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DB53 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53/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 2020 - 08 - 17 发布 2020 - 11 - 17 实施 ICS 93.080.20 P 66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000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I 引言 . . IV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 2 3.1 术语定义 . . 2 3.2 符号 . . 4 4 原材料 . . 4 4.1 水泥 . . 4 4.2 矿物掺合料 . . 4 4.3 外加剂 . . 6 4.4 细集料 . . 7 4.
2、5 粗集料 . . 9 4.6 拌合用水 . . 11 4.7 原材料 储存与管理 . . 12 5 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 . 12 5.1 一般规定 . . 12 5.2 混凝土 掺合料品种和掺量 . . 13 5.3 水胶比 及胶凝材料用量 . . 13 5.4 混凝土 中氯离子含量 . . 14 5.5 混凝土 中碱含量 . . 14 5.6 混凝土 抗裂性能 . . 14 5.7 混凝土 耐久性能 . . 14 6 特殊混凝土 . . 15 6.1 抗渗混凝土 . . 15 6.2 大体积混凝土 . . 15 6.3 抗冻混凝土 . . 16 6.4 高强混凝土 . . 16 6.5
3、 预应力混凝土 . . 17 7 混凝土生 产与施工 . . 18 7.1 一般规定 . . 18 7.2 计量 . . 19 7.3 搅拌 . . 19 7.4 运输 . . 20 DB53/T 10002020 II 7.5 浇筑. .21 7.6 养护. .23 7.7 拆模. .24 8 质量检验. .24 8.1 一般规定. .24 8.2 混凝土 抗压强度检测和评定 .25 8.3 混凝土 耐久性检验. .2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减水剂密度、与水泥相容性快速测定方法 .27 参考文献. .30 DB53/T 1000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4、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跃、吴华金、李俊锋、李昕成、党玉栋、黄文君、杨亚新、许国伟、张卓、 曹春鹏、李东林、毛雯婷、胡盛华、董晨辉、王浩、王晖、余庆平、马晓杰、余明坤、范宗凯、刘庆志、 赵勇、杨雁钦、陈治君、钟梦霞、古源、金彪、颜冕桦、刘俊、杨勇。 本标准审查人员:张贤康、李国锋、缪沾、唐天明、沈家文、石克燕、黄晓敏。 DB53/T 10002020 IV 引 言
5、 相比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 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严格 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混凝土。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 土对提高公路工程桥隧结构质量控制水平、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云南省山区、立体气候以及地方性原材料的特点,为更好地指导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 应用,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水平, 统一主要技术要求, 规范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日常解
6、释和管理工作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 量监督局和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云南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150号,邮政编码:650223,邮箱:y 。 DB53/T 10002020 1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对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定义和符号、一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特殊混凝土、 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及质量检验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新建、改扩建公路工程强 度等级不低于C30的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配合比设计、生产与施工和质量检验。 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
7、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 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200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
8、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1017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 GB/T 12959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73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 26408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GB/T 2675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9、 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C/T 420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 JC 473 混凝土泵送剂 JC/T 729 水泥净浆搅拌机 JC/T 1083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 DB53/T 10002020 2 JC/T 1088 粒化电炉磷渣化学分析方法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T 522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 JT/T 99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
10、验规程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270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DBJ 53/T-2 普通混凝土配制技术规程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性能混凝土 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工 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混凝土。 3.2 抗渗混凝土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3.3 高强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
11、凝土。 3.4 大体积混凝土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3.5 抗冻混凝土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3.6 预应力混凝土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 3.7 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3.8 胶凝材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3.9 水胶比 DB53/T 10002020 3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3.10 矿物掺合料掺量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3.11 外加剂掺量 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3
12、.12 碱活性集料 在一定条件下会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集料。 3.13 混凝土抗冻等级 描述混凝土抵抗冻融循环破坏能力的指标。 3.1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护和使用条件下,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适用性和安全 性的能力。 3.15 亚甲蓝(MB)值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 m颗粒吸附性能的指标。 3.16 高性能减水剂 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 剂。 3.17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 水泥与减水剂相互容纳并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具体来说,使用相同
13、减水剂或水泥时,由于水 泥或减水剂的质量而引起水泥浆体流动性、 经时损失的变化程度以及获得相同的流动性减水剂用量的变 化程度。 3.18 符号和缩略语 F0 固定用水量、掺用推荐减水剂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的最大扩展直径(mm); Fm(60 min) 测完初始流动度的水泥浆体放置60 min后重新搅拌均匀后测定的最大扩展直径(mm); Fm(120 min) 测完初始流动度的水泥浆体放置120 min后重新搅拌均匀后测定的最大扩展直径(mm)。 4 原材料 4.1 水泥 4.1.1 一般规定 4.1.1.1 水泥宜选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用水量低,强度等级为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14、 泥, 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强度等级为52.5级或52.5R 级水泥。 DB53/T 10002020 4 4.1.1.2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定, 其特性应满足工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等的技术要求。 4.1.2 水泥的技术要求 4.1.2.1 除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水泥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游离氧化钙含量(%) 1.5 GB/T 176 熟料中的 C 3A 含量(%) 8.0 GB/T 176 氯离子含量(%) 0.03 JC/T 420 4.1
15、.3.1 对于需要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工程,或当配制混凝土原材料中含有碱活性集料时,应选 用含碱量不大于 0.6 %的低碱水泥。 4.2 矿物掺合料 4.2.1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且来料均匀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电炉磷渣粉、天然火 山灰质材料和硅灰等。 4.2.2 用于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电炉磷渣粉、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和硅灰的性能除应分别符合 GB/T 1596、GB/T 18046、GB/T 26751、JT/T 99 3 和 GB/T 18736 的要求外, 尚应分别符合表 2表 6 的规定。 表2 粉煤灰(F 类)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6、细度(45 m 方孔筛筛余,%) 30.0 需水量比(%) 105 含水量(%) 1.0(干排灰) 强度活性指数(%) 70.0 GB/T 1596 密度(g/cm 3 ) 2.6 GB/T 208 烧失量(%) 8.0 三氧化硫含量(%) 3.0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 铁的总质量分数(%) 70.0 GB/T 176 表3 粒化高炉矿渣粉 技术要求 项目 C50 以下混凝土 C50 及以上混凝土 试验方法 密度(g/cm 3 ) 2.8 GB/T 208 比表面积(m 2 /kg) 300 400 GB/T 8074 活性指数(%) 7d 55 70
17、GB/T 18046 4. DB53/T 10002020 5 表 3(续) 技术要求 项目 C50 以下混凝土 C50 及以上混凝土 试验方法 活性指数(%) 28d 75 95 流动度比(%) 95 初凝时间比(%) 200 含水量(%) 1.0 玻璃体含量(%) 85 烧失量(%) 1.0 GB/T 18046 三氧化硫含量(%) 4.0 氯离子含量(%) 0.06 不溶物(%) 3.0 GB/T 176 表4 粒化电炉磷渣粉 技术要求 项目 C50 以下混凝土 C50 及以上混凝土 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m 2 /kg) 350 GB/T 8074 7d 60 70 活性指数 (%) 2
18、8d 85 95 流动度比(%) 95 GB/T 26751 密度(g/cm 3 ) 2.8 GB/T 208 P2O5含量(%) 3.5 JC/T 1088 碱含量(%) 1.0 SO3含量(%) 4.0 氯离子含量(%) 0.06 烧失量(%) 3.0 JC/T 1088 含水量(%) 1.0 玻璃体含量(%) 80.0 GB/T 18046 表5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反应质量指数(%) 70 JT/T 993 中 5.2 细度(45 m 方孔筛筛余,%) 20 GB/T 1345 需水量比(%) 120 28d 活性指数(%) 70 含水率(%) 1.0 GB/T
19、 1596 烧失量(%) 10 三氧化硫含量(%) 3.5 氯离子含量(%) 0.06 GB/T 176 DB53/T 10002020 6 表6 硅灰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m 2 /kg) 15000 GB/T 19587 细度(45 m 方孔筛筛余,%) 5.0 GB/T 1345 烧失量(%) 6.0 SiO2含量(%) 85 氯离子含量(%) 0.10 GB/T 176 需水量比(%) 125 含水率(%) 3.0 3d 90 7d 95 活性指数(%) 28d 115 GB/T 18736 4.3 外加剂 4.3.1 一般规定 4.3.1.1 混凝土用减水剂应选用高性
20、能减水剂。 4.3.1.2 混凝土用减水剂宜选择减水率适宜、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水泥等原 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质量稳定的产品。 4.3.1.3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通过试验确定。 4.3.1.4 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应有良好的气泡稳定性。 4.3.1.5 不应采用含有氯盐的防冻剂。 4.3.1.6 外加剂应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并附有合格证明。 4.3.1.7 外加剂或水泥(包括矿物掺合料)进场及批次发生变化时,应对外加剂的密度、减水率及其 与实际工程所用的水泥 (包括矿物掺合料) 之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000 2020 云南省 公路工程 性能 混凝土 应用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