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pdf
《DB51 T 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01 A 1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DB51/T 2697-2020 2020-7-14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20-8-1实施 DB51/T 2697 2020 I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 II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机构 . 4 4.1 机构设置 . 4 4.2 机构类别 . 4 4.3 基本要求 . 5 4.4 人力资源 . 5 4.5 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要求) . 5 4.6 服务内容 . 6 4.7 机构康复流程 . 6 4
2、.8 机构康复终结 . 7 4.9 设施配置 . 7 5 服务规范 . 8 5.1 服务原则 . 8 5.2 服务流程 . 8 5.3 基本管理服务 . 10 5.4 专业康复服务 . 10 5.5 康复项目 . 11 5.6 服务要求 . 13 5.7 质量控制 . 13 6 管理规范 . 13 6.1 管理原则 . 13 6.2 管理内容 . 14 6.3 工作协调 . 14 6.4 工作指标 . 16 DB51/T 2697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 提出、归口并解释 。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
3、准主要起草单位: 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 、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 、 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 、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学礼 、 唐占勇、李军、黄宣银、唐铭民、罗明、张英辉、杨新、罗加国、王 海军、袁祖华、唐磊、蒋丹、文红、杨先梅、姚望、陈光财、赵桂军、王德燧、邓方渝、杨梅、许可、 母福坤、梁洪。 DB51/T 2697 2020 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机构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 。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2 规范性引
4、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应于本文件。 GB/T 26341-2010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mental disorders ) 社区向精神障碍个体提供的 ,促使其 康复 的综合性服务措施。 3.2 社会功能 ( social function) 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与社会交流沟通并适应社会的能力。 3.3 自理能力
5、( self-care ability) 精神障碍个体在生活 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 包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 能力和独自承受和应对一定压力的能力。 3.4 复发( relapse & recrudescence) 精神障碍个体经规范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并出院后,再次发生精神障碍。 DB51/T 2697 2020 2 3.5 精神衰退( mental deterioration) 某些慢性期精神障碍个体所表现的疾病特征,以情感淡漠、行为退缩、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以及 社交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丧失为主要表现。 3.6 关爱帮扶团队( caring team) 由街道(乡镇
6、)相关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建立的,协助家庭开展精 神障碍个体管理、治疗和康复服务 的工作协调组织。关爱帮扶团队人员应包括:街道(乡镇)的网格管理员、基层干部、民警、社区医生 (精防人员)、家属代表、街道(乡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3.7 精神专科医院( psychiatric hospital) 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登记, 主要从事精神障碍预防、临床治疗和康复等业务活动的医疗机构。 3.8 精神康复( mental rehabilitation) 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由于精神 障碍所 导致的 精神障碍 个体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 , 促进个体复元、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3.9
7、精神康复服务( mental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生物、社会、心理各种方法,为由于 精神障碍 所致社会功能缺损的精神障 碍个体功能恢复,促进个体复元、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所 提供的服务。 3.1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for mental disorders) 社区康复机构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场所和条件,对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对象进行生活自理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3.1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对象(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service o
8、bjec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在社区康复机构 所在 辖区 域 内居住(包括长期居住、临时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情况下需要康复的 精神障碍个体。 3.12 转介( referral) 由第三方机构或部门与社区康复机构间单向或双向介绍服务对象的一种方式。 DB51/T 2697 2020 3 3.13 接案( case reception) 社区康复机构通过收集服务对象资料、面谈和初步评估,确定服务对象属于本机构服务范畴,并提 供康复服务的实施过程。 3.14 评估( assessment) 运用评估工具对 服务对象的功能缺陷、康复需求、康复风险和适应性以及康复效果进行
9、评价的过程。 3.15 结案( cases closed) 服务对象的主要诉求已经解决,康复计划已完成,服务对象能够自主或在照顾者协助下应对在疾病 发作、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与服务对象协商结束专业服务的过程。 3.16 个案管理( case management) 对已经明确诊断的服务对象,根据其病情和心理社会功能特点与需求,通过评估其精神症状、功能 损害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阶段性康复方案和措施(又称“个体服务计划”)并实施,使 服务对象 得到持续有效治疗,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恢复,重返社会。 3.17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 community rehab
10、ilitation institutions for mental disorders) 由政府统筹规划,经相关部门批准、登记或备案的,能够为精神障碍个体提供政策咨询、专家转介、 精神康复训练、辅助就业培训、日间照料、过渡期宿舍、庇护就业、康复会所和长期康养的各类机构和 社会组织。本标准简称为“社区康复机构”。 3.18 过渡期宿舍( transitional dormitory & quarter way house) 为经过规范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进入康复期准备回归社会与家庭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短期全日制 康复服务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形式。 3.19 庇护就业或庇护工场( protected
11、employment & sheltered workshop) 为具有就业意愿,但又无法参与竞争性就业市场选择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辅助就业岗位的日间服务 或全日制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形式。 DB51/T 2697 2020 4 3.20 康复会所( rehabilitation club center) 参与者以会员角色存在,为其提供职业训练、心理疏导、行为矫正、辅助教育、社交就业支持 等服 务的日间服务社区康复机构。 3.21 精神科医师 ( psychiatrist) 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取得精神科专业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3.22 精神康复治疗师( therapist for men
12、tal rehabilitation) 为精神障碍个体开展生活技能、社会功能、职业技能等精神康复的专业人员。 3.23 心理咨询师(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 是应用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心理问题,学习应对技巧,促进其心理成长的专业 人员。 3.24 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 遵循助人自 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 区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3.25 复元( Recovery) 无论疾病所造成的限制是否存在,康复个体依然可以超越疾病,去拥有满足 、 希望、又有贡献的生 活。 4 机构
13、4.1 机构设置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以政府设置为主,也可以由社会力量设置。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法人的,应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其他性质的组织 应到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4.2 机构类别 4.2.1 机构分类 DB51/T 2697 2020 5 参照精神复元的理念,依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和为对象提供 服务时间上的差异, 把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分为日间服务机构和全日制服务机构两大类别。 4.2.2 日间精神康复服务机构 包括:日间照料中心(日托站、工疗站、农疗站)、康复会所和日间庇护就业等机构(辅助就业中 心、庇护工场)。 4.2.3 全日制
14、精神康复服务机构 包括: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精神残疾者康养中心、过渡期宿舍和全日制管理的庇护就业工场。 4.3 基本要求 4.3.1 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可由自然人、法人依法申请设立。 4.3.2 应具有相对独立、固定、能够满足机构开展精神康复服务功能的场所。 4.3.3 机构的建筑和设施符合国家消防安全相关规范要求。 4.3.4 人力资源 配置应满足社区康复机构的功能需要。 4.3.5 服务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精神康复服务技术。 4.3.6 配置有能够满足开展精神康复服务需要的设备设施。 4.3.7 设置有满足开展精神康复服务需要的工作流程。 4.4 人力资源 4.4.1 机构管理者应具
15、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 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 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机构管理者没有被刑事处罚的不良记录。 4.4.2 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 4.4.3 机构可与所在街道(乡镇)的相关人员一道,采取组建“关爱帮扶团队”的方式开展工作。有 条件的机构,应吸纳心理咨询师和康复师参与。 4.5 机 构管理制度(管理要求) 4.5.1 机构应建立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工作岗位、拟定岗位工作任务说明书。 4.5.2 制定规范内部运行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文书。 4.5.3 机构必备的工作制度包括 : 服务合同管理制度、人员聘用、培训和管理制度、入住机
16、构者评估 制度、入住机构者个案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制度、信息交换制度、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 4.5.4 应建立财务制度和资产管理流程。 4.5.5 应建立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制度。 4.5.6 应制定服务规范,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 DB51/T 2697 2020 6 4.6 服务内容 4.6.1 日间服务机构 受精神障碍者监护人或 精神障碍康复期个体 委托,提供以下服务。 4.6.1.1 提供 接受日间康复培训的场地。 4.6.1.2 在机构中,以小组活动(或会所服务)等形式,为康复期个体提供人际交流技巧学习、药物 维持治疗自我管理、精神症状应对技巧、精神康复促进
17、培训和辅助就业选择等服务。 4.6.1.3 协助已康复个体联系和推荐辅助就业岗位。 4.6.1.4 充分利用“关爱帮扶团队”的资源,开展社会心理支持服务。 4.6.1.5 开展个案管理服务。 4.6.2 全日制服务机构 受精神障碍个体的监护人或法定授权人委托,为入住机构的个体提供以下服务。 4.6.2.1 住宿照料服务。 4.6.2.2 膳食服务。 4.6.2.3 清洁卫生服务。 4.6.2.4 心理支持服务。 4.6.2.5 文化娱乐服务。 4.6.2.6 精神康复技能培训(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职业技能、学 习能力等)。 4.6.2.7 提供辅助就业岗位。 4.6.2.8 协助社区精防人员和
18、机构精神科医师,为入住机构的康复者开展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管理,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协助病情 变化 康复者开展院前急救治疗与转诊工作。 4.7 机构康复流程 4.7.1 机构康复对象 4.7.1.1 已经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的个体或需要康复且有康复意愿的非严重精神障碍 个体。 4.7.1.2 病情稳定,自愿服药,生活基本自理,家属积极配合者。 4.7.1.3 无传染性疾病,无严重躯体疾病者。 4.7.1.4 经专业人员评估,总危险度在 1级以下(含 1级)。 4.7.2 入住申请 4.7.2.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个体提交入住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和监护 人身份证复印件
19、、疾病诊疗证 明。 DB51/T 2697 2020 7 4.7.2.2 机构对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实后,应及时对申请者进行入住评估,并出具其危险度的评估意见。 4.7.2.3 符合入住标准的,由本人或监护人签署“入住协议书”,办理入住手续。 4.7.2.4 机构将相关信息交换至所在社区网格员和社区精防人员备案。 4.7.3 入住管理 4.7.3.1 应按照相关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技术标准,为入住者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康复服务,并建 立康复档案。档案包括有:需求调查表、入住申请表、入住评估、入住协议书、康复计划、服药记录、 阶段性康复评估以及活动记录、出机构申请审核表等。 4.7.3.2 建立日常管
20、理、访谈和安全等规章制度。 4.7.3.3 定期与 监护人联系或进行必要的家访。对重点对象和新入机构的对象做到重点落实。 4.7.3.4 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7.3.5 有条件的机构应为注册的对象和工作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7.3.6 机构应与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开设精神卫生临床医疗服务的专科(或 综合)医院建立点对点业务联系,或采取委托服务形式为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4.8 机构康复终结 4.8.1 经评估,达到预期康复目标,或个体主动要求离开者,可以终止机构服务。 4.8.2 出机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个体需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填写出机构申请审核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2697 2020 精神障碍 社区 康复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