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089-2023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pdf
《DB34 T 1089-2023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089-2023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10892023 代替 DB34/T 1089-2009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operation of corn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in wheat-corn double cropping system2023-03-01 发布2023-04-01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T 108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34/T 1089-2009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与 DB34/T 1089-2009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b)更改了“田块准备”的有关内容(见 4.1,2009 年版的 4.1);c)更改了“作物准备”的有关内容(见 4.2,2009 年版的 4.2);d)更改了“机具准备”的有关内容(见 4.4.1,2009 年版的 4.4.1);e)删除了播种机调整的相关规定(见 2009 年版的 4.4.1.5);f)删除了播种机试作业的相关规定(见 20
3、09 年版的 4.4.3.4);g)增加了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作业质量的相关规定(见 5.1.10);h)增加了玉米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机械化作业质量的相关规定(见 5.2.8);i)增加了秸秆还田后下茬(麦)种植管理作业流程的相关内容(见 5.3);j)删除作业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见 2009 年版的第 6 章);k)删除了作业技术指标的相关内容(见 2009 年版的第 7 章);l)更改了作业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见第 6 章,2009 年版的第 8 章);m)更改了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见 7.1,2009 年版的 9.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
4、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发海、李金才、黄廷杰、王磊、桑小棒、朱继侠、甘怀场、张莉、阚巍、方技。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9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1089-2009,2023 年第一次修订。DB34/T 10892023 1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的作业前的准备、作业流程、注意事项、机械的安全防护和保养等。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5、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668 旋耕机 GB 10395.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9部分:播种机械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4225 铧式犁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NY/T 1004 秸秆粉碎还田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6、of returning corn straw to field in wheat-corn double cropping system 选用先进适用的机械与装置对玉米秸秆进行直接粉碎还田的机械化技术(以下简称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玉米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机械化技术。3.2 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of corn straw shredded,covered and returned to field 选择适宜的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
7、表的机械化技术。3.3 玉 米 秸 秆 粉 碎 翻(旋)埋 还 田 机 械 化 技 术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straw shredded and buried 玉米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后,用拖拉机配套深耕犁(或旋耕机)将秸秆翻埋入土的机械化技术。DB34/T 10892023 2 3.4 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Qualified rate of straw crushing length 粉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比。3.5 残茬高度 Residue height 秸秆还田作业后,残留在地块中的禾茬
8、顶端到地面的高度。3.6 抛撒(铺放)不均匀率 Spreading(laying)uneven rate 粉碎还田抛撒(铺放)不均匀的秸秆质量占抛撒(铺放)总量的百分比。3.7 漏切率 missed cut rate 漏切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比。4 作业前准备 4.1 田块准备 4.1.1 收获前 10 d15 d,应对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果穗的下垂度、最低结穗高度等情况,做好田间调查,若有倒伏玉米应进行适当处理。4.1.2 作业前制定作业计划,根据田块玉米种植走向,开好割道,减少田间损失。4.1.3 下湿田、冷浸田、烂泥田、低洼渍涝田以及病虫害严重的田块,不宜进行秸秆粉
9、碎覆盖还田作业。4.1.4 适宜进行秸秆翻(旋)埋还田的田块土壤水分含量为 2025。4.2 对作物的要求 4.2.1 玉米种植行距 60 cm。4.2.2 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且秸秆含水率25时,适宜进行联合收割并开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4.2.3 摘穗收获并秸秆还田时间应在所收玉米果穗籽粒成熟 3 d5 d 后,其果穗苞叶干枯变松时进行。4.2.4 籽粒收获并秸秆还田时间应在所收玉米籽粒成熟 5 d10 d 后,籽粒含水量低于 25时进行。4.3 对操作手要求 4.3.1 操作手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具基本的工作原理,熟悉调整、使用和一般故障排除方法,并按使用说明书
10、要求进行实际操作。4.3.2 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组作业应配操作手 1 名,辅助人员 1 名2 名。4.3.3 操作手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服装,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4.4 机具准备和检查调整 4.4.1 机具准备 4.4.1.1 进行秸秆覆盖还田作业的,采用摘穗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时,应安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并使秸秆抛撒均匀;采用玉米籽粒收获机进行作业时,应配备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秸秆和根茬的粉碎,并确保秸秆分布均匀。DB34/T 10892023 3 4.4.1.2 进行秸秆粉碎翻(旋)埋还田作业的,在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作业的基础上,采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进行秸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1089-2023 麦玉两熟制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1089 2023 麦玉两熟制 玉米 秸秆 还田 机械化 作业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