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40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4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40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神经内科主治医师-4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0,分数:100.00)1.神经上皮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有哪些? (分数:3.00)_2.脑膜瘤的发病率是怎样的? (分数:3.00)_3.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及分型是怎样的? (分数:3.00)_4.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好发部位如何? (分数:3.00)_5.脑膜瘤如何进行临床治疗? (分数:3.00)_6.大脑凸面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7.大脑凸面脑膜瘤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分数:3.00)_8.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9.镰旁脑膜瘤
2、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10.脑室内脑膜瘤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11.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12.蝶骨嵴脑膜瘤有哪些临床特征? (分数:3.00)_13.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3.00)_14.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分数:3.00)_15.颅中窝脑膜瘤有哪些临床表现特点? (分数:3.00)_16.临床上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有哪些表现? (分数:3.00)_17.小脑幕脑膜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分数:3.00)_18.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向不同,岩骨一斜坡脑膜瘤患
3、者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有哪些不同? (分数:3.00)_19.枕骨大孔脑膜瘤有哪些临床特点? (分数:3.00)_20.海绵窦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如何? (分数:3.00)_21.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分数:4.00)_22.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和分类是怎样的? (分数:4.00)_23.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如何? (分数:4.00)_24.垂体腺瘤还有哪些临床表现? (分数:4.00)_25.垂体腺瘤的放射学分级如何? (分数:4.00)_26.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哪些? (分数:4.00)_27.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分数:4.00)_28.如何治疗垂体泌
4、乳素腺瘤? (分数:4.00)_29.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分数:4.00)_30.如何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分数:4.00)_神经内科主治医师-4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0,分数:100.00)1.神经上皮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手术治疗:神经上皮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最为有效。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生命得以延长,可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了时机。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 (2)放射治疗: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手术难以
5、彻底切除,因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内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指应用化学药物,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过程,简称化疗。随着新抗癌药物的不断出现和用法的进步,化疗在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4)免疫治疗:是通过提高机体内部防御系统的功能达到抑制或消灭肿瘤的一种方法,可以应用免疫调节剂或给机体输入具有抗原性的疫苗,输注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 (5)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必将成为常规治疗的有力武器。 (6)反义核酸治疗技术。 (7)诱导分化治疗。 (8)硼中子俘获治疗。 (9)微波治疗。2.脑膜瘤的发病
6、率是怎样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脑膜瘤人群发病率是 2/10万,占全部脑肿瘤的 13.4%,占原发脑肿瘤的 38%。3.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及分型是怎样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脑膜瘤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瘤体剖面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的组织,有时瘤内含砂粒体。瘤内坏死可见于恶性脑膜瘤。脑膜瘤有时可使其临近的颅骨受侵而增厚或变薄。肿瘤大小可由直径110cm。瘤体多为球形、锥形、扁平形或哑铃形。 常见的脑膜瘤有以下各型:内皮型;成纤维型;血管型;砂粒型;混合型或移行型;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4.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好发部位如何? (分数:3.00)_正
7、确答案:()解析:(1)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如下。 1)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有报告认为,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 2.5年,少数患者可长达6年之久。FzrRchmg 等人观察 17例脑膜瘤长达 21个月,发现肿瘤的平均年增长体积 3.6%,共 2例增长速度为 18%和 21%。 2)脑膜瘤对颅骨的影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可表现为骨板受压变薄,或骨板被破坏,甚至穿破骨板侵蚀至帽状腱膜下,头皮局部可见隆起,也可使骨内板增厚。增厚的颅骨内可含肿瘤组织。 3)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患者。在 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的头痛,甚至经 CT扫描偶然发
8、现为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有时患者眼底视盘水肿已经严重,甚至出现继发视神经萎缩,而头痛并不剧烈、没有呕吐。值得注意的是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而脑组织已无法代偿时,患者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情会突然恶化,甚至在短期内出现脑疝。 4)局部症状: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患者,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 (2)好发部位:矢状窦约占 50%;鞍结节;筛窦;海绵窦;桥小脑角;小脑幕。5.脑膜瘤如何进行临床治疗?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对
9、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望能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下丘脑粘连太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进行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脑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人死亡或严重残废。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法手术
10、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体组织检查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放疗适用于恶性脑膜瘤切除后、未能全切的脑膜瘤以及术后复发再手术困难者或无法手术切除者。6.大脑凸面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大脑凸面脑膜瘤病史一般较长,因肿瘤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颅内压增高症状见于 80%的患者,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颅内高压症状一般出现较晚肿瘤若位于大脑“非功能区”如额极较长时间内患者可只有间歇性头痛,头痛多位于额部和眶部,呈进行性加重随之出现恶心、呕吐和视盘水肿也可继发视神经萎缩。 (2)癫痫发作额顶叶及中央沟区的凸面脑膜瘤可致局限性癫痫,或由
11、局限性转为癫痫大发作。癫痫的发作多发生于病程的早期和中期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较多。 (3)运动和感觉障碍多见于病程中晚期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患者常出现对侧肢体麻木和无力,上肢常较下肢重中枢性面瘫较为明显。颞叶的凸面脑膜瘤可出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瘫痪肿瘤位于优势半球者尚有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肿瘤位于枕叶可有同向偏盲。 (4)头部骨性包块因肿瘤位置表浅,易侵犯颅骨,患者头部常出现骨性包块,同时伴有头皮血管扩张。7.大脑凸面脑膜瘤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大脑凸面脑膜瘤一般都能手术完全切除,且效果较好与肿瘤附着的硬脑膜及受侵犯的颅骨亦应切除以防复发。 (1)对于 CT或
12、 MRI显示肿瘤周围有明显水肿者术前几日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开颅时给予 20%甘露醇1g/kg,15 分钟内静脉滴注完对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有帮助的。 (2)手术时患者头部应稍高于身体水平线,使术中出血减少在使用装有头架的手术台上手术时,旋转头的位置时勿使颈静脉受压,对颞部肿瘤更应注意防止静脉回流受阻增高颅内压。切口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充分暴露肿瘤保证皮瓣的血运,也还要注意患者的美观,使切口尽量隐蔽在发际内。头皮及骨瓣可一起翻转,也可钻孔后取下骨片;如颅骨被肿瘤侵犯并穿破,可咬除或用锉刀锉平被侵蚀部分;单纯内板受侵蚀可将其煮沸 30分钟,使瘤细胞被破坏。 (3)翻开骨瓣是整个手术出血最
13、多的阶段,应立即采用电凝缝扎或沿肿瘤切开硬脑膜等方法止血。由于硬脑膜的出血多来自脑膜中动脉,因此于硬脑膜中动脉近端缝扎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可避免广泛的电灼硬脑膜致使其收缩影响硬脑膜缝合。肿瘤与硬脑膜的附着点如果较宽可沿其四周切开;如附着点小,可采用马蹄形切口。应尽可能减少脑组织的外露被肿瘤侵蚀的硬脑膜可去除用人工硬脑膜或筋膜修补切除和暴露肿瘤应交替进行可用超声吸引器将瘤内逐渐吸空然后再从瘤表面分离以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 (4)分离切除肿瘤:有些软脑膜血管向肿瘤供血可在分离肿瘤与瘤床之间电凝后剪断,并垫以棉条,直至肿瘤从脑内分离开。 (5)术后处理:凸面脑膜瘤术后恢复较平稳,但要注意血肿或脑水
14、肿的发生术后患者迟迟不清醒出现癫痫大发作清醒后再度意识障碍以及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均应及时行头颅 CT扫描,排除术后血肿患者术后在 ICU或麻醉康复病房是最为理想的。对术前有癫痫发作者,术后应保持血中抗癫痫药的有效浓度并维持612 小时通常给予苯巴比妥肌内注射直至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抗癫痫药有些作者认为对大脑半球前和中1/3的脑膜瘤术后应常规给予抗癫痫药预防癫痫发作。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大脑凸面脑膜瘤,术后多不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的情况如患者有肢体运动障碍术后应被动活动肢体,防止关节失用性僵直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防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也可给患者穿弹力袜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8.矢状窦旁脑
15、膜瘤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脑膜瘤的 17%20%。 (1)矢状窦旁脑膜瘤生长缓慢,早期虽压迫脑组织和矢状窦可不产生症状。患者出现症状时,肿瘤多已生长得很大,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并逐渐压迫邻近脑组织或上矢状窦,影响静脉回流,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癫痫和某些定位症状或体征。也有小的脑膜瘤无症状,为偶然发现。还有一些脑膜瘤虽然体积不大,但伴有较大的囊性变,或肿瘤周围脑水肿严重,因此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甚至出现视力下降,临床检查可见视盘水肿。 (2)癫痫是该病常见的首发症状,可高
16、达 60%以上,尤其是在中央区的窦旁脑膜瘤,癫痫发生率可高达73%,。肿瘤的位置不同,癫痫发作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位于矢状窦前 1/3的肿瘤患者常表现为癫痫大发作,中 1/3的肿瘤患者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先局灶性发作后全身性发作;后 1/3的肿瘤患者中癫痫发生率较低,可有视觉先兆后发作。 (3)精神障碍以矢状窦前 1/3脑膜瘤常见,有报道占 59%。患者可表现为痴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性格改变;老年患者常被误诊为老年性痴呆或脑动脉硬化。 (4)患者的局部症状虽然比较少见,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位于矢状窦前 1/3的肿瘤患者,常可表现为精神症状,如欣快、不拘礼节、淡漠不语,甚至痴呆、
17、性格改变等。发生于矢状窦中 1/3的肿瘤患者可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多以足部及下肢为重,上肢及面部较轻。若肿瘤呈双侧生长,可出现典型的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肢体内收呈剪状,应与脊髓病变引发的双下肢痉挛性瘫痪相鉴别。位于后 1/3的肿瘤患者常因累及枕叶距状裂,造成视野缺损或对侧同向偏盲。双侧发展后期可致失明。 (5)位于枕叶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出现视野障碍,有文献报道可占 29%。有些患者还可见肿瘤部位颅骨突起。9.镰旁脑膜瘤的发病率和临床特点是怎样的?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镰旁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 7.86%,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 1:1.5,平均年龄为 49.5岁。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