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608-2019 300MW~6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pdf
《DL T 608-2019 300MW~6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608-2019 300MW~6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L / T 608 2019 I ICS F 23 备案号: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608 2019 代替 DL/T608 1996, DL/T609 1996 300MW 600MW 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Guide of operation for 300MW 600MW grade steam turbine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608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 IV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总则 . . 1 4 汽轮机启动 . . 1 4.1 启
2、动方 式划分 . . 2 4.2 启动应 具备的条件 . . 2 4.3 冷态启动 . . 3 4.4 温态启动 . . 4 4.5 热态启动 . . 5 4.6 极热态启动 . . 5 4.7 汽轮机 启动中的要求 . . 5 5 汽轮机运行 . . 6 5.1 正常运行 . . 6 5.2 特殊运行 . . 7 6 汽轮机停运 . . 7 6.1 正常停运 . . 7 6.2 紧急停机 . . 8 6.3 停运异 常处理 . . 9 6.4 停运后 的养护 . . 9 7 汽轮机试验 . . 10 7.1 启动前 的试验 . . 10 7.2 启动中 的试验 . . 10 7.3 运行中
3、的试验 . . 11 8 汽轮机主 要辅机运行 . . 12 8.1 凝结水泵 . . 12 8.2 给水泵组 . . 12 8.3 循环水泵 . . 12 8.4 凝汽器 . . 12 8.5 冷却塔 及空冷岛 . . 13 8.6 高、低 压加热器 . . 13 8.7 除氧器 . . 14 8.8 旁路系统 . . 14 8.9 润滑油系统 . . 14 8.10 EH 油系统 . 14 DL / T 608 2019 II 8.11 顶轴油系统 . 15 9 汽轮机事故预防及处理 . 15 9.1 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 15 9.2 典型事故预防及处理 . 1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4、) 汽轮机主要保护、监测参数及控制装置 . 2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汽轮机启动和停机示范曲线图 . 27 DL / T 608 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L/T 608-1996 2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 DL/T 609-19963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 与DL/T 608-1996和 D L/T 609-1996在技术内容上的主要差异为: 增加了使用范围;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订了
5、汽轮机启动方式划分及应具备的条件; 更新了汽轮机汽、水、油质量控制标准; 增加了汽轮机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和不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的条件及处理。 取消了汽轮机停机后的强迫冷却; 修订了汽轮机试验项目及要求,明确了A、B、C、D级检修后启动前试验项目。 增加了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冷却塔及空冷岛、润滑油泵等汽轮机主要辅机运行。 修订了汽轮机事故预防及处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汽轮机导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帅、杨凯利、刘冬明、钱峻、李大才、金日锋、李建勇、张艳宾、李新
6、鹏。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1996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导则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DL / T 608 2019 1 300MW600MW 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00MW600MW级汽轮机启动、运行、停运、试验、事故预防及处理等方面原则性技术 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300MW级亚临界、超临界和600MW级亚临界、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汽轮机,125MW级、 200MW级火电汽轮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
7、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均适用于本标准。 GB/T 5578 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 GB/T 7596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导则 GB/T 11120 涡轮机油 GB/T 11348.2 机械振动 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GB/T 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DL/T 571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维护导则 DL/T 705 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导则 DL/T 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DL/T 834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DL/T 863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 956
8、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DL/T 1052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DL/T 1270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甩负荷试验导则 3 总则 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制造商出具的有关技术文件,编制现场运行规程时,如果制造商有明 确规定,则按制造商的规定执行;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则按本标准(包含本标准的引用文件相关条文) 的规定执行。 4 汽轮机启动 4.1 启动方式划分 4.1.1 按启动时汽缸进汽方式划分: a) 高压缸启动 启动时主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进行冲转,中压主汽门、调门全开,不参与汽轮机转速调节。 b)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DL / T 608 2019 2 启动时蒸汽同
9、时进入高中压缸进行冲转,中主门全开、中调门参与调节,启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再 热蒸汽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c) 中压缸启动 启动时蒸汽不经过高压缸,再热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中压缸进行冲转,通常采用通风阀控制高压缸 温度,当转速升高到一定值或并网带一定负荷后再切换到高压缸进汽。 4.1.2 按启动前汽轮机汽缸或转子表面温度划分,温度划分应按制造商规定执行,如无规定应按 DL/T863 执行,一般划分为: a) 冷态启动:金属温度低于满负荷时金属温度的 40%或金属温度低于 150180; b) 温态启动:金属温度处于满负荷时金属温度的 40%80%或金属温度低于 180350; c) 热态启动:金属温
10、度高于满负荷时金属温度的 80%或金属温度高于 350,又分为热态启动 (350450)和极热态启动(450以上)。 4.1.3 根据上次运行后的停机时间长短划分: 根据GB/T5578给出典型的启动分类,可作为参考: a) 冷态启动:停机超过 72h(金属温度已下降至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 40%以下,单位); b) 温态启动:停机在 10h72h 之间(金属温度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 40%80%以下,单位); c) 热态启动:停机不到 10h(金属温度约为其满负荷温度的 80%以上,单位); d) 极热态启动:机组跳闸后 1h 以内(金属温度仍保持或接近其满负荷温度,单位)。 4.2 启动应具备
11、的条件 4.2.1 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a) 汽轮机各系统及设备完好,阀门位置正确,传动正常; b) 汽、水、油品质合格; c) 热控装置的仪表、声光报警、设备状态及参数显示正常,机组主保护正常投运; d) DCS 系统工作正常。 4.2.2 启动前的试验全部合格。 4.2.3 盘车运行正常。连续盘车时间应执行制造商的有关规定,一般冷态启动冲转前盘车应连续运转 24h,热态启动不少于 4h,若盘车中断应重新计时。 4.2.4 轴封供汽及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转子处于盘车状态向轴封供汽; b) 轴封供、回汽管道进行充分疏水、暖管; c) 轴封加热器风机运行,确保轴封加热器处于
12、微负压状态; d) 高、中、低压轴封供汽温度与转子轴封区间金属表面温度应匹配,不应超过制造商允许的偏差 值; e) 热态启动应先投运轴封后抽真空; f) 冲转前应建立并保持适当的凝汽器真空。 4.2.5 旁路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投用旁路系统前,应确认自动、联锁、保护正常且在投入状态; b) 使用旁路系统时,控制高、中压缸蒸汽流量应匹配,分别满足高压缸和中、低压缸在不同工况 下最小冷却流量。 4.2.6 遇下列情况(不局限于)之一时,禁止汽轮机冲转或并入电网: a) 设备重大缺陷未消除或影响机组启动的检修工作票未终结; b) 有热工或电气保护未投入; c) 转速表失灵; DL / T 6
13、08 2019 3 d) 调速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转或甩负荷后动态飞升转速超出超速保护动作值; e) 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回热系统中任一抽汽逆止门关闭不严、卡涩 或动作失灵; f) 危急保安器动作不正常; g) 汽轮机任一事故跳机保护失灵。汽轮机一般应具备的事故跳机保护参见附录 A1; h) 汽轮机任一主要控制参数失去监视或任一主要调节控制装置失灵。 汽轮机一般主要监测参数参 见附录 A2,汽轮机一般具备的主要调节控制装置参见附录 A3; i) 主机润滑油系统、EH 油系统、密封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相关设备故障或其自启动装置失灵; j) 高、中压缸上、下缸温差超过制造商规
14、定; k) 大轴晃动值超过制造商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 l) 盘车装置故障、盘车不动或盘车电流超限; m) 汽轮机动静部分有清楚的金属摩擦声或其他异音; n) 轴向位移、胀差超过规定值; o) 汽、水、油品质不合格; p) 厂用仪表压缩空气系统工作不正常; q) DEH、MEH、CCS 等热工控制系统工作不正常; r) 机组振动超过规定值; s) 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试验不合格; t) 操作员站不正常; u) 主要设备、管道保温不完善。 4.3 冷态启动 4.3.1 冲转参数选择 汽轮机启动时,主汽门前主、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应满足制造商规定的要求,主、再热蒸汽过热度 不低于5
15、6。 4.3.2 汽轮机冲转 4.3.2.1 汽轮机冲动后,确认盘车装置正常脱开。 4.3.2.2 冲转过程中根据厂家要求进行打闸摩擦试验,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确认通流部分以及 油挡无摩擦、各轴承回油正常,同时确认汽轮机联锁动作正常,方可升速。升速率按制造商要求进行设 定,一般为 100r/min/min。 4.3.2.3 暖机时间、暖机转速、暖机温度应按制造商提供的启动曲线进行,典型启动曲线参见附录 B。 暖机过程中注意控制主、再热蒸汽和轴封蒸汽温度,严禁汽轮机胀差超规定值,并通过汽缸膨胀评价暖 机效果。 4.3.2.4 冲转过程中应监视机组胀差、振动、轴瓦温度、润滑油压和油温、蒸汽和金
16、属壁温等参数, 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4.3.2.5 汽轮机冲至 3000 r/min 稳定运行,经全面检查正常后,按制造商要求进行有关试验。 4.3.3 带负荷 4.3.3.1 并网后带初始负荷暖机,根据厂家提供的启动曲线带初始负荷并保证暖机时间。 4.3.3.2 严格按启动曲线要求控制升负荷速率及主、再热蒸汽参数的变化率。 4.3.3.3 升负荷至规定值,确认机组各部位相应的疏水阀应关闭。 DL / T 608 2019 4 4.3.3.4 检查确认汽轮机振动、汽缸膨胀、胀差、轴向位移、轴承金属温度、排汽温度、油温及油压、 蒸汽温度等主要监测参数在正常范围。 4.3.3.5 高、
17、低压加热器应随机组启动而投入,当供除氧器的抽汽压力高于除氧器内部压力并能克服 高度差引起的静压时,应将除氧器的加热汽源切换为该段抽汽。 4.4 温态启动 4.4.1 机组启动过程中应先投轴封后抽真空,冲转参数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启动曲线确定。 4.4.2 其他启动要求参见 4.3。 4.5 热态启动 4.5.1 冲转参数选择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根据汽缸温度按制造商提供的启动曲线确定冲转参数。 4.5.2 冲转、并网及带负荷注意事项: a)主、再热蒸汽管道疏水充分; b)升速率按制造商要求进行设定,一般控制在 100 300r/min/min; c)定速后检查正常应尽快并网; d)并网后,应按照
18、启动曲线的要求尽快带负荷,确保汽轮机本体各项参数不超规定值; e)控制主、再热蒸汽参数平稳,不超规定值。 4.5.3 其他启动要求参见 4.4。 4.6 极热态启动 4.6.1 冲转参数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启动曲线确定,并网后按照启动曲线快速升负荷,升负荷过程 中严密监视汽轮机本体各参数不超规定值。 4.6.2 其他启动要求参见 4.5。 4.7 汽轮机启动中的要求 4.7.1 汽轮机冲转后若盘车装置不能及时脱开,应立即打闸停机。 4.7.2 按照制造商规定汽轮机的转速停止顶轴油泵运行。 4.7.3 汽轮机若出现异常振动,不得强行升速,须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方可重新升速。 4.7.4 应迅速平稳
19、的通过临界转速,在该范围内转速不应停留。 4.7.5 启动中保持蒸汽参数稳定,控制汽缸金属温升率2.5min,温降率1.5min。 4.7.6 启动中监视汽缸膨胀值变化应均匀,滑销系统卡涩时应延长暖机时间或研究解决措施。 4.7.7 冲转后及运行中冷油器出口油温宜调整控制在 3845(采用 46 号汽轮机油的机组宜控制在 4550),各轴瓦回油温度正常;抗燃油冷油器出口油温宜控制在 405。 4.7.8 汽轮机低压缸喷水减温应按制造商规定进行投入或退出。一般情况下,低压缸排汽温度不超过 65可以长期运行,超过时应限制负荷使排汽缸温度不超过 80。并网前若采取措施无效,当低压缸 排汽温度达到 1
20、20时应停止汽轮机运行。 4.7.9 凝汽器、加热器、除氧器水位应正常。 4.7.10 汽轮机本体及管道,应无水击、振动现象。 4.7.11 定速后确认汽轮机主油泵工作正常,可停止交流润滑油泵运行。 5 汽轮机运行 DL / T 608 2019 5 5.1 正常运行 5.1.1 监视汽轮机主要参数及其变化值符合规定。 5.1.2 定期进行有关设备的试验及轮换,参见表 2。 5.1.3 应按以下原则进行负荷调整: a) 采用变压或定滑定方式; b) 定压运行时负荷变化率应以调节级变工况适应能力为准,符合汽轮机寿命管理曲线要求; c) 变压运行时负荷变化率应以锅炉适应能力而定,一般每分钟为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608-2019 300MW6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 608 2019 300 MW 600 汽轮机 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