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2029-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pdf
《DL T 2029-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2029-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00 D 21 备案号: 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29 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oisture in coal by automatic instrumental method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29 2019 I 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方法提要 . . 1 5 试剂和材料 . . 2 6 仪器设备 . . 3 7
2、实验室条件 . . 5 8 试样 . . 6 9 测定步骤 . . 6 10 结果计算 . . 9 11 方法精密度 . . 10 12 水分损失 补正 . . 10 13 试验报告 . . 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全水分自动测定仪器结构示意图 . 11 DL / T 2029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
3、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长沙开元 仪器有限公司、国电南京煤炭质量监督检验有限公司、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太平、杜晓光、朱琦妮、马筠、文胜、周积文、陆茂荣、覃涛、朱青、何文 莉、张明、许超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 100761) DL / T 2029 2019 1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各种专用仪器设备自动测定煤中全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氮气干燥法适用于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空气干燥法适用于无烟煤及干燥无灰基挥发
4、分小于 20%的烟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201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 18510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GB/T 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 2 部分:煤样的制备 GB/T 19494.3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 3 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自动仪器 full automatic instru
5、ment 在试验时将规定粒度和质量的全水分试样放入规定位置后, 能按规定程序自动完成所有试验操作包 括试样混匀、分取、称量、干燥、结果计算与报出的仪器设备。 3.2 半自动仪器 semi automatic instrument 在试验时除了全水分试样混匀、分取、称量需要人工完成外,其余试验操作包括试样的干燥、干燥 后的称量、结果计算与报出都能按规定程序自动完成的仪器设备。 3.3 热重分析仪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 在程序控温下,测定试样的质量随温度、时间变化关系的分析仪器。 3.4 全自动热重仪器 full automatic thermo gravimet
6、ric analysis instrument 使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煤中全水分的全自动仪器。 3.5 浮力效应 buoyancy effect 当一个在热作用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物体加热到高温时,由于受到物体形状、气体密度、流量和温 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实验室的常温条件,该物体的表观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4 方法提要 4.1 概述 DL / T 2029 2019 2 一定质量的全水分试样在规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加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变 化计算全水分。 4.2 方法 A(全自动仪器法) 4.2.1 方法 A 1:氮气干燥 使用全自动仪器自动混合、分取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7、6mm 全水分试样于浅盘中,送入干燥箱 内,在(105110)、干燥无氧的氮气流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应 值计算全水分。 4.2.2 方法 A 2:空气干燥 使用全自动仪器自动混合、分取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13mm 或 6mm 全水分试样于浅盘中,送 入干燥箱内,在(105110)、干燥空气流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 应值计算全水分。 4.3 方法 B (半自动仪器法) 4.3.1 方法 B 1: 氮气干燥 使用半自动仪器,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6mm 全水分试样于坩埚中,置于干燥室内试样支架上, 在(105110)、干燥无氧氮气流
8、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应值计算 全水分。 4.3.2 方法 B 2:空气干燥 使用半自动仪器,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6mm 或 13mm 全水分试样,置于干燥室内试样支架上, 在(105110)、干燥空气流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应值计算全水 分。 4.4 方法 C(全自动热重仪器法 ) 4.4.1 方法 C 1:氮气干燥 使用全自动热重仪器,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6mm 全水分试样,送入热重分析仪干燥室内天平盘 上,在规定温度、干燥无氧氮气流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应值计算全 水分。 4.4.2 方法 C 2
9、:空气干燥 使用全自动热重仪器,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粒度 6mm 全水分试样,送入热重分析仪干燥室内天平盘 上,在规定温度、空气流中加热到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干燥前后质量变化和浮力效应值计算全水分。 5 试剂和材料 5.1 纯氮GB/T8979:纯 度大于 99.99%,含氧量小于 0.01%。 5.2 变色硅胶HG/T2765 .4:不规则球状,粒度(25)mm。 6 仪器设备 6.1 全自动仪器 6.1.1 总则 DL / T 2029 2019 3 全自动仪器主要由试样缩分器、机械手、干燥箱、电子天平和控制装置等组成,见附录 A 图 A.1a)、 b)所示。应具有实现就地或远程状态监视、自动
10、紧急停机、自动控制与反馈、自动诊断与报警、自动采 集与数据管理功能。 6.1.2 缩分器 缩分器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设计和制造应符合 GB/T 19494.2 的有关要求; b)应按照 GB/T 19494.3 有关规定进行偏倚和精密度试验,证明无全水分偏倚,缩分和化验方差不 大于 0.03 ; c)缩分比可以调整,以使试样缩分后的留样量如下:试样粒度为 6mm 时,质量为(100150)g; 试样粒度为 13mm 时,质量为(500550)g。 6.1.3 机械手 应能在三维空间方向运动,能自动完成在规定位置处取送浅盘和试样等操作;转移浅盘时动作定位 应准确、无差错;应具有行程限位保护
11、、防撞保护等功能。 6.1.4 干燥箱 6.1.4.1 通氮干燥箱 用于方法A 1的通氮干燥箱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 应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可容纳 1 个4 个浅盘。内表面使用不锈钢,具有氮气进出口。干燥 箱温场及温度应每年校准一次。每台仪器设备可排列布置多个通氮干燥箱; b) 应带有测温控温装置,能控制温度在(105110),控温精度1,并具有超温报警保护功 能; c) 应带有通氮气装置,包括减压阀、压力表、耐压导气管、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流量计和安 装在箱内的气体分配器。流量计分度值应不大于 0.5L/min 且量程应满足测量氮气流量的需要;气体分 配器应使氮气流均匀进入箱内与样品充
12、分接触并有效置换箱内氧气。 6.1.4.2 空气干燥箱 用于方法A 2的空气干燥箱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 ) 应具有足够大的容积,内置多层样盘搁架,盘架上可放置数个浅盘,内表面使用不锈钢,具有 空气进、出口;干燥箱温场及温度应每年校准一次; b)同 6.1.4.1b); c)应带有鼓风机或抽气泵和流量计, 鼓风机或抽气泵的鼓风抽气量及流量计的量程应满足每小时换 气量不小于 5 次的需要;能使箱内温度均匀,空气对流,流量计分度值不大于 0.5L/min。 6.1.5 电子天平 量程为 2kg ,称准至 0.01g,拆卸方便,便于维护、校准。能在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 度为(4080)%时
13、正常使用。应摆放在坚固平稳的台面上,且远离振动源。必要时天平可安装在减震 台上,能有效消除环境中频率为(1050)Hz 的震动。电子天平应定期检定/校准。 6.1.6 控制装置 硬件装置和软件应满足仪器运行控制的要求和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6.2 半自动仪器 6.2.1 总则 半自动仪器主要由干燥室、试样支撑装置、电子天平和控制装置等组成,见附录 A 图 A.2。 6.2.2 干燥室 6.2.2.1 通氮干燥室 用于方法B 1的通氮干燥室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DL / T 2029 2019 4 a) 应具有足够小的自由空间,且能容纳圆(环)形坩埚支架。内表面应干净整洁,无脱落。应具 有氮气进出
14、口和称杆连通口。干燥室温场及温度应每年校准一次。 b)同 6.1.4.1b); c)同 6.1.4.1c)。 6.2.2.2 空气干燥室 用于方法B 2的空气干燥室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 具有一定的容积,可容纳圆(环)形坩埚支架 ;内表面应干净整洁,无脱落。应具有空气进出 口和称杆安装口;干燥室温场及温度应每年校准一次; b)同 6.1.4.2b); c)同 6.1.4.2c)。 6.2.3 试样支撑装置 由样品称杆与支撑座、圆(环)形坩埚支架及其升降旋转机构组成,应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材料 (石英、瓷)制成,样品称杆和圆(环)形坩埚支架在 120温度下应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变形且具有 足够
15、强度。升降旋转机构应定位准确、运转灵活无卡涩。 6.2.4 电子天平 最大量程为 220g,分度值 0.001g,拆卸方便,便于维护、校准与检定。能在环境温度为(540) 、相对湿度为(4080)%时可靠工作。应摆放在坚固平稳的台面上,且远离振动源。必要时天平可 安装在减震台上,能有效消除环境中频率为(1050)Hz 的震动。应有可靠措施避免加热炉热辐射作 用对天平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电子天平应定期检定/校准。 6.2.5 控制装置 硬件装置和软件应满足仪器运行控制的要求和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6.3 全自动热重仪器 6.3.1 总则 全自动热重仪器主要由试样传送装置、搅拌与取样装置、机械手、热重
16、分析仪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见附录 A 图 A.3。应具有实现就地或远程状态监视、自动紧急停机、自动控制与反馈、自动诊断与报警、 自动采集与管理数据功能。 6.3.2 试样传送装置 能将已开盖的全水分试样瓶自动传送至指定位置。 6.3.3 搅拌、取样装置 能在全水分试样瓶内自动搅拌混合试样,并实现不同深度或全深度获取试样,采取试样量应控制在 (1018)g,能将试样自动放置在浅盘上并摊平;每次取样后应自动清洁,不应残留样品。 6.3.4 机械手 能在三维空间方向运动,能自动完成在规定位置处取送浅盘和试样等操作;转移浅盘时动作定位应 准确无差错;应具有行程限位保护、防撞保护等功能。 6.3.5 热
17、重分析仪 由干燥室、通氮气装置、电子天平组成,应分别满足如下要求: a) 干燥室:应带有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能使试 样的加热温度保持在(105130),有气体进 出口; b) 通氮气装置:对于通氮气干燥室应带有通氮气装置,包括减压阀、压力表、耐压导气管、内装 变色硅胶的干燥器、流量计和安装在干燥室内的气体分配器;流量计分度值应不大于 0.5L/min 且量程 DL / T 2029 2019 5 应满足通氮流量测定的需要(量程一般为 5L/min);气体分配器应使氮气均匀进入干燥室内有效置换 室内氧气; c)电子天平:最大量程 40g,分度值为 0.001g,能至少每隔 10s 读取并实时传输
18、称量数据;天平台 面应安装隔热材料,避免热辐射作用对天平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称量托架应采用不锈钢或其他耐高温材 料。应摆放在坚固平稳的台面上,且远离振动源。必要时天平可安装在减震台上,能有效消除环境中频 率为(1050)Hz 的震动。电子天平应定期检定/校准。 6.3.6 控制装置 硬件装置和软件应满足仪器运行控制的要求和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6.3.7 全水分试样瓶 材质为 PVC,圆柱型,容积应不大于 3000mL,能容纳(1.25 2.0)kg 的全水分试样。 6.4 附属设备 6.4.1 浅盘 不锈钢或铝制成的方形或圆形盛样容器,其底面积应满足单位面积试样量不超过 1g/cm 2 ,高度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2029-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 自动仪器法 2029 2019 煤中全 水分 测定 自动 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