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322.63-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pdf
《DB11 T 1322.63-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322.63-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pdf(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A 9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22.63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 气和水力发电企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63: Gas and hydro power enterprise 2019 - 12 - 25发布 2020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322.63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础管理要求 . 1 3.1 基础
2、管理 . 1 3.2 场所环境 . 1 3.3 生产设备设施 . 3 3.4 特种设备 . 8 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 8 3.6 用电 . 9 3.7 消防 . 9 3.8 危险化学品 . 9 3.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 10 3.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10 3.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 10 4 评定细则 .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
3、定细则 .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1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评定细则 . 44 附录G(规范性附录)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47 附录H(规范性附录)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1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9 附录J(规范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1 附录K(规范性附录)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2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3 DB11/T
4、1322.632019 II 前 言 DB11/T 132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3部分:加油站;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 本部分为DB11/T 1322 的第6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能源 投资集团公司、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郝春、刘俭、吴孚辉、陈宗旭、胡殿金、钟波、李宁、于海英、秦妍、王光军
5、、 王世武、荆永昌。 DB11/T 1332.632019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燃气发电和水力发电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燃气发电和水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等级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164.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DL/T 1055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DL/T 534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3 基础管理要求 3.1 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2 场所环境 3.2.1 建(构)筑物 3.2.1.1 建(构)筑物应布局合理,结构完好。 3.2.1.2 厂房及仓库的耐火等级及安全间距应符
7、合GB 50016的规定。 3.2.1.3 内外墙面、地面、屋面不渗水、不漏水、无裂缝。化妆板、内外墙装修不存在脱落伤人的风 险。 3.2.1.4 建(构)筑物每年应由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2.1.5 厂房等主要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检查,不均匀沉降值应在允许范围内,结构应无倾斜、 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 3.2.1.6 生产、生活区域清洁完整,无积水、无杂物堆积、主要通道畅通。 DB11/T 1332.632019 2 3.2.2 安全设施 3.2.2.1 生产、生活区域各处的栏杆、护脚板、盖板等设施应符合GB 26164.1的规定。 3
8、.2.2.2 生产、生活区域的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有效,并依据GB 50370的规定,做好定期检查、检验 工作。 3.2.2.3 设备名称标示牌、安全标示牌应正确悬挂并清晰完整。 3.2.2.4 爬梯、护笼材质良好,应符合GB 26860的规定。 3.2.2.5 短路接地线的安装使用应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接地引上线处应按要求标注接地符号。 3.2.3 生产区域照明 3.2.3.1 生产区域照度充足,照度值应总体不低于200 lX。 3.2.3.2 控制室、主厂房、开关室、升压站等场所应装设应急照明,且应急照明应能自动投入。 3.2.3.3 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应装设不少于
9、两盏直流常明灯。事故照明 定期切换记录应齐全。 3.2.3.4 柴油消防泵房、柴油机房、氢气站、蓄电池室、调压站等易燃易爆场应选用防爆灯具。 3.2.4 热源与保温 3.2.4.1 管道设备等上都应采用保温措施,保温层应保持完整。 3.2.4.2 生产厂房取暖热源应有专人管理,设备台账完整,定期检查记录齐全。 3.2.4.3 使用较高压力的热源时,应装有减压装置,并装安全阀。 3.2.5 电源箱及临时接线 3.2.5.1 电源箱箱体应可靠接地,接地、接零标识应清晰,并固定牢固。 3.2.5.2 电源箱引入、引出线孔洞应封堵严密、整齐美观。 3.2.5.3 检修动力电源箱的支路开关应安装剩余电流
10、动作保护器,并应定期检查和试验。 3.2.5.4 氢站、氨区、油区、危险化学品间等特殊场所,应选用防爆型检修电源箱,并使用防爆插头。 3.2.5.5 室外电源箱应具有防雨水设施。 3.2.5.6 接线端子标志应清晰。 3.2.5.7 临时用电导线采用架空敷设时高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室内大于2.5 m; b) 室外大于4 m; c) 跨越道路大于6 m(均指最大弧垂)。 不宜地面敷设,若需地面敷设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2.5.8 临时用电接线不应接在刀闸或开关上口,使用的插头、开关、保护设备应符合安规要求。 3.3 生产设备设施 3.3.1 燃气发电 3.3.1.1 燃气供应系统
11、 3.3.1.1.1 燃机系统中天然气等易燃气体调压和输送系统应完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3.3.1.1.2 天然气供应区域应按规定选用防爆型灯具和电气设备,检修工具应选用铜制工具。 3.3.1.1.3 天然气供应系统应设置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泄漏报警装置应完好。 DB11/T 1332.632019 3 3.3.1.1.4 燃气设备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装设,燃气管应设置明显的接地点。每年雷雨季 节前应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 3.3.1.1.5 燃气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热力管道应布置在燃气管道的上方。 3.3.1.2 燃气轮机设备及系统 3.3.1.2.1 燃机本体设备正常,
12、压气机、喷嘴、燃烧室、透平及附属设备状况良好,满足安全运行要 求。 3.3.1.2.2 燃机调节保护系统应运行正常,保护动作正确。 3.3.1.2.3 冷却系统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密封空气系统阀门状态良好。 3.3.1.2.4 本体管路、阀门应符合防漏、防堵措施要求;天然气防爆设施应工作正常。 3.3.1.2.5 燃气关断阀和燃气控制阀应关闭严密,动作过程迅速且无卡涩现象。 3.3.1.2.6 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应合格,并定期化验;直流润滑油泵与交流润滑油泵工作正常,保 护联锁投入正常。 3.3.1.2.7 燃机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转动机械振动标准的优良范围。 3.3
13、.1.3 余热锅炉(含启动锅炉)设备及系统 3.3.1.3.1 锅炉各汽包水位计应安装正确,保护定值应设置合理,动作正常;余热锅炉水质应合格。 3.3.1.3.2 锅炉构架、支吊架应完好,保温应完好,振动、膨胀应符合要求。 3.3.1.3.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阶段都应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 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启停、切投,并能在危急工况下,跳闸相关设备或迅速切断进入炉膛的全 部燃料(包括点火燃料),防止发生爆燃、爆炸等破坏性事故的发生。 3.3.1.3.4 锅炉本体及承压部件、汽水管道、阀门及附件以及压力容器应满足启动运行工况要求。 3.3.1.3.5 加
14、强新型高合金材质管道和锅炉蒸汽连接管的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验,每次检修均应对焊 口、弯头、三通、阀门等进行抽查,尤其应注重对焊接接头中危害性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等)进行检 查和处理。 3.3.1.3.6 转动机械设备应运行良好,振动、轴承温度、电动机电流应正常,润滑系统应可靠,机体 应密封严密。 3.3.1.4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3.3.1.4.1 汽轮机主要运行监视表计、盘车系统、超速保护系统等均应投入正常,定期试验正常。 3.3.1.4.2 汽轮机本体及调节保安系统应满足DL/T 1055的规定,凝汽器、循环水冷却系统等设备状 况应良好,满足运行要求。 3.3.1.4.3 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
15、质应合格,并定期化验;直流润滑油泵与交流润滑油泵工作应正常, 保护联锁应投入正常。 3.3.1.4.4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瓦振、轴振应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3.3.1.4.5 汽机本体等及承压部件、高温高压管道、阀门及附件、压力容器等设备应满足运行工况要 求,自动和保护装置应良好,并定期进行校验。 3.3.1.5 发电机及电气设备系统 3.3.1.5.1 发电机设备系统 3.3.1.5.1.1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紧固、磨损情况应按规定定期检查,对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应 施加直流电压进行电位位移测量试验。 DB11/T 1332.632019 4 3.3.1.5.1.2 氢冷机组应严格控制氢气湿
16、度并装设漏氢监测装置,日补氢量应在规范范围。 3.3.1.5.1.3 密封油系统回油管路畅通,发电机密封油含水量应符合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规定要求。 3.3.1.5.1.4 发电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铁芯温度应正常,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和流量应符合发电机 运行规程的规定要求,发电机转子碳刷与集电环接触应良好。 3.3.1.5.1.5 主要监督资料齐全、指标合格,主要包括: a) 主设备监造和出厂验收; b) 发电机设备安装和投产验收; c) 预防性试验; d) 运行中的监督; e) 发电机检修; f) 技术改造; g) 发电机设备绝缘分析评估; h) 异常告警制度; i) 技术资料档案等。 3.3.1
17、.5.2 电气一次设备及系统 3.3.1.5.2.1 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分接开关接触应良好,有载开关及操动机构状况应良好,有 载开关的油与本体油之间应无渗漏问题。冷却系统(如潜油泵风扇等)应运行正常无缺陷。套管及本体, 散热器、储油柜等部位应无渗漏油问题。 3.3.1.5.2.2 高低压配电装置的系统接线和运行方式应正常,开关状态标识应清晰,母线及架构完好, 绝缘符合要求,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力电缆等设备运行应正常无缺陷。防误闭锁设施应可靠。互感器、 耦合电容器、避雷器和穿墙套管应无缺陷。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运行应正常。 3.3.1.5.2.3 高压电动机运行电流、振动值、轴瓦(轴承
18、)温度应在允许范围,防护等级应符合现场 使用环境。 3.3.1.5.2.4 主要监督资料齐全、指标合格,主要包括: a) 主设备监造和出厂验收; b) 高压电气设备安装和投产验收; c) 预防性试验; d) 运行中的监督; e) 高压设备检修; f) 技术改造; g)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分析评估; h) 异常告警制度; i) 技术资料档案等。 3.3.1.5.2.5 应做好六氟化硫(SF6)开关的气体管理、运行及设备的气体监测和异常情况分析,包括 SF6压力表和密度继电器的定期校验。 3.3.1.5.2.6 应对接地网导通和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工作,根据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变压器中 性点有两根
19、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要求。重要设备及 设备架构等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要求,连 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3.3.1.5.2.7 应定期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表面进行盐密测量、污秽调查和运行巡视,及时根据情况变 化采取防污闪措施。 3.3.1.5.2.8 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应按照GB 50150试验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与监控管理。 DB11/T 1332.632019 5 3.3.1.5.2.9 应根据电缆路径、敷设方式等合理选择电缆和附件结构形式,电缆主绝缘、单芯电缆的 金属屏蔽层、金属护层应有可靠
20、的过电压保护措施。 3.3.1.5.3 电气二次设备及系统 3.3.1.5.3.1 励磁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励磁系统设备运行应可靠,调节器在正常方式运行时稳定、可靠,调节器特性和定值应满足要 求; b) 励磁系统的保护应正确,强励能力符合要求,励磁变压器应满足运行要求,励磁系统电源模块 应定期检查; c) 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励磁系统应按要求进行各项试验,且试验合格。 3.3.1.5.3.2 继电保护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应符合要求,运行工况正常,定值应符合整定规程要求,并定 期进行检验;继电保护应采用双重配置; b) 故障录波器运行应正常,需定期测试技术
21、参数的保护,按规定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和信号指示 应齐全正确; c) 二次回路和投入试验应正常,仪器、仪表符合技术监督要求。 3.3.1.5.3.3 直流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直流系统设备应可靠符合运行要求,蓄电池设备应安全可靠; b) 升压站与机组直流系统应相互独立; c) 直流系统各级熔断器和空气小开关的定值应符合选择性和可靠性要求,并有专人管理; d) 熔断器和空开备件应齐全; e) 应按规定进行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 3.3.1.5.3.4 通信设备、电路及光缆线路的运行状况应良好,电源系统正常。通信站防雷措施应完善、 合理。 3.3.1.6 热控调节保护系统 3.3.1.6.1
22、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燃机控制与保护系统(TCS、TPS)、顺序控制系统(SCS)、数 据采集系统(DAS)等设备配置应规范,机网协调功能(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一次调频)应齐全, 性能符合要求,逻辑正确,运行正常,分散控制系统(DCS)的抗射频干扰应测试合格。 3.3.1.6.2 DCS的电子设备间环境、控制系统电源及接地、仪表控制气源的质量应满足要求。 3.3.1.6.3 DCS操作员站、过程控制站、现地过程控制装置(LCU)、通信网络及电源应有冗余配置。 3.3.1.6.4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应健全,执行严格。 3.3.1.6.5 热工系统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仪表准确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322.63-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3部分:燃气和水力发电企业 1322.63 2019 安全生产 等级 评定 技术规范 63 部分 燃气 水力发电 企业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7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