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练习试卷16-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预防医学练习试卷 16-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之一(分数:2.00)A.家族史B.职业史C.生产环境调查D.临床观察E.实验室检查2.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 A 缺乏的表现(分数:2.00)A.色盲症B.干眼病C.角膜溃疡D.角膜软化E.角膜穿孔3.“晚发性矽肺“发病时间一般在脱离矽尘作业后(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5 年E.10 年4.下列属于慢性苯中毒多见的造血系统损害是(分数:2.00)A.红细胞减少B.酸性磷酸酶增高C.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毒性颗粒增高
2、D.碱性磷酸酶增高E.血小板减少5.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分数:2.00)A.口服碘化物B.碘化饮水C.碘化食盐D.碘化食品E.预防注射碘油6.食物中毒时对可疑食品的采样不正确的方法是(分数:2.00)A.防止一切人为污染B.收集、验证被检食品资料C.将部分样品保留原有状态或包装D.任取足量的食品E.快速送检7.生物圈是指(分数:2.00)A.地壳岩石和土壤层B.有人类活动的区域C.有机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有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E.大气圈和土壤圈的总和8.哪项不是致病因子中致病能力的决定因素(分数:2.00)A.致病因子的毒性B.致病因子的毒力强弱C.致病因子的剂量或浓度D.致病
3、因子进入体内后的变化规律E.致病因子所在的环境9.关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哪项错误(分数:2.00)A.多因素相互作用B.受害人群广泛性C.作用多样性D.低剂量长期性E.急性中毒最为常见10.听觉疲劳是指(分数:2.00)A.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 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较长时间听力才能恢复B.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 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短时间内听力即可恢复C.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 1015dB,但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D.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噪声性耳聋的一种轻微表现E.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11.预防医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
4、素与(分数:2.00)A.人体健康的关系B.人体功能的关系C.人体内环境的关系D.人体功能状况的关系E.人体外环境的关系12.在脱离噪声 1 分钟时,测得高频听力下降 14dB,3 分钟后为 6dB,5 分钟后为 4dB,这种变化属于(分数:2.00)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力损伤D.噪声聋E.永久性听阈上移13.三级预防又称为(分数:2.00)A.病因学预防B.病残预防C.发病学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E.早期预防14.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数:2.00)A.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地震、风暴B.任意排放工业“三废“C.汽车尾气排放D.农药不合理使用E.城市噪声污染15.有人对某河流中
5、的水、浮游生物、鱼类等进行了农药 DDT 污染状况的监测,结果如下:水体中 DDT 浓度 0.00005g/L,藻类体内 DDT 含量为 0.04g/g,鱼类 DDT 含量为 2.07g/g,水鸟体内 DDT 含量为76.5g/g。此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分数:2.00)A.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作用C.食物链的放大作用D.生物浓集作用E.以上都不是16.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C.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D.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E.以上都不是17.下列气体中哪种更易引起
6、化学性肺水肿(分数:2.00)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光气D.氮气E.硫化氢18.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是(分数:2.00)A.社会制度B.人口和经济状况C.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D.卫生保健服务E.以上均是19.哪项不是家庭保健的内容(分数:2.00)A.家庭成员的心理卫生保健B.培养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C.家庭卫生保健服务D.家庭病床E.参与社区保健工作20.人的健康是指(分数:2.00)A.躯体健康B.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D.躯体健康与社会健康E.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21.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分数:2.00)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C.
7、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毒素)中毒D.苦杏仁中毒E.毒蕈中毒22.长期吸入含游离 SiO 2 粉尘可引起的疾病是(分数:2.00)A.矽酸盐肺B.矽肺C.炭尘肺D.混合尘肺E.其他尘肺23.经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流行特点是(分数:2.00)A.有明显周期性变化B.有明显季节性变化C.停止食用污染食品发病缓慢平息D.除哺乳婴儿外,任何年龄性别的人均可患病E.可常年散在发病24.下列不属于干热型高温作业的是(分数:2.00)A.炼铁B.轧钢C.铸造D.印染E.烘焙搪瓷25.健康教育的原则,下列哪项不是其范围(分数:2.00)A.思想性B.科学性C.针对性D.艺术性E.趣味性26.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分
8、数:2.00)A.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控制环境有害因素C.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防止疾病复发E.促进康复27.体内不易分解的气体或易挥发性毒物主要(分数:2.00)A.经肺随呼气排出B.经肾随尿液排出C.经肠道随粪便排出D.经皮肤随汗液排出E.经眼随泪液排出28.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从年龄上宜及早抓起,正确的年龄段应是(分数:2.00)A.幼儿期B.儿童期C.青年期D.中年期E.老年期29.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 V 形下陷常以哪一频率为中心(分数:2.00)A.1000HzB.2000HzC.3000HzD.4000HzE.5000Hz30.生态平衡是指(分数:2.00)A.自然环境中非生物因
9、素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B.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C.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E.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31.下列哪些反应不考虑作为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分数:2.00)A.不典型的特异症状群B.迟发性中毒反应C.间隙性中毒反应D.多系统损害E.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现患病加重3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分数:2.00)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眼E.口腔黏膜33.机体与环境的统一是(分数:2.00)A.人与环境保持着静态平衡B.通过食物链实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C.人从自然环境中摄取所需物质D.人与
10、环境保持着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E.通过人对自然环境适应34.矽肺诊断的前提依据之一是(分数:2.00)A.粉尘作业的职业史B.临床症状及体征C.化验检查D.X 线胸片检查E.肺功能测定35.妇女保健工作不包括(分数:2.00)A.儿童少年期B.青春期、婚前C.孕期、产时、产褥期D.哺乳期E.更年期36.下列哪种大气污染物经阳光紫外线作用后产生光化学氧化剂(分数:2.00)A.SO 2B.飘尘C.氮氧化物D.COE.CO 237.下列气象条件在生产环境中异常变动不大的是(分数:2.00)A.气温B.气压C.气湿D.气流E.热辐射38.下列哪项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数:2.00)A.高血压B.吸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预防 医学 练习 试卷 1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