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15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生理学-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6,分数:40.00)1.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50)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2.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B.老年人体温略低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D.运动时体温升高3.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分数:2.50)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D.风速4.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分数:2.50)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B.午后 46 时体温最低C.上午 810 时体温最高
2、D.昼夜间波动的幅度超过 15.具有体温调定点作用的中枢位于(分数:2.50)A.脊髓B.延髓下部C.中脑上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6.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分数:2.50)A肾B脑C肝D.十二指肠7.支配小汗腺活动的神经纤维是(分数:2.50)A.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B.副交感节后纤维C.交感胆碱能纤维D.肽能纤维8.关于细菌性发热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热敏神经元的反应阈值升高B.冷敏神经元的反应阈值下降C.调定点上移D.体温调节功能障碍9.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 39,这主要是由于(分数:2.50)A.体温调定点上调B.皮肤血管扩张C.散热中枢兴奋D.产热中枢抑制1
3、0.不属于肾分泌的物质是(分数:2.50)A.肾素B.1,25-(OH)2-D3C.NH3 与 H+D.前列腺素11.与近髓肾单位相比,皮质肾单位的特点是(分数:2.50)A.数目少,体积大,髓袢长B.入球、出球小动脉口径相近C.出球小动脉后形成直小血管D.功能侧重于滤过和重吸收12.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分数:2.50)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大C.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D.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13.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的因素是(分数:2.50)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压在 80180mmHg 之间变动D.副交感神经兴奋14.下
4、述情况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是(分数:2.50)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15.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所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50)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B.囊内压升高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D.滤过膜通透性降低16.正常成人流经肾的血浆约有多少由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分数:2.50)A.20%B.80%C.60%D.40%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35.00) A.糖 B.蛋白质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数:10.00)(1).在正常营养状态下,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分数:2.50)A.B.C.D.(
5、2).在正常营养状态下,主要用于机体组织自我更新的是(分数:2.50)A.B.C.D.(3).在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中,生物热价最大的是(分数:2.50)A.B.C.D.(4).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不等的营养物质是(分数:2.50)A.B.C.D.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呼吸商 D.能量代谢率(分数:5.00)(1).1 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为(分数:2.50)A.B.C.D.(2).食物氧化时消耗 1 升 O 2 所产生的热量为(分数:2.50)A.B.C.D. A.50100ml B.200400ml C.600800ml D.1000ml(分数:5.00)(1).人体 2
6、4 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一般是(分数:2.50)A.B.C.D.(2).人体 24 小时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约为(分数:2.50)A.B.C.D. A.100ml 以下 B.400ml 以下 C.10002000ml D.20002500m1(分数:5.00)(1).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为(分数:2.50)A.B.C.D.(2).少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分数:2.50)A.B.C.D. A.肾小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C.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大 D.肾毛细血管血压降低(分数:10.00)(1).肾小管结石可致(分数:2.50)A.B.C.D.(2).肾血流量增加导致(分数:2.50)A
7、.B.C.D.(3).急性大出血引起(分数:2.50)A.B.C.D.(4).静脉输液引起(分数:2.5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5.00)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是(分数:2.50)A.酶含量丰富B.酶含量少C.水和碳酸氢盐含量高D.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18.影响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50)A.植物胆固醇B.纤维素C.胆汁酸D.肠道 pH19.哪些物质的吸收与钠泵活动有关(分数:2.50)A.脂溶性维生素B.葡萄糖C.氨基酸D.脂肪酸20.下列哪些物质伴随 Na +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分数:2.50)A.脂肪酸B.葡萄糖C.氨基酸D
8、.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21.皮肤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分数:2.50)A.发汗B.环境温度C.皮肤血流量D.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22.参与体温调节反应的传出途径有(分数:2.50)A.自主神经B.躯体神经C.内分泌系统D.热敏、冷敏神经元的活动23.汗液的特点为(分数:2.50)A.NaCl 浓度一般低于血浆B.乳酸浓度高于血浆C.含少量的糖D.无蛋白质2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部位包括(分数:2.50)A.大脑皮层B.丘脑C.脊髓D.网状结构25.肾单位包括(分数:2.50)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集合管26.在肾小管处与 Na + 重吸收相关的物质有(分数:1.00)A
9、.葡萄糖B.氨基酸C.Cl-D.Ca2+27.下列哪项能刺激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分泌 K +(分数:1.50)A.细胞外液钾浓度升高B.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C.醛固酮分泌增加D.小管液流量增高西医综合-生理学-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6,分数:40.00)1.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50)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 解析:解析 当环境温度低于机体表层温度时,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及对流三种方式散热,其中,辐射散热是安静状态下最主要的散热方式(约占 60%)。环境温度高于机体表层温度时,蒸发散热便成为
10、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2.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D.运动时体温升高解析:解析 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随昼夜、性别、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等变化而有所波动。在一昼夜之中,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下午 16 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略高(约高 0.3),女性基础体温还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月经期和排卵前期体温较低,排卵日体温降至最低,排卵后期体温回到较高水平。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肌肉活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体温可轻度升高。3.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
11、速度主要决定于(分数:2.50)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D.风速解析:解析 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表层温度,机体主要通过:辐射散热: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到外界。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约占散热量的 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度差。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主要取决于皮温与接触物体的温差及物体的导热性能。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主要取决于风速。4.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分数:2.50)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 B.午后 46 时体温最低C.上午 810 时体温最高D.昼夜间波
12、动的幅度超过 1解析:解析 在一昼夜之中,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下午 16 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这种周期性变化与人体的昼夜周期活动规律有关,主要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控制。5.具有体温调定点作用的中枢位于(分数:2.50)A.脊髓B.延髓下部C.中脑上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解析:解析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PO/AH 区。温度变化信息可会聚于下丘脑 PO/AH 中的一些温度敏感性神经元。这类神经元还对致热原或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种肽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导致体温的改变。6.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分数:2.50)A肾B脑C肝 D.十二指肠解析:解析 人体不同部位的
13、体温因代谢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肝脏的温度最高,为 38;脑温接近38;肾脏、胰腺和十二指肠的温度略低;直肠温度更低。7.支配小汗腺活动的神经纤维是(分数:2.50)A.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B.副交感节后纤维C.交感胆碱能纤维 D.肽能纤维解析:解析 小汗腺的支配神经属于交感神经,但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乙酰胆碱有促进小汗腺分泌的作用。8.关于细菌性发热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热敏神经元的反应阈值升高B.冷敏神经元的反应阈值下降C.调定点上移D.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解析:解析 细菌感染后出现的发热是由于在致热源作用下 PO/AH 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应阈值升高,而冷敏神经元的阈值降低
14、,使得调定点上移所致。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只是调定点上移,产热和散热在新的水平保持平衡,消除致热源后体温便恢复正常。9.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 39,这主要是由于(分数:2.50)A.体温调定点上调 B.皮肤血管扩张C.散热中枢兴奋D.产热中枢抑制解析:解析 体温维持在 37左右,是由于调定点规定的温度是 37,感染时调定点上移,体温也会随之升高。10.不属于肾分泌的物质是(分数:2.50)A.肾素B.1,25-(OH)2-D3 C.NH3 与 H+D.前列腺素解析:解析 体内的维生素 D 3 主要由皮肤中 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从动物性食物中提供。体
15、内由皮肤及食物获取的维生素 D 3 无活性,首先在肝脏经 25-羟化酶作用转化为 25-OH-D 3 ,它在肾的 l-羟化酶的催化下进一步变成 1,25-(OH)2-D 3 ,可见 1,25-(OH) 2 -D 3 不是由肾分泌的,只是在肾脏完成一次羟化。选项中其他物质都是由肾分泌的。11.与近髓肾单位相比,皮质肾单位的特点是(分数:2.50)A.数目少,体积大,髓袢长B.入球、出球小动脉口径相近C.出球小动脉后形成直小血管D.功能侧重于滤过和重吸收 解析:解析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的鉴别要点如下:肾小球分布:皮质肾单位在外、中皮质层;近髓肾单位在内皮质层。肾小球体积、数量:皮质肾单位肾小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生理学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