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 T 1844-202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pdf
《DB64 T 1844-202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4 T 1844-202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30 CCS A 12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844202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psychological consolation of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special hardship personnel 2022-12-06 发布2023-03-06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 64/T 1844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
2、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贺兰县中心敬老院、宁夏标准化研究院、贺兰县星光老年公寓、西夏区幸福颐养院、灵武市中心敬老院、宁夏儿童福利院、宁夏社会福利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立军、薛蓬、李嘉军、李楠、王秀梅、白姜艳、王立明、张吉平、杨晓军、王宏、赵成荣、张亮、周志远、康桂琴。DB 64/T 18442022 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内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服务方式、服务要求、档案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
3、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446.2 心理咨询服务 第2部分:服务流程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特困供养人员 special hardship personnel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
4、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心理慰藉 psychological comfort 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使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增强社会适应性,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情绪疏导 emotional counseling 通过语言沟通对特困供养人员自我认知等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和引导,以达到其改善自我情绪状态与人际关系的目的。心理支持 Psychological support 具有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给予个人或群体帮助、启发和教育,使其改变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解决其在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5、,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的活动。危机干预 crisis intervention 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进行心理帮助或支持的过程。DB 64/T 18442022 3 相关第三方 relevant third party 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监护或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如亲属、村(居)委会、社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市县(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来源:GB/T 357962017,3.4,有修改 4 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 接收服务的特困供养人员可自愿选择服务。心理支持、心理咨询服务的请求、暂停、延期、恢复、中止等应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避免强制。个别化原则 应尊重特困供养人员的态度、
6、观点、立场言行,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独特需要。保密原则 应承认特困供养人员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心理慰藉服务人员应对接收服务的特困供养人员的沟通交流内容和其他隐私信息予以保密。在接受服务的特困供养人员出现自伤或他伤倾向、出现危害社会安全及其他违法等行为或动机等特殊情况下,保密原则限制可取消。5 基本要求 人员要求 5.1.1 环境适应和情绪疏导应由接受过心理慰藉方面基本业务培训,能评估并及时了解特困人群心理精神需求具有一定的心理慰藉服务能力的养老护理员或四级及更高级职业等级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以及具备初级资质的社会工作者提供。5.1.2 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服务应由社会工作者、护士、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等
7、相关专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关资质或能力)提供,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或转至医疗机构。5.1.3 服务人员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心理慰藉方面的业务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时了解特困供养人员心理、精神需求并掌握沟通技巧及应急处置相关知识。5.1.4 应具备特困供养人员服务的专业伦理,注重仪容仪表,耐心热情,不冷落、歧视特困供养人员。5.1.5 应保护隐私权,尊重,接纳特困供养人员。5.1.6 应熟悉养老机构内心理慰藉服务流程。5.1.7 应掌握心理慰藉服务的方法与技巧。5.1.8 应招募有心理学专业相关背景的志愿者,定期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心理慰藉服务。设施设备要求 养老
8、机构应设有心理咨询室或与其他空间合设的心理咨询区,并符合以下条件:a)个案服务面积应不少于 15,并具有较好的私密性;b)应设有舒适的家具,包括但不限于沙发、桌椅、装饰品、绿植花卉等;c)空间氛围轻松明快,有助于放松身心、舒缓情绪。DB 64/T 18442022 4 服务要求 5.3.1 服务要求应符合 GB/T 35796、GB 38600 的要求。5.3.2 特困供养人员入住养老机构后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心理与精神状态评估。情绪或行为异常等特殊情况应随时评估。(评估表参见附录 A 的表 A.1心态状态初评表、附录 B 的表 B.1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5.3.3 若无社会工作者、护士、医生
9、或心理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5.3.4 根据特困供养人员需求定期开展个案、小组等多种形式活动,并记录。5.3.5 了解掌握特困供养人员心理和精神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3.6 对于有心理问题或问题倾向的特困供养人员及时开展评估,并实施干预措施。6 服务方式 个案服务 经评估有明显心理情绪等不良行为问题的,应以一对一服务为主,应针对个体具体表现和突出问题,进行强化、矫正等解决心理问题。小组服务 将28名有相似问题的特困供养人员组成一个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引导接收服务的特困供养人员就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讨论,使特困供养人员在集体活动交往中观察、
10、学习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体验情感和人际关系,从而使特困供养人员的不良情绪或行为得以改善。7 服务内容 环境适应 7.1.1 服务要求 7.1.1.1 应帮助新入住的特困供养人员认识和熟悉养老机构的居室设施、活动场所、膳食场所等住养环境。7.1.1.2 应协助特困供养人员熟悉相关人员,积极引导特困供养人员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融入集体生活。7.1.1.3 应帮助特困供养人员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并组织开展适宜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其身心活跃。7.1.1.4 帮助特困供养人员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树立生活自信。7.1.2 服务提供 7.1.2.1 评估 特困供养人员入院时应按照MZ/T 03
11、9的要求进行心理与精神状态评估。与特困供养人员沟通,应取得特困供养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并告知特困供养人员评估的目的。7.1.2.2 制定计划 DB 64/T 18442022 5 针对新入住的特困供养人员应制定熟悉养老机构环境适应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入住时间、机构基本情况介绍、日常生活起居照顾安排、熟悉相关人员安排、休闲娱乐安排等。7.1.2.3 服务实施 7.1.2.3.1 帮助特困供养人员与人交往,介绍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一起聊天和活动,基本满足特困供养人员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7.1.2.3.2 根据特困供养人员身心状况和需求,开展阅览、书法、绘画、棋牌、健身等活动
12、,帮助放松身心,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平衡。7.1.2.3.3 宜在天气适宜时,组织特困供养人员开展户外活动,鼓励有劳动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7.1.2.3.4 宜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组织表演、观影、参观游览活动,丰富特困供养人员生活。7.1.2.3.5 为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开展适度的康复性训练,并提供有助于改善、恢复感知觉的文化娱乐活动。7.1.2.4 评价与记录 特困供养人员入住7天15天内,应开展一次环境适应效果评价。环境适应服务每次应有记录并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C的表C.1新入住人员环境适应记录表。情绪疏导 7.2.1 服务要求 7.2.1.1 特困供养人员有以下
13、情况的,应进行情绪疏导:a)身体状况发生变化;b)情绪异常;c)亲属朋友发生变故,或相关第三方探视不及时。7.2.1.2 帮助特困供养人员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7.2.1.3 协助特困供养人员获得亲友的尊重、关怀和理解。7.2.2 服务提供 7.2.2.1 评估 了解特困供养人员意识、情绪状况,评估特困供养人员在沟通中的配合程度。通过谈话、调查、观察等方式对特困供养人员进行评估,也可根据情况使用5.3.2中相关量表进行评估。7.2.2.2 制定计划 应根据特困供养人员存在的情绪问题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入住时间、存在的情绪问题(问题的起因、过程)、服务采取的
14、措施等。7.2.2.3 服务实施 7.2.2.3.1 对特困供养人员的情绪问题,给予理解,并帮助他们认识其异常行为表现。7.2.2.3.2 根据特困供养人员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通过积极倾听、启发、表扬和鼓励等方法,帮助特困供养人员表述情绪和情感,维护和提升特困供养人员的自尊感。7.2.2.3.3 帮助特困供养人员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7.2.2.3.4 帮助特困供养人员正确认识衰老的客观规律及自身变化,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DB 64/T 18442022 6 7.2.2.3.5 用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
15、泄法等调整情绪。7.2.2.3.6 宜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扶特困供养人员走路,帮助其做一些喜欢的事情。7.2.2.3.7 开展联谊活动,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交友平台。7.2.2.3.8 组织有能力且有意愿的特困供养人员参加公益活动,每年参加不少于 1 次。7.2.2.3.9 应开展心理健康和生命观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 2 次。7.2.2.4 评价与记录 应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从特困供养人员情绪症状和生理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其对服务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情绪疏导服务每次应有记录,记录参见附录D的表D.1情绪疏导服务记录表。心理支持 7.3.1 服务要求 7.3.1.1 特困供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4 1844-2022 养老机构特困供养人员心理慰藉服务规范 1844 2022 养老 机构 特困 供养 人员 心理 慰藉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