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961—2020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 T 3961—2020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961—2020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8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99 C 65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3961 2020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2020 - 06 - 08 发布 2020 - 07 - 08 实施 山东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961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组织机构 . 2 4.2 明确职责 . 2 4.3 全员培训 . 3 4.4 编写体系文件 . 3 4.5 奖惩考核 . 3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 3 5.1 资料准备 . 4
2、5.2 风险点确定 . 4 5.3 危险源辨识 . 4 5.4 风险评价 . 5 5.5 风险分级管控 . 6 5.6 风险告知 . 7 6 文件管理 . 7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 7 8 持续改进 . 7 8.1 评审 . 7 8.2 动态更新 . 7 8.3 沟通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操作及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风险评价方法 . 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1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统计表(样表) . 81 DB37/T 3961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
3、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迪、李莉华、孟兆海、杨亦文、陈书佳、张钦京、易婷、战静静、张昱、甄 永日、杨乃全、袁卫国。 DB37/T 3961 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的要求,借鉴和吸收国内其他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经验, 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养老机构工作特点和安全管理特点
4、编制 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养老机构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达到降低风 险,杜绝或减少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DB37/T 3961 2020 1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的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 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体系建设)工作,本标 准不适用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医疗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5、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 2016 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4 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 2016、 DB37/T 2974 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 养老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专项或综合服务的
6、建筑通称,包括老年 养护院、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3.3 老年人照料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设施,是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 间照料设施的统称,属于公 共建筑。 3.4 老年人用房 指老年人照料设施中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用房,包括生活用房、文娱与健身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 DB37/T 3961 2020 2 4 基本要求 4.1 组织机构 养老机构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下设体系建设办公室(小型及以下养老机构可仅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为安全风险分
7、级管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障。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4.2 明确职责 4.2.1 领导 小组组长职责 组长应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 提供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明确体系建设分管负责人和管理部门; 明确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相关制度,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全员参与体系建设,履行其职责。 4.2.2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副组长应协助组长组织、指导、协调和考核体系建设工
8、作。按照工作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要求,推 进工作方案的实施。 4.2.3 领导小组成 员 /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开展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的开展全 面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落实本部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 负责落实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 负责本部门对确定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 负责本部门承租 /承包项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评价过程的审核确认。 4.2.4 各班组长职责 班组长是本班组及管理区域内开展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班组的开展全面负责, 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组职能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评价
9、活动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组职能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评价结果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贯穿应用, 对工作过程中新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 4.2.5 岗位员工职责 养老机构岗位人员应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制,积极参与并履行以下职责: 参与本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评价; 掌握、落实本岗位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参加风险分级管控培训教育; DB37/T 3961 2020 3 对本岗位工作过程中发现新的危险源或发现较大以上风险应及时上报班组长。 4.2.6 体系建设办公室职责 体系建设办公室是体系建设的牵头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建立健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 组织各部门对风 险点
10、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进行讨论、修改完善; 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责任制考核; 负责组织养老机构体系建设的教育培训工作; 负责体系建设资料的建档管理; 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有关要求。 4.3 全员培训 4.3.1 编制培训计划 养老机构应将体系建设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按照分层次、分阶段的原则制定全员培训方案, 明确培训对象、培训讲师、培训学时、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 4.3.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制度、相关概念、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评价方 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改进要求等。 4.
11、3.3 培训考试及考核 培训结束后,养老机构应组织全员进行考试,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重点是岗位风险点, 包括岗位风险点的风险类别、风险辨识分析评价方法、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基 本知识,并应留存相关记录。 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应定期监督检查体系建设教育培训情况,并按照不低于 20%的比例采取随机抽考 的方式,检查培训效果。 4.3.4 建立培训档案 养老机构应收集相应的培训教育资料,建立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 训签到表、培训影像、培训考核及 培训效果总结与评价等资料。 4.4 编写体系文件 养老机构应组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策划,并编写体系
12、文件,至少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 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操作及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记 录、安全检查表分析( 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 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4.5 奖惩考核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或在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中 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 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DB37/T 3961 2020 4 5.1 资料准备 养老机构在开展风险辨识、分级工作前,应收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13、容: 与养老机构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他要求; 养老机构平面布局及周边环境情况; 养老机构组织机构情况; 在用的设备设施清单(包括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 外协或外包等相关方信息; 涉及的化学品及药品等信息; 已识别的危险源清单及对应的措施; 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法文件、制度或指南; 应急预案文本; 各岗位职责或安全责任制; 特种作业人员、特殊 设备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证书; 在用的安全检查表; 建构筑物防雷要求及周期性检测报告;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及同行业、同类型单位事故案例。 5.2 风险点确定 5.2.1 风险点划分原则 5.2.
14、1.1 按操作及作业活动划分 养老机构对操作及作业活动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全过程以及所有常规和非常 规状态的操作及作业活动。对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操作及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操作及 作业活动划分时应结合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与要求进行划分,可分为生活照料 /护理服务、膳食服务、清 洁卫生服务、设备维护 /维修服务等。高处作业、动火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特殊作业 风险点应单独列出。 5.2.1.2 按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划分 养老机构将 风险点 按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划 分可 分为 设备设施类和固定场所类: 护理设施、厨房设施、供配电设施、消防设施、应急
15、设施等设备设施类; 老年人用房、洗衣房、厨房、餐厅、换热系统、消防控制室 /微型消防站等固定场所类。 5.2.2 风险点排查 养老机构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对风险点逐一进行排查,统计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别、区域位置、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 D。建立操作及作业活动 清单,参见附录 A的表 A.1;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 A的表 A.2。 5.3 危险源辨识 5.3.1 辨识方法 养老机构可 采用以下方法 进行危险源 辨识: 操作及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见附录 B.1; DB37/T 3961 2020 5 设施、部
16、位、场所、区域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SCL),见附录 B.2;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5.3.2 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所有的操作及作业活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5.3.3 辨识实施 养老机构危险源辨识应以部门为单位,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指导岗位人员按照操作及作业活 动、设施、部位、 场所、区域进行危险源辨识,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对危险源名称、覆盖范围、可能 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对人和财产带来潜在危险特性做出判断。危险源辨识时应依据 GB/T 13861 2009的规定,按照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辨识,辨识危险
17、源的过去、 现在、将来的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的三种状态。 5.4 风险评价 5.4.1 风险评价方法 养老机构可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参考附录 B.3),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 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风险等级,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 ( SCL)评价记录。 5.4.2 风险评价准则 养老机构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依据 DB37/T 2974 2017第 5.3.2条规定,结合 自身实际可接受风险,制定适合养老机构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判定准则。 5.4.3 风险评价与分级 养老机构评价出风险等级后,在进行划分时,
18、参照以下原则,将各级别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 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其中蓝色对应四级和五级,统称为低风 险),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可接受风险进行划分: 1 级 红色 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机构、部门、班组、 岗位管控,应立即增加(调整)管 控措施并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如不能立 即增加(调整)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必须立即停止相关作业活动; 2 级 橙色 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部门、班组和岗位管控,应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3 级 黄色 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班组管控; 4 级 蓝色 轻度危险:属
19、于低风险,岗位管控; 5 级 蓝色 稍有危险:属于低风险,岗位管控。 5.4.4 确定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的判定有两种情形,一是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的风险级别,即: 1级重大风险;二 是根 据 DB37/T 2974 2017,以下情形可以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 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人员在 10人以上的。 DB37/T 3961 2020 6 5.4.5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
20、点的级别。 5.5 风险分级管控 5.5.1 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 管控,并逐级落 实管控措施。 养老机构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养老机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 层级。 5.5.2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养老机构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 置措施这五个方面进行: 工程技术措施: 1)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 2)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9612020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3961 2020 养老 机构 安全 风险 分级 体系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