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 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
《DB2102 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02 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040 CCS P 00 DB2102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smart building 2023-02-17 发布2023-03-19 实施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02/T 00722023 I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5 基本规定.2 5.1 一般规定.2 5.2 评价与等级划分.3 5.3 标识申请与评价.4 6 信息基础设施.4 6.1 基本项.4 6.2
2、评分项.4 7 数据资源.5 7.1 基本项.5 7.2 评分项.5 8 安全与安防.6 8.1 基本项.6 8.2 评分项.6 9 资源节约与利用.7 9.1 基本项.7 9.2 评分项.7 10 健康与舒适.8 10.1 基本项.8 10.2 评分项.8 11 服务与便利.9 11.1 基本项.9 11.2 评分项.9 12 智能建造.10 12.1 基本项.10 12.2 评分项.10 13 创新应用.11 13.1 一般规定.11 DB2102/T 00722023 II13.2 加分项.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评价指标体系总览.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绿色
3、智慧建筑标识申请与评价流程.15 DB2102/T 00722023 III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制定起草。本文件由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英之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招商蛇口东北公司、中国绿发大连分公司、华润置地(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保利(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万科置业有限公司、大连碧桂园置业有限公司、大
4、连鲁能置业有限公司、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文旅设计研究院(大连)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立强、田丰、朱江、徐鹏、徐波、徐红、孙轶平、康松涛、杨润来、洪凌云、陈金、袁君一、张峻玮、张宇晨、于亮亮、刘珂、董海云、单晓冬、白羽、苗琦、陈磊、李永荟、冯旭升、刘旭、艾威、董瑾、王隽、姚小博、梁云翔、李飞、刘强、周景新、赵荣国、李朝辉、郑洋、刘虎威、王少丹、矫爱军、丑凤麟、陈扬、张守平、卫琦、韩金涛、刘爱明、康伟强、简鹏、韩丹。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大
5、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北北路101号 联系电话:0411-83632397 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东北路99号亿达广场4号楼5楼 联系人:康伟强 联系电话:0411-83620420 13998468757 DB2102/T 00722023 1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与安防、资源节约与利用、健康与舒适、服务与便利、智能建造、创新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绿色智慧性能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
6、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2549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GB/T 36344 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161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CJ
7、 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T 244 游泳池水质标准 HG/T 4111 全自动连续微/超滤净水装置 QB/T 4144 家用和类似用途纯净水处理器 DB2102/T 0015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 DB2102/T 0032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T/ASC 02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CREA002 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智慧建筑 green smart building 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动感知、DB2102/T 00722023 2泛在连接、及时传送和信息整合,具有自学习、自诊
8、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筑环境。3.2 信息基础设施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由通信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等组成,为绿色智慧建筑提供泛在连接能力、网络传输能力、计算能力及数据服务能力,以支撑绿色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3.3 数据基础设施 data infrastructure 为深度整合计算、存储、网络和软件资源,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而建设的绿色智慧建筑 IT 基础设施。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大数据系统等基础软件。3.4 智能建造 intelligent construct
9、ion 利用 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提高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适用、耐久等目标的新型建造方式。3.5 绿色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 smart building digital platform 利用 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服务,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管理平台。3.6 智慧建筑大脑 brain of smart building 基于绿色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的数据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建筑运营、管理和服务构建的自学习、自诊断、辅
10、助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核心智能系统。4 总则 4.1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筑绿色、智慧发展,规范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工作。4.2 绿色智慧建筑的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因用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功能、使用者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绿色智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5 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不宜以单栋建筑内部分区域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DB2102/T 00722023 35.1.2 参评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 GB/T 50378 或 DB2102/
11、T 0032 中针对绿色建筑基本级的相关规定;智能化系统配置应符合 GB 50314、GB 50339 的相关规定。5.1.3 绿色智慧建筑的评价分为预评价和评价。预评价可在绿色智慧建筑方案或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后进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后进行。5.1.4 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单位应为参评建筑制定完善的绿色智慧建筑方案,合理选用绿色智慧系统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对参评建筑的绿色智慧技术和经济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5.1.5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机构应对标识申请单位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评审,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5.2 评价
12、与等级划分 5.2.1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与防灾、资源节约与利用、健康与舒适、服务与便利、智能建造 7 类指标组成,指标总览详见附录 A。每类指标均包括基本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创新应用)。5.2.2 基本项的评定结果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5.2.3 评分项、加分项中包含若干评分子项时,应根据各子项的评分规则,逐项评价并累计得分。5.2.4 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文件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5.2.5 7 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 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
13、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 100 分计算。5.2.6 加分项总得分 Q8 按本文件第 13 章的相关规定确定。5.2.7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公式(1)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 17根据建筑功能和智慧性能需求不同有所区别,可按表 1 取值。Q=1Q1+2Q2+3Q3+4Q4+5Q5+6Q6+7Q7+Q8.(1)表1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指标的权重 评价 指标 建筑 类别 信息基 础设施 数据 资源 安全与 防灾 资源节约 与利用 健康与 舒适 服务与 便利 智能 建造 预 评价 居住建筑 0.24 0.14 0.14 0.14 0
14、.14 0.15 0.05 公共建筑 0.26 0.17 0.15 0.14 0.10 0.13 0.05 评价 居住建筑 0.22 0.12 0.16 0.15 0.15 0.15 0.05 公共建筑 0.25 0.15 0.14 0.14 0.12 0.15 0.05 5.2.8 绿色智慧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和三星先锋级,评价与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等级的绿色智慧建筑均应满足本文件全部基本项的要求,且除智能建造指标外,其他各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率不应小于 30%;当符合本文件第 5.1.2 条规定且总得分分别达到 50 分、65 分、80 分、90 分时,绿色智慧建筑等级分别为
15、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星先锋级。5.2.9 当参评建筑满足星级要求且某方面的绿色智慧性能突出时,可在证书上注明。DB2102/T 00722023 45.3 标识申请与评价 5.3.1 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的申请遵循自愿原则。绿色智慧建筑标识可由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申请,鼓励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5.3.2 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单位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5.3.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机构应建立评价管理制度,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工作应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5.3.4 评价机构应组成专业齐全的评价专家组进行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评价专家应熟悉绿色智慧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并具
16、有良好的职业道德。5.3.5 通过绿色智慧建筑预评价、评价的参评建筑,由评价机构核发绿色智慧建筑标识。5.3.6 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与评价流程宜参见附录 B。6 信息基础设施 6.1 基本项 6.1.1 通信接入机房的空间、管道容量及配电设计应满足多家运营商平等接入的要求,且支持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6.1.2 自行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时,应集中建设。6.1.3 住宅建筑应采用光纤入户方式。6.2 评分项 6.2.1 采用光纤接入:(4 分)光纤接入比例达到 95%;(1 分)在第 1 款的基础上,比例增加 5%,达到 100%;(1 分)高速率光纤接入比例达到 30%;(1 分)光纤接入网具有升
17、级、扩充能力。(1 分)6.2.2 建设无线局域网:(6 分)设置无线路由、无线接入点,或预留安装条件;(1 分)网络设备满足最新的无线局域网要求;(1 分)设置无线局域网管理系统;(2 分)网络覆盖建筑物公共区域;(1 分)网络覆盖建筑物设备机房、电梯。(1 分)6.2.3 移动信号覆盖建筑空间:(7 分)设置 5G 通信设备,或预留安装条件;(1 分)4G 信号覆盖建筑主要使用功能空间;(1 分)4G 信号覆盖电梯、有人值守的机房区域;(1 分)4G 信号全覆盖;(1 分)5G 信号覆盖建筑主要功能空间;(1 分)5G 信号覆盖电梯、有人值守的机房区域;(1 分)5G 信号全覆盖。(1 分
18、)6.2.4 搭建建筑物联网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6 分)采用局域网络及总线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2 分)采用低功耗广域网实现数据的传输;(2 分)DB2102/T 00722023 5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2 分)6.2.5 干线传输速率:(2 分)干线传输速率达到万兆;(1 分)干线传输速率达到 40G 及以上。(1 分)6.2.6 水平支线传输速率:(2 分)末端网速达到千兆;(1 分)末端网速达到万兆级以上。(1 分)6.2.7 合理规划数据基础设施:(4 分)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保证其安全、可靠、可用;(2 分)灵活选择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或供应商。(2 分)6.
19、2.8 数据基础设施硬件可扩展升级:(4 分)计算能力可扩展升级;(1 分)存储能力可扩展升级;(1 分)网络架构可扩展升级。(2 分)6.2.9 对存储、计算、网络、安全等硬件进行统一管理:(3 分)实现自动化、集中管理;(2 分)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监控管理。(1 分)7 数据资源 7.1 基本项 7.1.1 制定数据资源利用规划方案。7.1.2 选取合适的存储架构、方式和设备,并将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中。7.2 评分项 7.2.1 数字化平台具有不同类型的数据接口:(3 分)具有实时监控数据接口;(1 分)具有数据库互联数据接口;(1 分)具有视频图像数据接口。(1 分
20、)7.2.2 数字化平台能采集各类数据:(6 分)采集环境感知、设备运行、图像感知、位置感知、安全感知等数据;(2 分)采集物业管理、建筑运维、用户服务等运营数据;(2 分)至少能采集 3 种来自上级平台的数据或互联网公开信息。(2 分)7.2.3 采取措施控制绿色智慧建筑数据质量:(4 分)采取数据输入校验、数据输出校验、数据阈值、差异提示、系统自动校验等预防措施,防止错误数据产生;(2 分)定期更新和维护数据资源,控制数据质量。(2 分)7.2.4 数据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唯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2 分)所有记录、字段保持完整,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持一致,避免重复数据;(1 分)所有记录、
21、字段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持正确,并在设定的更新频度内及时更新。(1 分)7.2.5 对建筑数据质量进行评价。(2 分)7.2.6 各子系统间信息、资源和任务实现共享:(6 分)实现与 BIM 模型的信息互通;(2 分)DB2102/T 00722023 6能在边缘侧处理数据,或在边缘侧运行数字化平台下发的计算模型;(2 分)实现各子系统的综合监控、跨系统联动、统一报警和协同运行等功能。(2 分)7.2.7 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展示:(4 分)构建至少 2 个数据分析主题;(2 分)展示各类信息和数据分析结果。(2 分)7.2.8 数字化平台设置或预留至少 3 个与智慧城市对接的系统接口。(2 分)7
22、.2.9 数字化平台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等多设备、多操作系统的远程访问和控制。(2 分)7.2.10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 分)7.2.11 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信息安全:(4 分)采用网络隔离、防火墙技术和工具,阻挡来自内外网环境的攻击;(1 分)采用至少 2 种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1 分)采用至少 2 种技术措施进行安全访问控制;(1 分)采用技术措施提升移动终端访问控制的安全性。(1 分)7.2.12 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措施保护个人用户或企业客户的隐私信息:(4 分)在采集用户信息前应征得用户同意,并按相关规定使用;(1 分)明确不同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1 分)对数据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02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 0072 2023 绿色 智慧 建筑 评价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