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 T 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pdf
《DB3311 T 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11 T 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05 DB3311/T 63 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 2017-05-25发布 2017-06-25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 DB3311/T 63 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敏、邱永华、朱强根、孙政、朱福群、张发根、邹为民。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DB3311/T 63 20
2、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 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林分改造、施肥、 水分管理、竹笋采收、竹材采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大小年分明的山区笋用毛竹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
3、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33/T 333-2014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 以生产笋为主要培育目的山区毛竹林。 3.2 生态培育 采用生态学方法,运用现代营林科学技术进行经营培育。 4产地选择 2 DB 33 11 /T 63 DB3311/T63-2018 DB3311/T63-2018 4.1产地环境 a)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 b)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c)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的
4、规定。 4.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5 20 ,一月平均温度 2 8 ,年均降水量 1000-2000 mm。 4.3 土壤条件 土层深度 60 cm 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 pH 值为 5.5 7.0。 4.4 地理条件 海拔 800 米以下,坡度小于 30坡地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 4.5 交通与水源 交通方便,近水源,便于运输管理。 5 林分改造 5.1 劈山 7 月 8 月进行一次劈除林地杂灌,并砍去 4 度以上的老竹、弱小竹、病虫害竹。 5.2 垦复 采取全垦或带状轮垦,挖除石块、树蔸和老竹鞭,深度 20 cm 以 上。垦复时间以春笋大年在夏 季新竹萌发后
5、的 7 月 8 月,或冬季 11 月 12 月进行。坡度 20以下可采用全垦,坡度 20以 上建议采用带状轮垦,带宽及带距 2m 3 m。 5.3 施肥 垦复后次年的春笋小年 4 月 5 月,施有机肥 15 000 kg/hm2( 1000 kg/亩),尿素 300 kg/hm2 ( 25 kg/亩)或复合肥 750 kg/hm2( 50 kg/亩),在林地空档处开沟施肥;春笋大年 4 月份出笋后期, 结合挖笋施笋穴肥,笋穴回填 5cm 后,施入尿素 25g 50g,用土覆盖,提高成竹率。连续施肥直至 达到林分改造要求。 5.4 疏笋与留养 出笋期及时挖除早期笋、后期笋和退笋,疏去病虫笋、过密
6、笋、小笋和歪笋,留养中期健壮竹 笋。春笋大年可留养新竹 900 株 /hm2( 60 株 /亩),留养胸径 8 cm 以上。 5.5 竹林结构调整 通过择伐对竹林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5.5.1立竹密度 伐后立竹达到 2100 株 /hm2 2400 株 /hm2( 140 株 /亩 160 株 /亩),立竹在林分中分布相对均 DB3311/T 63 2017 匀。 5.5.2年龄结构 由 1 度 3 度立竹组成,比例为 2: 2: 1。 5.5.3地下结构 结合垦覆、施肥和伐竹清除老鞭和伐蔸。 6 林地施肥 6.1 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测定,实施配方施肥。提倡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6
7、.2 施肥时间和数量 4 月下旬 5 月下旬(春笋小年)施行鞭肥,施 腐熟厩 肥 20000kg/ hm2( 1333 kg/亩) 或复合肥 1125kg/hm2 1 500 kg/hm2( 75 kg/亩 100 kg/亩) 。 8 月 9 月施孕笋肥,施复合肥 225 375 kg/ hm2( 15 kg/亩 25 kg/亩)。 6.3 施肥方法 6.3.1 换叶行鞭肥方法 a) 短沟法 在林地空间,每间隔 2.5 m 开短沟,沟长 0.8 m 1.0 m,深 15 cm 20 cm,宽 20 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开沟时避开壮龄竹鞭,防止化肥烧伤; b) 蔸施法 在距竹秆基部 40
8、cm 处的上坡方向,开深 15 cm 左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 之覆土。 6.3.2孕笋肥方法 撒施法 全山撒施肥料后,结合除草进行铲山,防止肥力流失。 7 水分定量管理 8 月 9 月,连续出现 25 天 30 天干旱时,会造成笋芽不发或笋芽干枯。利用山地自然水源为 主,通过建设蓄水池、引水管等灌溉设施进行蓄水浇灌或喷灌。 7.1灌溉方法 采用浇灌或喷灌一次性浇透。 7.1.1浇灌 沿林地坡向斜向挖沟,自流灌溉。一般黄红壤土质用水量为 180 225 000kg/ hm2(12.0 15.0 吨 亩 )。 7.1.2喷灌 技术参数为,水位高差 6m,一次灌溉时间为 5.0 小时 7.0
9、小时,用水量为 90 kg/ hm2 120 4 DB 33 11 /T 63 DB3311/T63-2018 DB3311/T63-2018 000kg/ hm2 (6.0 8.0 吨亩 ),移动喷头射程直径为 8 m 10m。 8 竹笋采收 卫生指标参照 GB 2762、 GB 2763 的规定执行。 8.1 鞭笋采收 6 月中旬 10 月上旬除高温干旱外均可挖掘鞭笋。挖掘鞭笋原则:早、后期少挖,盛期多挖; “梅季”留短挖长,“立秋”长放短挖。盛期每 2 天 3 天挖鞭笋一次,挖掘鞭笋长度为 30 cm 40 cm,要求笋体完整。挖掘后覆土。 8.2 冬笋采收 11 月 12 月,采收地表
10、上层先行开裂的“浮皮冬笋”,采取“开穴挖笋”方式挖取。但不应损 伤竹鞭、鞭芽和鞭根,挖掘后及时覆土。 1 月 2 月春节前后,进行“全山翻土挖笋”。 8.3 春笋采收 遵从“初期挖了,中期留好,后期挖光”的原则。挖去早期的春笋,中期除留养的竹笋外,全 部挖去。并及时挖去虫笋、弱笋,挖后覆土。 9 留养新竹 9.1 定时 在出笋盛期选留健壮的竹笋长竹。 9.2 定点 要求新竹在竹林中尽量分布均匀。 9.3 定量 每度留养胸径 8 cm 以上新竹 750 株 /hm2 900 株 /hm2( 50 株 /亩 60 株 /亩)。 10 竹材采伐 10.1 采伐量 按 5.5 竹林结构要求控制采伐量。
11、 10.2 采伐对象 遵照砍老留壮、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择伐 5 年以上的老竹,同时清理病虫 竹、风倒竹、雪压竹等。 10.3 采伐季节 竹材采伐季节一般以春笋大年新竹抽枝展叶后的初夏至次年的 3 月前砍伐,增强光照,促进新 竹生长。 10.4 采伐管理 平茬竹伐后,打通伐蔸节隔,每竹蔸内施入尿素 50g 后覆土,促其腐烂。砍伐强度与新竹的留 DB3311/T 63 2017 养量相当,年龄结构保持 1 度: 2 度: 3 度 =2: 2: 1 的合理范围,伐后密度保持在 2100 株 /hm2 2400 株 /hm2( 140 株 /亩 160 株 /亩)。 11竹材分级 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11 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 63 2017 山区 笋用型 毛竹 生态 培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