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585-20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pdf
《DB37 T 4585-20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585-20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100 CCS P 6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58520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wireless unified dispatching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2023-03-29 发布2023-04-29 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7/T 4585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总体要求.2 6 系统总体架构.2 6.1 系统构成.2
2、 6.2 线网交换中心.2 6.3 线网调度终端.3 6.4 线路交互系统.3 7 系统功能要求.3 7.1 功能概述.3 7.2 正常运营使用功能.3 7.3 应急指挥场景功能.4 7.4 系统管理功能.5 7.5 网管功能.5 8 系统性能要求.5 8.1 通用性要求.5 8.2 呼叫性能要求.5 9 系统接口要求.6 9.1 线路间集群业务接口.6 9.2 调度业务接口.6 9.3 线网时钟系统接口.6 9.4 线网集中告警系统接口.6 9.5 云平台接口.6 9.6 电源系统接口.6 9.7 传输系统接口.6 10 系统安全要求.6 10.1 通用要求.6 10.2 系统可用性.6 1
3、0.3 数据安全.7 11 测试方法.7 11.1 功能测试.7 11.2 性能测试.9 DB37/T 45852023 II 附录 A(资料性)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架构及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接入示意图.10 附录 B(资料性)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间接口.11 B.1 概述.11 B.2 接口界面.11 B.3 接口协议.11 附录 C(资料性)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调度业务接口.12 C.1 概述.12 C.2 接口界面.12 附录 D(规范性)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调度业务接口协议.14 D.1 概述.14 D.2 消息格式.14 D
4、.3 消息内容定义.15 参考文献.28 DB37/T 4585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7/T 45852023 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TETRA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以下简称“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接口以及系
5、统安全等方面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TETRA模式的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接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4338.5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5068.2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2部分:网络
6、安全设计和实现指南 GB/T 32347.32015 轨道交通 设备环境条件 第3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 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wireless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为城市轨道交通单线路提供无线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的硬件及软件系统。3.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管理机构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对轨道交通各条线路进行运营协
7、调、应急指挥、数据采集分析和信息发布的机构。3.3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 wireless unified schedul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管理机构(3.2)与各条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3.1)调度通信以及各条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间跨线通信的硬件及软件系统。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ID: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SSI:个人短用户身份(Individual 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DB37/T 45852023 2 LIS:线路接口服务器(
8、Line Interface Server)LSSS:线路侧调度服务器(Line Side Scheduling Server)SSI:短用户身份(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SDP:TETRA会话描述协议(TETRA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TSIP:TETRA会话初始协议(TETR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9、 Language)5 总体要求 5.1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5.2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满足正常运营场景下“只监不控”和应急指挥场景下直接指挥现场的运营需求。5.3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的软硬件应具备平滑升级扩展能力。5.4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的建设应根据线网规划,统筹考虑各条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接入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的 IP 地址及端口等。6 系统总体架构 6.1 系统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逻辑架构由线网层和线路层组成,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属于线网层,应包含线网调度终端、线网交换中心和线路交互系统。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及线路接入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10、,详细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及线路接入示意图参照附录A。图1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及线路接入逻辑架构图 6.2 线网交换中心 线网交换中心作为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的交换和管理枢纽,应包含中心控制器、网关服务器、录音服务器等设备,应具备如下功能:线网交换中心开放系统接口的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线路交互系统线网调度终端线网层线路层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不开放系统接口的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DB37/T 45852023 3 a)支持各个系统运行状况的显示;b)支持信令交换、呼叫控制、业务控制等。6.3 线网调度终端 线网调度终端是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的操作终端,在线网交换中心完成注
11、册后,应通过线网交换中心,支持与各条线路调度业务的语音及信令的传输。6.4 线路交互系统 线路交互系统作为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枢纽,应包含互联网关、统一调度服务器、信号接口服务器、线路接口服务器等设备,应具备如下功能:a)支持对各条线路上报的列车位置信息进行统一收集、汇总和处理;b)支持向线网调度终端发送列车位置信息;c)支持向线网调度终端发送电台状态、呼叫记录等信息;d)支持开放系统接口的 TETRA 系统接入线网交换中心;e)支持不开放系统接口的 TETRA 系统接入线网交换中心;f)支持线路侧不同系统之间标准空口信令的接收和发射,并提供互联通道。7
12、 系统功能要求 7.1 功能概述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在正常运营使用中,应满足线网管理人员查看各条线路列车运行位置、监听各线路通话,各线路的管理人员进行跨线业务的需求。在应急指挥场景下使用时除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实现线网管理人员对各线路进行统一调度指挥、统一协调管理,线网管理人员与现场运营人员、抢险人员直接通话的需求。7.2 正常运营使用功能 7.2.1 移动终端跨线业务 7.2.1.1 跨线漫游 移动终端开启漫游业务并写入其它线路的频点后,应支持跨线的自动漫游注册。7.2.1.2 跨线呼叫 移动终端开启跨线语音通信业务后,应支持在各个线路中进行跨线个呼和跨线组呼。7.2.1.3 跨线短数据
13、移动终端开启跨线短数据业务后,应支持个人短数据的跨线传送和组短数据的跨线传送。7.2.2 多线路监听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监听各条线路通话组的功能,线网调度终端从各条线路的通话组中选择需要进行监听的通话组,加入到线网调度终端监听列表中,即可监听该列表中通话组的通话信息。DB37/T 45852023 4 7.2.3 车辆位置显示 线网调度终端应支持各条线路列车位置的列表和图形显示。7.3 应急指挥场景功能 7.3.1 多线路调度 7.3.1.1 多线路个呼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对线网任意线路用户发起个呼和接收线网任意线路用户所发起个呼的功能。个呼时被叫方应振铃,被叫方应答后应能正常建立呼叫。7.3
14、.1.2 多线路组呼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对线网任意多线路通话组发起呼叫的功能。7.3.1.3 多选组呼 线网调度终端宜具备对不同线路的通话组进行多选组呼的功能。7.3.1.4 动态重组 针对开放接口的TETRA系统,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动态建立通话组的功能,调度员能够根据需要从各条线路选择用户,组建临时通话组,通话完毕后能够删除该临时通话组。7.3.1.5 组派接 针对开放接口的TETRA系统,线网调度终端应支持将多线路多个组配置成一个派接组的功能。7.3.1.6 短数据传输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与各条线路的调度台、车载台、手持台、固定台之间发送或接收短数据的功能。7.3.2 通话组紧急呼叫 线网
15、调度终端应具备发出和接收组列表内通话组紧急呼叫的功能。7.3.3 利用车次号/车组号/上下行呼叫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按车次号/车组号/上下行呼叫各条线路车载台的功能。7.3.4 调度强插 调度强插功能需求如下:a)应急指挥场景下,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强行介入线路侧通话组通话的权限,通话组内所有用户终端切换为接收语音的状态,保证组内所有终端都能立即听到线网调度终端的语音;b)线网调度终端结束通话组强插讲话后,原有通话组应恢复正常通话。7.3.5 跨线路广播 线网调度终端应具备对多条线路全部或某列列车进行广播的功能。DB37/T 45852023 5 7.4 系统管理功能 7.4.1 登陆及权限管理
16、功能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支持为登陆的不同用户,分别配置与其匹配的调度资源。7.4.2 信息记录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支持记录线网调度终端的呼叫活动(包括呼入和呼出)、短数据及状态消息。7.4.3 录音及相关功能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具备如下录音及相关功能:a)支持对线网调度终端的通话进行录音和存储;b)支持对线网调度终端监听的呼叫进行录音和存储;c)支持对线网以及线路存储的录音信息进行查询、回放、导出和定时删除;d)支持录音内容保存 1 年。7.5 网管功能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具备如下网管功能:a)支持线网层设备的故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监测、故障报警、故障信息管理、检索/分析故障信
17、息等;b)支持线网层设备的性能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性能采集、设备性能越限报警、性能实时显示等;c)支持线网层设备的配置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网元增删、设备网元配置、拓扑定制、多级拓扑等;d)支持线网层设备的安全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功能、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及操作日志记录及告警信息格式转换等。8 系统性能要求 8.1 通用性要求 8.1.1 系统安全性应符合 GB/T 25068.22020 中第 8 章要求。8.1.2 系统电磁兼容应符合 GB/T 24338.5。8.1.3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 GB/T 32347.32015 中第 4 章要求。8.1.4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接地应符
18、合 TB 101802016 中第 3 章、第 4 章要求。8.2 呼叫性能要求 8.2.1 个呼呼叫建立时间 个呼呼叫建立时间应不大于1 500 ms。8.2.2 组呼呼叫建立时间 组呼呼叫建立时间应不大于1 500 ms。DB37/T 45852023 6 9 系统接口要求 9.1 线路间集群业务接口 线路侧分为开放系统接口的TETRA系统和不开放系统接口的TETRA系统两种情况,线路交互系统均应能够提供与线路间的集群业务接口,具体可参考附录B。9.2 调度业务接口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应建立与各条线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接口,系统接口参考附录C,系统接口协议应符合附录D。9.3 线网时
19、钟系统接口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线网时钟系统的接口,应确保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接受时钟系统标准时钟信号。9.4 线网集中告警系统接口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线网集中告警系统的接口应具备为集中告警系统提供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设备故障报警信息等功能。9.5 云平台接口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宜预留接入云平台的条件。9.6 电源系统接口 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与电源系统的接口,应确保电源系统能够为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提供单相三线制交流220 V不间断电源,且电源容量应满足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实际使用需求。9.7 传输系统接口 传输系统接口应为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提供以太网通道。10
20、 系统安全要求 10.1 通用要求 10.1.1 物理环境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10.1.2 通信网络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10.1.3 跨边界访问和数据流通应通过受控接口进行通信。10.1.4 数据保存应提供重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10.1.5 系统设备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10.1.6 系统应对系统管理者进行身份鉴别。10.1.7 安全管理制度应制定网络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阐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10.2 系统可用性 DB37/T 45852023 7 10.2.1
21、系统应避免因单台设备故障造成系统瘫痪、网络瘫痪或系统主要功能缺失。10.2.2 系统应避免因非授权客户或者攻击者发送大量服务请求而导致核心设备资源大量占用,不能正常响应授权用户的访问请求或不能处理线路业务。10.3 数据安全 系统应具备多重鉴权管理及日志记录功能,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运维单位应制定数据资源安全管控办法,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可控及读取的可追溯性。11 测试方法 11.1 功能测试 11.1.1 跨线漫游功能测试 将移动终端从开放接口系统移动到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基站覆盖范围,并进行漫游注册,期间观察在线情况。11.1.2 跨线呼叫功能测试 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移动终端,互
22、相发起半双工个呼、全双工个呼以及组呼,观察呼叫建立情况。11.1.3 跨线短数据功能测试 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移动终端互相发送个人短数据以及组短数据,观察发送和接收情况。11.1.4 多线路监听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选择监听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的组,不同系统下的移动终端分别发起组呼,观察线网调度终端是否能接收到呼叫。11.1.5 车辆位置显示功能测试 观察线网调度终端是否可实时查看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各列车的位置列表和图形显示。11.1.6 多线路个呼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分别同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移动终端互相发起半双工个呼、全双工个呼,观察呼叫建立
23、情况。11.1.7 多线路组呼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分别发起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组呼,观察组呼建立情况。11.1.8 多选组呼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发起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多选组呼,观察组呼建立情况。DB37/T 45852023 8 11.1.9 动态重组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将开放接口系统下注册的多个移动终端动态重组到一个临时组,发起临时组的组呼,观察组呼建立情况。11.1.10 组派接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将开放接口系统下多个通话组派接成一个新组,发起新组的组呼,观察组呼建立情况。11.1.11 短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分别向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
24、的移动终端发送个人短数据,观察发送和接收情况。11.1.12 通话组紧急呼叫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移动终端分别发起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紧急组呼,观察终端语音情况。11.1.13 利用车次号/车组号/上下行呼叫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分别发起开放接口系统和不开放接口系统下的上下行组呼,观察终端语音通话情况。11.1.14 调度强插功能测试 开放接口系统基站下的移动终端发起本系统下的组呼,线网调度终端发起相同组组呼并开始讲话,观察终端语音通话情况。线网调度终端结束讲话,观察终端语音通话情况。不开放接口系统基站下的移动终端进行相同操作,观察终端语音通话情况。11.1.15 跨线路广播功能
25、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对开放接口系统下的车载台发起广播呼叫,观察终端和车载台语音通话情况。线网调度终端对全部列车发起广播呼叫,观察终端和车载台语音通话情况。11.1.16 登录及权限管理功能测试 对线网调度终端的调度资源进行配置,观察配置是否生效。11.1.17 信息记录功能测试 移动终端和线网调度终端分别发起组呼,短数据,状态信息,查看呼入、呼出、短数据以及状态消息的记录情况。11.1.18 录音及相关功能测试 线网调度终端、开放接口系统以及不开放接口系统基站下的移动终端分别发起组呼,查看线网以及线路侧的录音数据记录情况。11.1.19 网管功能测试 通过线网综合网管新增或删除网元,查看新增网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585-20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建设规范 4585 2023 城市轨道 交通线 无线 统一 调度 系统 建设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