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湖北省咸宁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附后)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8 页,27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先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完整。 3、答案按要求直接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总分 一 二 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一、 积累运用(20 分) 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 题。 ( 3 分) 文辞真比丰年玉 气味还同幽壑兰 请用正楷字将这幅对联书写一遍。 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 边。 2、按要求默写。 ( 4 分) ,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 人家在何许, 。 (梅尧臣鲁
2、山山行 ) 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 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 是 , 。 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 望江南 )一句,生动地传 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 境类似的句子: 。 3、 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 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 分) 答: 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 “躬行楼” ,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 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 2 分) 答: 5、咸爱学校九( 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 专题活动。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 4 分) 成语接龙。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 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 1 分) 兴师动众 城下之盟 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 ,并说明理由。 ( 2 分)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乃至汶川等地遭受巨大损失。 ” 改正: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 。 ( 1 分) “200 8年8月8日,第29 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 答: 6、请参照示例
4、,以“灯泡” “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 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 4 分)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灯泡: 短尺: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 11 题。 (14 分) 一样的渺小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 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 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 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
5、的格言。 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 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 的喜悦。 【 批注: “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 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 100 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 仰慕,决定前去拜访。 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 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 的曲子。 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
6、,向一座小山上走去。 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 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 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 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 批注 :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 】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 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 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 【 批注: “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 】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 “我就是。 ”画家 大喜: “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
7、太渺小了。 ” 老者淡淡 地答道: “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 ” 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 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 道“回家 ! ” 【 批注: 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 】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 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 7、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 (2 分) 8、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 (4 分) 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9、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 (2 分) 答: 10、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
8、是“蛇足”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 分) 答: 11、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3 分)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批注: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 16 题。 (12 分) 长河落日扁 (节选)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 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 中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 光线曲折。 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
9、度也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 越 小。 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 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 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 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 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 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 中,像是
10、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 反,沙石吸热,温度比空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 ,沙石附近 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 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州了。然而终 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 象!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 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 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 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
11、呢! 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 12、第段“捣鬼”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2 分) 13、改正第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 遇到绿州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答: 改为 改为 14、作者在第段写的“不少人的经验”的作用是 (3 分) 15、第、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光线在空气中的变化曲折:第段是 从 变化的角度,而第段则是从 变化的角度。 (2 分) 16、从内容上看,这是 一篇 说明文,请你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 个能说明光线折射现象的事例,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3 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 21 题。 (12 分) 文章为思
12、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 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 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 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 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 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 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 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 想
13、。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 的记忆 。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 ,报上无不 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 8年5月, 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 文章记忆犹新。 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 除了艺术之美外, 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 思想, 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 当然, 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 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 。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 湖北省 咸宁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