用与市话汇接系统和长途系统合设在一起的综合型信令转接设备,工程中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确定。3 3 各级信令点的耳只能3.3.1 HSTP的职能第一级H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第二级臼TP和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H
21、白?应采用独立式信令转接点设备,目前它应满足No.7信令方式中消息传递部分(MI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豆x:P),事务处理能力杠。和运行维护部分(OMAP)规定的功能。3.3.2 LSTP的职能第二级L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第三级SP的信令消息。LSTP可以采用独立式信令转接点设备,也可以采用与交换系统6 . CSP)合设在一起的综合式(Integrated)倍令转接设备。采用独立式信令转接点设备时,目前它应满足HSTP应具有的全部功能;采用综合式信令转接点设备时,它除了必须满足独立式信令转接点的功能外,还应满足SP的功能。3.3.3 SP的职能第三级SP是信令网传送各种信令消息的漉点或目的地
22、点。它应满足部分MTP全部TUP和/或ISDN用户部分(ISUP)、SCCP、TC、OMAP、INAP的功能。3.4 国际和国内信令网的连接关系3.4.1 国际信令网和国内信令网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两个网路,旦采用分开的信令点编号计划。3.4.2 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为既属于国际信令网又属于国内信令网的信令功能节点。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在国际电话连接的国际段,作为国际信令点;在国际电话连接的国内段,又作为国内信令点。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应完成国际和国内网络表示语(NI)、信令点编码、国际和国内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的转换。国际和国内信令网的关系如图3.4.2所示。!.,NSP(TSP)j 国内网!.
23、, NSP(I ISP:国际信令节点NSP:国内信令节点图3.4.2国际和国内信令网关系. 7 . 3.4.3 国际电话呼叫的国内段由国内信令网完成倍令连接,国际段经过国内国际信令转接点(ISTP)或经国际局直接连接。国际去话时,国内电话网各级交换中心经由国内信令网连接至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经由国内ISTP或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直接连接至其他国家国际交换机。国际来话时,其他国家国际交换机经由中国国内ISTP或直接连至中国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再通过国内信令网经由各级交换中心-连至到达的本地交换系统。1.与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在同一城市的国际电话国内段的信令连接可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094 2005 No 信令网 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