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7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多重趋避冲突(分数:6.00)(1).“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属于(分数:2.00)A.B.C.D.E.(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分数:2.00)A.B.C.D.E.(3).“前怕狼,后怕虎”属于(分数:2.00)A.B.C.D.E.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自我意识(分数:6.00)(1).在人格结构中,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体征,称为(分数:2
2、.00)A.B.C.D.E.(2).哪项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分数:2.00)A.B.C.D.E.(3).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分数:2.00)A.B.C.D.E.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和辛格理论 D评价一兴奋学说 E动力一分化理论(分数:8.00)(1).情绪的中枢在丘脑,大脑对丘脑的抑制解除使自主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而产生了兴奋,该理论是(分数:2.00)A.B.C.D.E.(2).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该理论是(分数:2.00)A.B.C.D.E.(3).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
3、觉,该理论是(分数:2.00)A.B.C.D.E.(4).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质中整合的结果,该理论是(分数:2.00)A.B.C.D.E.A03 岁 B37 岁 C17 岁 D35 岁 E23 岁(分数:4.00)(1).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分数:2.00)A.B.C.D.E.(2).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是(分数:2.00)A.B.C.D.E.A孤独症 B学习障碍 C早恋 D更年期综合征 E痴呆(分数:6.00)(1).婴儿期常见的心理发展障碍(分数:2.00)A.B.C.D.E.(2).青少年期常见的发展问题(分数:2.00)A.B.C.D.E.(3).成年期常见的心
4、理发展障碍(分数:2.00)A.B.C.D.E.二、A1/A2 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分数:2.00)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E.反应活动2.有关挫折后的直接反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攻击行为B.情感淡漠C.退行D.绝望反应E.回避3.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分数:2.00)A.记忆能力B.学习能力C.数学能力D.观察能力E.想象能力4.玩耍与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包括哪项(分数:2.00)A.可增长知识B.有利于认知的发展C.有利于社会交往与语言发展D.可
5、促进脑的发育E.促进大脑早日成熟5.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在(分数:2.00)A.幼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中年期E.老年期6.有关区分强化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使某一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其他行为被消除的一种程序B.在同一种情景里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形式的行为参与其中C.可以有多个行为被强化D.不相关的行为被消退E.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是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之一7.依据罗杰斯有关健康人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健康的人能把所有的经验都准确地符号化为意识B.自我观念和经验相协调C.以价值条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和行为D.无条件的积极关注E.以实现趋向来指导经验和行为8.
6、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该情况属于(分数:2.00)A.角色期望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E.角色失败9.下面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B.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C.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致癫痫作用少的药物D.癫痫症状完全控制后,继续维持抗癫痫药物治疗 35 年未再发可减药,逐步减药的时间不应少于 1年E.抗癫痫治疗无效换药时,原药可以骤然停用10.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预后好,无后遗症B.EEG在疾病
7、急性期异常程度最高C.EEG随着病情的恢复也逐渐恢复正常D.EEG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减轻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为终生免疫性疾病,治愈后不复发11.有利于防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分数:2.00)A.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B.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C.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抗焦虑药联合治疗D.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焦虑剂E.可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减轻症状12.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一般不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分数:2.00)A.透析性脑病B.意识障碍C.持续性的幻觉、妄想综合征D.透析性痴呆E.情感障碍13.患者女,3
8、2 岁,既往体健。分娩时不顺利,大出血。产后体弱,乳房萎缩,毛发脱落、乏力、怕冷、消瘦、拒食。大吵大闹要离家出走,不认识自己的亲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产后抑郁症B.多发性硬化C.白塞病所致精神障碍D.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E.阿狄森病所致精神障碍14.有关异烟肼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分数:2.00)A.幻觉妄想状态B.柯萨科夫综合征C.木僵状态D.膝腱反射亢进E.癫痫发作15.关于神经性贪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往往反复发作B.出现不可控制的,冲动性的大量进食C.体重可以正常D.情绪障碍相对不如神经性厌食患者突出E.常常采用一些方法来避免体
9、重增加16.患者男,35 岁,汉族,已婚,有一子。近 1年来感觉工作压力大,几乎无法承受,半年前发现自己无法过夫妻生活,主要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为此到医院就诊,患者诉自己有性交的愿望,但阴茎无法勃起,但在清晨起床时有时可出现自发勃起。否认外伤史,体查无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原发性阳痿B.性欲减退C.抑郁症D.继发性阳痿E.性心理障碍17.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分数:2.00)A.异装症B.易性症C.同性恋D.恋物症E.摩擦症18.对自杀及其预防的认识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B.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
10、的去死C.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D.有自杀行为者需要精神医学干预E.危机过去也就是意味着自杀危险性结束19.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病患者无遗嘱能力B.即使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也可能有民事行为能力C.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在被害妄想直接支配下起诉单位领导,属于无行为能力D.一些患者在某些特定方面无民事行为能力,但在另一些方面有行为能力E.在判断行为能力时,应综合考虑年龄、精神与理智、知识与经验、自由准确地表达等多方面的因素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7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双趋
11、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多重趋避冲突(分数:6.00)(1).“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前怕狼,后怕虎”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机体内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着的动机状态就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双趋冲突:一个人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必须从中有所抉择,这样会产生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具有威胁性而都想
12、躲避的目标,而且他又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这样就会产生左右为难的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例如,一个人患牙痛,痛得难以忍受,但他又不肯就医,因为他也害怕治疗带来的痛苦。此时,牙痛和治疗带来的痛苦都是想要回避的,但又不能同时回避,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实例就是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是一个人对同一目的目标两种动机,一是好而趋之,另一是恶而避之,这样就会产生趋与避的矛盾心理,称之为趋避冲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符合其定义描述。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自我意识(分数:6.00)(1).在人格结构中,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体征,
13、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哪项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分数:2.00)A. B.C.D.E.解析:(3).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
14、是个性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的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本质属性。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和功能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和辛格理论 D评价一兴奋学说 E动力一分化理论(分数:8.00)(1).情绪的中枢在丘脑,大脑对丘脑的抑制解除使自主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而产生了兴奋,该理论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该理论是(分数:2.00)A.B.C.D.
15、 E.解析:(3).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该理论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质中整合的结果,该理论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有关情绪的产生有以下几个主要理论: 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自主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坎农一巴德理论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自主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 阿诺德“评定一兴奋”说认为:刺激情
16、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精神病 中级 相关 专业知识 模拟 试卷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