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绒毛水肿,滋养层细胞增生 B异型增生滋养层细胞浸润深肌层,但可见绒毛结构 C异型增生滋养层细胞浸润深肌层,无绒毛结构,出血,坏死明显 D在胎盘种植部位滋养层细胞浸润肌层,无出血和坏死 (2010年)(分数:4.00)(1).葡萄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B.C.D.(2).绒毛膜癌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B.C.D.二、A1/A2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哪种炎症属型超敏反应( )(1998 年)(分数:2.00)
2、A.风湿性心内膜炎B.支气管哮喘C.病毒性肝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肺结核病2.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因是( )(2011 年)(分数:2.00)A.受者存在抗移植物循环抗体B.受者与供者 HLA配型不理想C.受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D.受者存在抗移植物 T淋巴细胞3.在肾移植排异反应中,最典型的型超敏反应是( )(2012 年)(分数:2.00)A.超急性排异反应B.急性细胞型排异反应C.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D.慢性排异反应4.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管病变的特点是( )(2008 年)(分数:2.00)A.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C.血管壁玻璃样变性D.血管内膜纤维化5.慢性排
3、斥反应中,移植物血管病理特点有( )(2003 年)(分数:2.00)A.血管内膜纤维化B.血管肌层肥厚C.血管外膜纤维组织增生D.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E.血管壁玻璃样变性6.狼疮性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2005 年)(分数:2.00)A.内皮细胞增生B.苏木素小体C.上皮细胞增生D.中性粒细胞浸润E.巨噬细胞浸润7.皮肤活检时,SLE 最典型的发现是( )(2004 年)(分数:2.00)A.真皮浅部出血B.真皮深处出血C.真皮内色素沉积D.真皮深部免疫复合物沉积E.真皮浅表部免疫复合物沉积8.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狼疮带是指免疫荧光出现于( )(2011 年)(分数:2.00)A.关节囊内B.
4、血管壁C.肾小球壁膜D.真皮与表皮交界处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病变特点是( )(2010 年)(分数:2.00)A.浆液性炎B.肉芽肿性炎C.化脓性炎D.慢性增生性炎10.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 )(2006 年)(分数:2.00)A.抗 IgGFc片段抗体B.抗双股 DNA和 Sm抗原抗体C.抗 SS-A和 SS-B抗体D.抗 DNA拓扑异构酶抗体E.抗 tRNA合成酶抗体11.HIV感染细胞时,主要的入侵门户是( )(2007 年)(分数:2.00)A.CD3B.CD4C.CD8D.CD2012.Kaposi肉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4 年)(分数:2.00)A.
5、来源于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B.仅累及皮肤C.肿瘤边界清楚D.是由梭形细胞和血管构成的恶性肿瘤E.80以上艾滋病患者受累13.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2003 年)(分数:2.00)A.霍奇金淋巴瘤B.非霍奇金淋巴瘤C.Kaposi肉瘤D.子宫颈癌E.阴茎癌14.子宫颈 CIN是指异型增生细胞占据上皮的( )(2007 年)(分数:2.00)A.下 13B.下 1323C.下 23 以上但未累及全层D.下 23 以上及原位癌15.最容易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的子宫内膜病变是( )(2010 年)(分数:2.00)A.不规则增生B.单纯增生C.复杂性增生D.非典型增生16.下列关于绒毛膜癌病
6、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8 年)(分数:2.00)A.大片出血B.滋养层细胞增生C.可见胎盘绒毛D.组织坏死17.增生腺体周围的一种细胞缺失是病理确认前列腺癌的重要依据,这种细胞是( )(2007 年)(分数:2.00)A.基底细胞B.肌上皮细胞C.腺上皮细胞D.成纤维细胞18.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 )(2009 年)(分数:2.00)A.癌细胞呈巢状分布B.问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C.癌细胞呈单排分布D.问质中有特征性淀粉样物质沉积19.乳腺髓样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是( )(2008 年)(分数:2.00)A.癌组织中大量腺体形成B.癌巢小而少,大量纤维组织增生C.
7、大片癌细胞巢伴淋巴细胞浸润D.大量黏液形成,其中漂浮癌细胞团20.下列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是( )(2004 年)(分数:2.00)A.粉刺癌B.黏液癌C.小管癌D.髓样癌E.硬癌21.哪种乳腺癌分化最好( )(1995 年)(分数:2.00)A.浸润性小叶癌B.浸润性导管癌C.髓样癌D.硬癌E.小管癌22.下列中最常见的乳腺癌病理学类型是( )(1994 年)(分数:2.00)A.导管内癌B.浸润性导管癌C.小叶原位癌D.髓样癌E.浸润性小叶癌23.下列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中,属于原位癌的是( )(2011 年)(分数:2.00)A.导管内癌B.黏液癌C.髓样癌D.小管癌24.下列甲状腺癌中,
8、出现砂粒体结构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乳头状癌B.髓样癌C.滤泡癌D.梭形细胞癌25.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是( )(2008 年)(分数:2.00)A.滤泡癌B.乳头状癌C.未分化癌D.髓样癌26.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依据是( )(2005 年)(分数:2.00)A.癌细胞核明显异型B.癌细胞有大量核分裂像C.癌细胞核明显深染D.癌细胞核有粗大核仁E.癌细胞核呈毛玻璃状27.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 )(2001 年)(分数:2.00)A.交界性肿瘤B.错构瘤C.未分化癌D.迷离瘤E.神经内分泌肿瘤28.甲状腺癌中,下列哪一种最常见( )(1999 年)(分数:2
9、.00)A.滤泡性腺癌B.乳头状癌C.髓样癌D.梭形细胞癌E.巨细胞癌29.哪种甲状腺癌的分化最差( )(1995 年)(分数:2.00)A.乳头状腺癌B.滤泡腺癌C.巨细胞癌D.嗜酸性细胞癌E.髓样癌30.甲状腺癌中,一般只从血行转移的是( )(2012 年)(分数:2.00)A.滤泡状癌B.乳头状癌C.髓样癌D.未分化癌31.哪种甲状腺肿瘤是由 APUD细胞发生的( )(1994 年)(分数:2.00)A.乳头状癌B.滤泡腺癌C.髓样癌D.梭形细胞癌E.巨细胞癌32.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列的记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990 年)(分数:2.00)A.男性显著多于女性B.年龄越大发病者越
10、多C.甲状腺多呈结节状肿大D.一般不伴有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E.从病变性质来说,可以看作是良性肿瘤三、X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3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特点有( )(2000 年)(分数:2.00)A.抗核抗体阳性B.脾小动脉洋葱皮样改变C.心瓣膜细菌性心内膜炎D.肾小球内出现苏木素小体34.HIV可以感染的细胞有( )(2006 年)(分数:2.00)A.CD + 4T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2000 年)(分数:2.00)A.经血传播B.性传播C.母婴传播D.粪-口传播36.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特点有( )(2008 年)(分
11、数:2.00)A.肉眼可见囊内实性结节B.乳头被覆异型性明显的细胞C.无间质浸润D.砂粒体形成37.下列乳腺癌中,属于非浸润性癌的有( )(2010 年)(分数:2.00)A.髓样癌B.小管癌C.粉刺癌D.小叶原位癌38.乳腺癌可转移到( )(1990 年)(分数:2.00)A.腋窝淋巴结B.锁骨 F淋巴结C.胸骨旁淋巴结D.纵隔淋巴结39.阴道紫红色结节可见于( )(1990 年)(分数:2.00)A.子宫颈癌B.恶性葡萄胎C.子宫体癌D.绒毛膜上皮癌40.甲状腺未分化癌有( )(2003 年)(分数:2.00)A.髓样癌B.巨细胞癌C.梭形细胞癌D.小细胞癌西医综合(病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
12、编 1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绒毛水肿,滋养层细胞增生 B异型增生滋养层细胞浸润深肌层,但可见绒毛结构 C异型增生滋养层细胞浸润深肌层,无绒毛结构,出血,坏死明显 D在胎盘种植部位滋养层细胞浸润肌层,无出血和坏死 (2010年)(分数:4.00)(1).葡萄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 B.C.D.解析:(2).绒毛膜癌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葡萄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绒毛水肿,滋养层细胞增生;绒毛膜癌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异型增生滋养层细胞浸润深肌层,无绒毛结构,出血、坏死明显,
13、有时癌细胞大多坏死,仅在边缘部见少数残存癌细胞。二、A1/A2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哪种炎症属型超敏反应( )(1998 年)(分数:2.00)A.风湿性心内膜炎B.支气管哮喘C.病毒性肝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肺结核病 解析:解析:结核病是典型的型超敏反应。2.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因是( )(2011 年)(分数:2.00)A.受者存在抗移植物循环抗体 B.受者与供者 HLA配型不理想C.受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D.受者存在抗移植物 T淋巴细胞解析:解析: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与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 HLA抗体存在或受者、供者 ABO血型不符有
14、关。本质上属型变态反应,以广泛分布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因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坏死为特征。受者与供者 HLA配型不理想是引起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3.在肾移植排异反应中,最典型的型超敏反应是( )(2012 年)(分数:2.00)A.超急性排异反应B.急性细胞型排异反应 C.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D.慢性排异反应解析:解析:型变态反应是由:IgG 或 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 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或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急性细胞型排异反应属于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内
15、,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下,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超急性排异反应属于型变态反应。4.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管病变的特点是( )(2008 年)(分数:2.00)A.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B.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C.血管壁玻璃样变性D.血管内膜纤维化解析:解析:考查对排斥反应中血管改变的掌握情况。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在三种排斥反应中,血管病变都很重要。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数小时内,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数天内,小动脉内膜由于纤维母细胞、单核细胞增生而增厚。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于数月以后,小动脉内膜高度纤维化为特征。5.慢性排斥反应中,移植
16、物血管病理特点有( )(2003 年)(分数:2.00)A.血管内膜纤维化 B.血管肌层肥厚C.血管外膜纤维组织增生D.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E.血管壁玻璃样变性解析:解析:慢性排斥反应中,移植物血管病理特点是血管内膜纤维化。6.狼疮性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2005 年)(分数:2.00)A.内皮细胞增生B.苏木素小体 C.上皮细胞增生D.中性粒细胞浸润E.巨噬细胞浸润解析:解析:狼疮性肾炎可以表现为多种病理学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最具有特征的病变是苏木素小体。7.皮肤活检时,SLE 最典型的发现是( )(2004 年)(分数
17、:2.00)A.真皮浅部出血B.真皮深处出血C.真皮内色素沉积D.真皮深部免疫复合物沉积E.真皮浅表部免疫复合物沉积 解析: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经典型自身免疫病。患者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型超敏反应和抗红细胞、抗粒细胞和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引起的型超敏反应,都参与了疾病的病程。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包括皮肤(面部蝶形红斑)、血管、心、肝、脾、肾、中枢神经系统等。皮肤活检时,SLE 最典型的发现是真皮浅表部免疫复合物沉积。8.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狼疮带是指免疫荧光出现于( )(2011 年)(分数:2.00)A.关节囊内B.血管壁C.肾小球壁膜D.真皮与表皮交界
18、处 解析:解析:约 80的 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亦可累及躯干和四肢。镜下,表皮常有萎缩、角化过度、毛囊角质栓形成、基底细胞液化等病理改变,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水肿,基底膜、小动脉壁和真皮的胶原纤维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常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证实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有 IgG、IgM 及 C3的沉积形成颗粒或团块状的荧光带即“狼疮带”,对本病有诊断意义。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病变特点是( )(2010 年)(分数:2.00)A.浆液性炎B.肉芽肿性炎C.化脓性炎D.慢性增生性炎 解析: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受累关节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滑膜细胞增生肥大,为慢性
19、增生性炎。10.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 )(2006 年)(分数:2.00)A.抗 IgGFc片段抗体 B.抗双股 DNA和 Sm抗原抗体C.抗 SS-A和 SS-B抗体D.抗 DNA拓扑异构酶抗体E.抗 tRNA合成酶抗体解析: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抗 IgGFc片段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抗 DNA Sm抗原抗体,口眼干燥综合征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抗 SS-A和 SS-B抗体,硬皮病较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是抗 DNA拓扑异构酶抗体。11.HIV感染细胞时,主要的入侵门户是( )(2007 年)(分数:2.00)A.CD3B.CD4 C.
20、CD8D.CD20解析:解析:考查对 AIDS病感染细胞分子途径的掌握程度。HIV 感染人体后,CIM 是 HIV进入细胞的受体,所以可以感染所有表达(;D4 的细胞,但主要为 CIM阳性的 T辅助细胞,CD4 阳性细胞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CIM 阳性细胞受累后,其他细胞如 CD8阳性细胞,CD20 阳性 B细胞等使去 T辅助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而大量凋亡,造成整个免疫系统的崩溃,是 AIDS病发病的主要原因;CD3 是全 T细胞的标志物,CD8是 T杀伤抑制细胞的标志物,CD20 是成熟 B细胞的标志物,都与 HIV没有亲和能力,不是 HIV的入侵门户。12.Kaposi肉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病理学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