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596-2024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
《DB41 T 2596-2024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596-2024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30 CCS B 4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962024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96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诊断.1 5 防控措施.4 DB41/T 2596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文本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2、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焦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新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新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联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前跃、邢广旭、冯丽丽、秦保亮、胡文平、冯东亚、张涛、李俊朋、李清兰、戈林兴、王金好、王泽仁、李春艳、郭军庆、罗俊、李青梅、藤蔓、王丽、乔小玉、黄献超、张静月、黄辉、夏宗军。DB41/T 25962024 1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小鹅
3、瘟和鹅星状病毒病等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规定了其生物安全管理、免疫预防、紧急处置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鹅星状病毒病等鹅常见病毒性疫病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550 新城疫诊断技术 GB/T 18936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560 小鹅瘟诊断技术 NY/T 682
4、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2017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禽流感 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鹅等禽类传染病。3.2 鹅副黏病毒病 又称“鹅源新城疫”,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以消化系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3.3 小鹅瘟 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高度致死性传染病。3.4 鹅星状病毒病 是由鹅星状病毒引起的以雏鹅内脏器官及关节腔的严重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病理变化特征的急性传染病。4 诊断 DB41/T 25962
5、024 2 4.1 总则 根据鹅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按照相关标准,依靠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4.2 流行特点 4.2.1 禽流感 各阶段鹅均有较强的易感性。传染源主要为病鹅、带毒鹅及其他禽类。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病毒传播主要通过接触已感染的禽(野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物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4.2.2 鹅副黏病毒病 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各品种、不同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
6、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4.2.3 小鹅瘟 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各种品种的雏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鹅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4.2.4 鹅星状病毒病 主要感染雏鹅。病鹅、隐性带毒鹅和带毒种蛋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3 d,经种蛋感染的雏鹅最早可在3日龄发病,以520日龄发病最为常见,死亡率最高可达90%。初期为急性经过,急性期过后转化为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4.3 临床特征 4.3.1 禽流感 病鹅出现体温升高及软脚、摇头、转圈等神经症状。腹泻,粪便呈青绿色、黄色、白色奶油样稀粪。可见角
7、膜炎症状,表现红眼、蓝眼或者流眼泪,甚至流血失明。食料减少,产蛋突然下降。4.3.2 鹅副黏病毒病 病鹅精神萎靡,缩头垂翅,食欲不振,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初期排灰白色、淡黄绿色稀粪;后期症状加重,排出墨绿色、绿色或者暗红色粪便。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病鹅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种鹅感染后,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4.3.3 小鹅瘟 临床症状以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鹅的免疫状态、日龄、品种、感染毒株的毒力、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情况及环境因素等。典型症状:320日龄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腹泻,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
8、为米浆样浑浊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个别濒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4.3.4 鹅星状病毒病 DB41/T 25962024 3 病程持续3 d7 d,发病初期出现精神沉郁,呆立不动或卧地倦动,采食减少,羽毛松乱,行动迟缓,排灰白色水样粪便。发病后期食欲减退,关节肿大、跛行、卧地不起,部分病鹅出现单脚站立或呈现蹲姿。个体发病到死亡最快数小时,群体发病高峰期约1周。4.4 病理变化 4.4.1 禽流感 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肠道、腺胃和肌胃充血出血、溃疡;心脏出现煮熟样或者条纹状坏死;肺脏充血、出血、有胶冻样渗出物;胰腺充血、出血、玻璃样或半透明样坏死;脑组织充血、出血
9、;肝脏和脾脏充血、出血。4.4.2 鹅副黏病毒病 出现病理变化主要部位是消化系统,从食管末端到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黏膜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坏死等病变。肠道黏膜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纤维素性痂块,不易剥离,剥离后会发生出血或者露出溃疡面,是本病的典型病变。腺胃出现水肿、增厚,黏膜表面出现米粒或者绿豆大小不等的白色结痂或坏死;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轻度肿大、淤血,有芝麻或绿豆大的坏死;胰腺和脾脏有灰白色坏死点;部分病死鹅出现脑组织充血和水肿。4.4.3 小鹅瘟 感染雏鹅的剖检病变以消化道炎症为主,典型病变为小肠部位形成特征性腊肠状栓塞。肠道血管怒张,十二指肠黏液增多,黏膜呈
10、现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可见容易剥离的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时,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4.4.4 鹅星状病毒病 剖检最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内脏器官尿酸盐沉积,可见心包和肝脏表面被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覆盖,肝脏淤血肿大,心包和气囊有碎渣样尿酸盐渗出物,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沉积白色斑块状尿酸盐,输尿管内可见大量白色渗出物。部分病死鹅的颈部皮下、腿部肌肉及关节腔中出现尿酸盐沉积。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间质出血,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596-2024 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2596 2024 常见 病毒 病防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