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神经系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神经系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神经系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神经系统-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分数:2.00)A.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B.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而实现C.依靠经常性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实现D.不易觉察,切断神经后能明显表现出来2.下列关于经典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属于非定向化学性突触B.含各类递质的突触小泡无形态差异C.后膜受体都是化学门控通道D.激活区位于前膜上对应于后膜受体的位置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分数:2.00)A.南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而产生B.使突触后膜
2、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C.南突触后膜 Na + 电导增加而产生D.由突触后膜 Ca 2+ 电导增加而产生4.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分数:2.00)A.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B.末梢膜电位的水平C.进入末梢内的 Ca 2+ 量D.末梢内囊泡的数量5.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效应器是(分数:2.00)A.胰腺B.甲状腺C.肾上腺皮质D.肾上腺髓质6.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 受体介导的(分数:2.00)A.骨骼肌血管收缩B.胃肠括约肌收缩C.膀胱逼尿肌收缩D.糖酵解加强7.儿茶酚胺与 受体结合后,不会产生下列哪一种生理效应(分数:2.00)A.冠状血管舒张B.子宫平滑肌舒
3、张C.小肠平滑肌舒张D.心肌收缩减弱8.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分数:2.00)A.突触前抑制B.突触后抑制C.去极化抑制D.外周性抑制9.下列关于突触前抑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以树突-树突式突触为结构基础B.多见于运动传出通路中C.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均较长D.因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而产生10.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分数:2.00)A.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的感觉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C.抑制大脑皮质的活动D.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11.下列关于体表快痛和慢痛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快痛和慢痛同时出现,慢痛持续时间长B.定位都很明确
4、,慢痛呈烧灼样感觉C.传入纤维都是 C类纤维,慢痛的更细一些D.许多纤维经非特异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质广泛区域12.嗅觉中枢位于(分数:2.00)A.枕叶皮质的距状裂B.颞叶皮质C.边缘叶前底部D.孤束核13.下列哪项不是脊休克的表现(分数:2.00)A.外周血管扩张B.骨骼肌紧张性下降C.发汗反射消失D.尿失禁14.屈肌反射和肌紧张(分数:2.00)A.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B.都能引起肢体的位相性运动C.感受器相同D.两者的效应器不同15.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时(分数:2.00)A.对不同肌肉的 适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B.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C.使梭外肌收缩增强D.使梭内肌收缩增强16
5、.下列关于肌梭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B.适宜刺激是骨骼肌张力的变化C.接受 运动神经元的支配D.感受并传入有关肌肉活动状态的信息17.毁损动物的基底神经节,动物将出现(分数:2.00)A.随意运动丧失B.运动增加C.运动减少D.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18.下列哪一部位或神经元受损可导致舞蹈病(分数:2.00)A.大脑皮质内胆碱能神经元B.大脑皮质-新纹状体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C.新纹状体内 -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神经元19.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分数:2.00)A.内脏器官均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支配B.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
6、作用C.活动度高低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无关D.副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20.与维持行为觉醒有关的神经结构是(分数:2.00)A.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B.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C.蓝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D.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21.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分数:2.00)A.呼吸道黏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而引起咳嗽B.异物轻触眼角膜而引起眨眼动作C.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D.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而缩回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去甲肾上腺素 BACh C缩宫素 D血管活性肠肽(分数:4.00)(1).储存在轴突末梢内
7、小而清亮透明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B.C.D.(2).储存在轴突末梢内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B.C.D.A黑质 B丘脑底核 C新纹状体 D旧纹状体(分数:4.00)(1).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B.C.D.(2).亨廷顿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B.C.D.三、C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梭外肌纤维 B梭内肌纤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6.00)(1).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D.(2).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D.(3).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8、支配(分数:2.00)A.B.C.D.四、X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22.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B.作用部位较分散,非一一对应C.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D.传递所需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23.姿势反射包括(分数:2.00)A.对侧伸肌反射B.屈肌反射C.牵张反射D.节间反射24.本体感觉来自(分数:2.00)A.皮肤B.肌肉和肌腱C.关节、韧带和骨膜D.内脏25.下列哪些神经递质和调质有助于学习和记忆(分数:2.00)A.纳洛酮B.-氨基丁酸C.缩宫素D.血管升压素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神经系统
9、-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分数:2.00)A.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B.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而实现C.依靠经常性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实现D.不易觉察,切断神经后能明显表现出来 解析:解析:神经的营养作用是指神经对受支配组织内在代谢活动的影响,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依靠末梢对支配组织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而实现,它不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当切断神经后即能明显表现出来,表现为肌肉萎缩等。2.下列关于经典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
10、)A.属于非定向化学性突触B.含各类递质的突触小泡无形态差异C.后膜受体都是化学门控通道D.激活区位于前膜上对应于后膜受体的位置 解析:解析:经典突触属于定向化学性突触,不同的突触内所含突触小泡的大小和形态不完全相同;后膜受体为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分数:2.00)A.南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而产生B.使突触后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 C.南突触后膜 Na + 电导增加而产生D.由突触后膜 Ca 2+ 电导增加而产生解析:解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选项 A错误),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其产生机制为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
11、配体门控 Cl 通道开放,引起Cl 内流,结果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此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 K + 通道的开放或 Na + 通道和 Ca 2+ 通道的关闭(选项 C、D 错误)有关。4.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分数:2.00)A.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B.末梢膜电位的水平C.进入末梢内的 Ca 2+ 量 D.末梢内囊泡的数量解析:解析: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一定水平时,前膜上电压门控 Ca 2+ 通道开放,细胞外 Ca 2+ 内流进入突触前末梢,最后引起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的释放量与进入神经末梢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同等学力 临床医学 学科 综合 神经系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