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医师-36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医师-3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医师-36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A)公卫执业医师-3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概率等于 1 的事件称为(分数:2.00)A.小概率事件B.必然事件C.不可能事件D.随机事件E.互斥事件2.两样本率比较可用 u 检验的条件是(分数:2.00)A.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大B.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小C.两个样本率均较大D.两个样本率均较小E.两个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率均不接近 0 也不接近 13.下列指标可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分数:2.00)A.中位数和方差B.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极差D.均数和标准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4.总体率
2、(1-)可信区间指按一定方法(分数:2.00)A.求得的区间包含总体率的可能性为(1-)B.计算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C.求得总体率的波动范围D.估计样本率的大小E.估计样本含量5.下列对总体相关系数 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11B. 是有单位的量C. 可用于描述两变量间线性关系的程度D. 可用于描述两变量间线性关系的方向E.|越大说明两变量间线性关系的程度越强6.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的近似检验为 A.F 检验 B.t 检验 C. 2检验 D.拟合优度检验 E.u 检验(分数:2.00)A.B.C.D.E.7.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然增长率=
3、粗再生育率-粗死亡率B.自然增长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净再生育率-粗死亡率D.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粗死亡率E.自然增长率=总生育率-粗死亡率8.生存率的标准误(分数:2.00)A.是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B.可用生存率曲线来比较C.可反映生存时间与结局的趋势D.用来说明生存率抽样误差的大小E.与标准差一样,可用来说明个体变异的大小9.关于率的标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B.率的标准化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C.率的标准化可按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法D.标准化率要高于实际率E.标准化率常用于反映总体率间相互对比的水平10.某医院 19852000 年统
4、计结果表明胃溃疡患者年龄多在 2535 岁。由此认为,“2535 岁时,胃溃疡患病率最高”这一结论(分数:2.00)A.正确B.不正确,该结论是用构成比代替率下结论C.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D.不正确,因未作假设检验E.不正确,因未考虑抽样误差11.下列关于 t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正确的是(分数:2.00)A.均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B.总体均数增大,曲线变得瘦长C.曲线下两端 5%的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D.随样本含量增大,t 分布逼近标准正态分布E.样本含量无限增大,两者分布完全一致12.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 b 与截距 a 的关系为(分数:2.00)A.a=y-bxB.a
5、=y-bxC.a=y-bxD.a=y-bxE.b=y-ax13.实验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处理因素不同B.样本量不同C.对象不同D.指标不同E.地点不同14.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分数:2.00)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 1 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15.欲研究 A、B 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批新生儿脐动脉血微量元素含量是否不同,收集了 32 例经产道
6、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测得其脐动脉血中锌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只能选用成组 t 检验B.只能选用配对 t 检验C.只能选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只能选用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E.可选用配对 t 检验或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6.假设检验中,P 与 的关系是(分数:2.00)A.P 越大, 越大B.P 越小, 越大C.二者均需事先确定D.二者均需通过计算确定E.P 的大小与 无直接关系17.在以某病死亡为终止事件的随访研究中,下列哪种情况为非截尾数据(分数:2.00)A.失去联系B.死于车祸C.死于其他疾病D.死于该病E.仍然存活18.行列表 2 检验的注意
7、事项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有理论频数小于 1 的格子,界于 15 之间的理论频数个数不能超过 1/5 格子数 B.不满足条件时,可以增大样本含量或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 C.不满足行列 2检验条件时最好增加样本含量,重做试验 D.如果拒绝了 H0,可以得到每两个总体率均有差异的结论 E.将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行或列合并(分数:2.00)A.B.C.D.E.19.反映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率B.相对比C.构成比D.标准误E.变异系数20.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分数:2.00)A.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化死亡率B.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
8、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C.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或各年龄组标准死亡率D.各年龄组标准预期死亡人口数E.各年龄组标准分配死亡率21.欲对某地 25 名 710 岁儿童体重与肺活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不可采用(分数:2.00)A.回归系数 t 检验法B.回归系数 F 检验法C.相关系数 t 检验法D.查相关系数界值表法E.回归系数的秩和检验22.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其对照形式为(分数:2.00)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23.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最可能的
9、原因是(分数:2.00)A.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B.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D.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E.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24.对 k 个处理组,b 个随机区组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分数:2.00)A.kb-k-bB.kb-k-b-1C.kb-k-b-2D.kb-k-b+1E.kb-k-b+225.为制定血铅的参考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血铅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制定双侧 95%的参考值范围B.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上限C.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下限D.可以制定,但无法确定是上侧还是下侧范围
10、E.无法制定,要制定参考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26.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中,当两组间出现相同观察值时,编秩方法是(分数:2.00)A.舍去不计B.取较小秩次C.取较大秩次D.取其平均秩次E.不必平均27.总体的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分数:2.00)A.所有样本的全体B.观察单位的全体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D.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E.所有样本中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28.等级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宜用 A.t 检验 B.u 检验 C.F 检验 D.秩和检验 E.四格表 2检验(分数:2.00)A.B.C.D.E.29.在寿命表中,年龄组死亡概率的符号为(分数:2.00)
11、A.dxB.qxC.mxD.TxE.lx30.随访 15 年 260 名宫颈癌患者治疗情况,资料整理时将生存时间划分为组距为 1 年的多个时间段,估计生存率可采用(分数:2.00)A.秩和检验B.寿命表法C.方差分析法D.乘积极限法E.log-rank 检验31.在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中,最便于组织,并且节省经费的是(分数:2.00)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机械抽样E.单纯随机抽样和机械抽样32.直接法计算 6 年生存率公式中的分母是(分数:2.00)A.所有观察对象数B.所有活满 6 年的对象数C.所有 6 年内死亡的对象数D.6 年内死于本病的对象数E.6 年内死于本病及
12、活满 6 年的对象数33.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时首先应(分数:2.00)A.计算截距 aB.计算回归系数 bC.绘制散点图D.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E.判断回归系数的正、负34.在回归和相关分析中,lyy 表示 A.(x-y) B.(y-y) C.(x-x) 2 D.(y-y) 2 E.(x-x)(y-y)(分数:2.00)A.B.C.D.E.35.在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中,绝对值等于 3 的差值有 4 个,它们是-3、-3、3、3。如果它们的位次为 4、5、6、7,则第 2 个-3 的秩次应为(分数:2.00)A.5B.-5C.7D.5.5E.436.自由度为 1 的 2 检验是 A.成组
13、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或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 D.2 行多列的行列表资料的 2检验 E.多行 2 列的行列表资料的 2检验(分数:2.00)A.B.C.D.E.37.比较 A、B 两药疗效(以优、良、中、差记录)的优劣,宜用 A.秩和检验 B.t 检验 C.行列表 2检验 D.四格表 2检验 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分数:2.00)A.B.C.D.E.38.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B.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
14、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39.完全随机设计 5 组均数比较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H 1 )是:5 个总体均数(分数:2.00)A.相同B.至少有 2 个相同C.各不相同D.至少有 2 个不同E.至少有 3 个相同40.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 b0,可以认为 B(分数:2.00)A.大于 0B.小于 0C.等于 0D.不等于 0E.还需进一步检验确定4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分数:2.00)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E.病毒42.Dane 颗粒是(分数:2.00)A.
15、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43.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肺炎衣原体B.军团菌C.肺炎支原体D.副黏病毒E.新型冠状病毒44.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肽聚糖B.蛋白质C.脂蛋白D.核酸E.脂多糖45.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分数:2.00)A.病例分析B.细胞学检查C.病理学检查D.动物实验E.流行病学调查46.汞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阿托品B.亚甲蓝(美蓝)C.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D.二巯基丙磺酸钠E.依地酸二钠钙47.医务工作者工作时接触生物因素而感染的
16、疾病应称为(分数:2.00)A.职业病B.广义的职业病C.法定的职业病D.职业性损伤E.职业性特征48.至适温度的研究旨在使哪些人感到舒适(分数:2.00)A.每个人B.绝大多数人C.50%以上的人D.70%以上的人E.80%以上的人49.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分数:2.00)A.能估计接触水平B.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C.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D.能鉴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E.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时间50.诊断职业病应当确定(分数:2.00)A.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心然因果关系B.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因果关系C.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