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
《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us assessment of the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2015-12-04发布 2016-03-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7742015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5年 第80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饮用 水水源,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集中
2、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等两项标准为国 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 上述标准自 2016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2月4日 HJ 7742015 ii HJ 7742015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方法.2 5 评估结果.7 6 变化趋势评估
3、方法.9 7 评估报告编制.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报告编制大纲.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图件制作说明.21 HJ 7742015 iv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方法,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水源水质安 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量与水质、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估的技术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
4、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12月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7742015 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量与水质、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估的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单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和行政区域(如城市、城镇或乡镇等)多个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总体状况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5、通则 HJ/T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 43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 747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 HJ 77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 000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水 源地。依据取水区域不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可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依 据取水口所在水体类型不同,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可分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和湖
6、泊、水库型饮用水水 源地。 3.2 达标水源 source water reaching the standard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水质评价结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3.3 水源达标率 rate of the source water quantity reaching the standard 水质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数量与评估水源总数量的百分比。 3.4 水量达标率 rate of the water yield reaching the standard 水质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量与评估水源取水总量的百分比。 3.5 预警监控 early wa
7、rning monitoring 在特定监测断面,选择特定指标,采用自动(在线)监测方式,监控水源水质变化情况及趋势,为 HJ 7742015 2 风险防控提供决策信息的一种手段。 3.6 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 利用视频(摄像头、监控仪)等设施,对敏感或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视的一种措施。 3.7 分散式生活污水 decentralized domestic sewage 未纳入污水收集管网收集处理的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 3.8 风险源 risk sources 可能向饮用水水源地释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饮用水水源水质恶化的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工矿企 业、事业单位以及输送石
8、化、化工产品的管线等点源;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及其他影响饮用水水 源安全物质的车辆、船舶等流动源;有可能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的无固定污染排放点的畜禽、水产养 殖污水等非点源。 3.9 应急防护工程设施 emergency protective facilities 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池、节制闸、拦污坝、导流渠、调水沟渠等应急防护工程和装备的统称。 4 评估方法 4.1 取水量保证状况 单个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WG)用取水量保证率WGRi表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实际取水量 小于或等于设计取水量时,WGRi为100%;否则,WGRi为0。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取水水位不低于设 计枯水位时,WG
9、Ri为100%;否则,WGRi为0。 行政区域内水源:取水量保证率(WGRS)为参与评估水源取水量保证率的均值。计算公式为: i S WGR WGR N i1 N = (1)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总数。 4.2 水源达标状况 水源达标状况用SQ表示。评估内容为水量达标率(WSR)和水源达标率(WQR)。 4.2.1 水量达标率 单个水源:水量达标率(WSRi)的计算公式为: iWSR100%= 水源达标取水量之和 水源取水总量 (2) 行政区域内水源:水量达标率(WSRs)的计算公式为: SWSR100%= 水源达标取水量之和 水源取水总量之和 (3) 4.2.2 水源达标率 单个
10、水源:水源达标时,WQRi为100%;否则,WQRi为0。 HJ 7742015 3 行政区域内水源:水源达标率(WQRS)为达标水源数量之和与饮用水水源总数量的百分比,计算 公式为: SWQR100%= 达标水源数量之和 饮用水水源总数量 (4) 4.3 环境管理状况 环境管理状况用MS表示。评估内容为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整治、监控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管理措施等5项。 4.3.1 保护区建设 4.3.1.1 保护区划分 保护区划分状况用保护区划分完成率PD表示。 单个水源地:参照HJ/T 338,划分保护区并获批复,则PDi为100%;否则,PDi为0。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完
11、成率(PDS)计算公式为: i 1 S PD PD N i N = (5)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1.2 保护区标志设置 保护区标志设置状况用标志设置完成率PS表示。 单个水源地:依据HJ/T 433完成标志设置的,PSi为100%;未依据HJ/T 433设置的,PSi为60%; 未设置的,PSi为0。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PSS)计算公式为: i 1 S PS PS N i N = (6)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1.3 一级保护区隔离 一级保护区隔离状况用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PF1表示。 单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
12、工程完成率PF1i计算公式为: iPF1100%= 实际完成的隔离防护工程量 应完成的隔离防护工程量 (7) 应完成的隔离防护工程量依据HJ 773要求确定,实际完成的隔离防护工程量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 工程量。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建设完成率(PF1s)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PF1 PF1 N i N = (8)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2 保护区整治 4.3.2.1 一级保护区整治 单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状况用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PCR1表示。包括建设项目拆除完成率 HJ 7742015 4 BCR1、排污口关闭完成率DCR1和网箱养殖
13、拆除完成率CBR1等三项指标。一级保护区整治率为3项 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iii i BCR1DCR1CBR1PCR1 3 += (9) 其中, iBCR 100%= 建设项目拆除的建筑面积 需拆除的建设项目建筑总面积 (10) iDCR1100%= 关闭排污口数量 排污口总数量 (11) iCBR 100% 网箱养殖拆除总面积 网箱养殖总面积 (12) 一级保护区整治的具体要求依据 HJ 773。需拆除的建设项目建筑总面积、排污口总数量和网箱养 殖总面积为评估时段初期现场调查的数据;建设项目拆除的建筑面积、关闭排污口数量和网箱养殖拆除 总面积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工作量。无需整治指标
14、的完成率视为100%。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PCR1s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PCR1 PCR1 N i N = (13)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2.2 二级保护区整治 单个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情况用整治完成率PCR2表示,包括点源、非点源污染控制及治 理状况。分别用保护区内排污口关闭完成率 DCR2、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完成率 DDSR2、分散式畜禽 养殖废物综合利用完成率LWUR2和网箱养殖整治完成率CRR2等4项指标表示。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 率为以上4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 iiii i DCR2DDSR2LWUR2CR
15、R2PCR2 4 += (14) 其中, iDDSR2100%=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量 分散式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15) iLWUR /2100%=+ 废水综合利用总量 废物综合利用总量( ) 废水产生总量 废物产生总量 (16) iCRR2100%= 网箱养殖整治总面积 网箱养殖总面积 (17) 二级保护区整治的具体要求依据 HJ 773。分散式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和网箱养殖总面积为评估时段 初期现场调查数据;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产生、利用总量,以及废物产生、利用总量可采用现场抽样调 查方式获得;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量和网箱养殖整治总面积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工作量。无需整治指标 的完成率视为100%。
16、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PCR2s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PCR2 PCR2= N i N = (18)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HJ 7742015 5 4.3.2.3 准保护区整治 单个水源地:准保护区整治的完成情况用准保护区整治率 PCQRi 表示,包括工业污染源(含工业 园区)废水达标排放率WRSRi、准保护区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率TCWRi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完 成率WCRi。准保护区整治率为以上3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iii i WRSRTCWRWCRPCQR 3 += (19) 其中: 工业污染源(含工业园区)废水排放达标率计算公式为: i
17、WRS 100%= 排放的工业污染源数量 工业污染源总数量 (20) 准保护区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率计算公式为: iTCWR100%= 污染物削减量 污染物削减目标量 (21) 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完成率计算公式为: iWC 100%= 水源涵养林建设面积 规划水源涵养林建设面积 (22) 准保护区整治的具体要求依据 HJ 773。工业污染源总数量为评估时段初期现场调查数据,达标排 放的工业污染源数量为评估时段末现场调查数据。污染物削减目标量是指,为保证进入地表水饮用水水 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达到目标要求,在准保护区或汇水区域范围内需要削减的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削 减量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削减量
18、。规划水源涵养林建设面积为水源地相关规划要求的建设面积;水源涵 养林建设面积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建设面积。无需整治的指标,PCQRi视为100%。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整治完成率PCQR s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PCQR PCQR N i N = (23)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3 监控能力 监控能力状况用WM表示,为常规监测(含委托监测)( MI)、预警监控(WE)和视频监控(WS) 的加权平均值。 WM0.7MI0.3(WEVS)=+/2 (24) 4.3.3.1 常规监测状况 单个水源地:常规监测完成率MIi计算公式如下: iMI100%= 完成监测的指标数
19、量 应完成的监测指标数量 (25)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应完成的监测指标数量”,依据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下达的监测任务要求确定。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监测指标完成率MIs计算公式为: i 1 s MI MI N i N = (26)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HJ 7742015 6 4.3.3.2 预警监控状况 预警监控状况包括预警监控完成率和视频监控完成率两项指标。 单个水源地:预警监控(WEi)和视频监控(VSi)完成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iWE100%= 实际完成预警监控数量 应完成的预警监控数量 (27) iVS100% 际完成视频监控数量 应完成
20、的视频监控数量 (28) 预警监控和视频监控的建设要求依据 HJ 773。预警监控和视频监控建设数量为评估时段内完成的 数量。不需要建设预警监控和视频监控的,WEi或VSi视为100%。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预警监控完成率WEs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WE WE N i N = (29) 视频监控完成率VSi的计算公式为: i 1 s VS VS N i N = (30) 式中: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3.4 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4.3.4.1 风险防控 单个水源地:风险防控状况(RPC)用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MR表示,包括风险源名录完成率RDEi 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
21、立率 DCBRi两项指标。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为 2 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 ii i RDEDCBRRMR 2 += (31) 其中,危险化学品认定及分类,参照GB 12268 和GB 13690,风险源名录应包括风险源名单及相 应的管理措施。 已建立风险源名录的,RDEi为100%;否则,RDEi为0。已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的,DCBRi 为100%;否则,DCBRi为0。上游及周边无污染风险的水源地,其RDEi和DCBRi视为100%。 风险源名录涉及范围:河流型水源为水源准保护区及上游20 km、河道沿岸纵深1 000 m的区域; 湖泊、水库型水源为准保护区或非点源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 774 2015 集中 饮用水 水源地 环境保护 状况 评估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