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关于法的本质的社会控制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梅因B.韩非C.康德D.庞德3.我国继承法第 16条第 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分数:2.00)A.个别指引B.确定指引C.有选择指引D.非规范性指引4.不属
2、于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的是( )。(分数:2.00)A.表达利益要求B.平衡利益冲突C.重整利益格局D.预先分配利益5.刘某和药店主孙某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刘某长期供应孙某假药低价销售。后因孙某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刘某和孙某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B.假药和欠款是双方法律关系的客体C.刘某和孙某购销假药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D.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6.根据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可将法律关系分为( )。(分数:2.00)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B.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C.单向法律关系
3、、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D.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7.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8.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术语D.技术性规范9.1992年 9月 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 1993年1月 1日起施
4、行。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 )。(分数:2.00)A.有溯及既往的效力B.实行从旧原则C.实行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实行从新原则10.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D.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11.司法解释是指( )。(
5、分数:2.00)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省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D.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13.下列不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的是( )。(分数:2.00)A.有关技术规范的法律B.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C.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法律D.有关一般文化事务的法律14.下列有关部
6、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条文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B.一个部门法是由一个规范性文件组成的C.一个规范性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D.法律规范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15.刑法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一规定属于法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2.00)A.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C.法律技术性规定D.法律规范16.在法律责任中关于“赔礼道歉”的法律规定,其法理学根据是法律调整( )。(分数:2.00)A.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B.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C.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D.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17.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
7、、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道德与法律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18.在法律推理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 )。(分数:2.00)A.归纳推理B.演绎推C.辩证推理D.类比推理19.法的实施的最终保障手段是( )。(分数:2.00)A.道德观念B.守法意识C.国家强制力D.社会监督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
8、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法律推理的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下列情况中需要使用辩证推理的有( )。(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C.国家意志并不必然表现为法D.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23.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
9、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都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法学理论,以下关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论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司法权具有专属性,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B.司法机关行使职权也必须合法,即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C.法律适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律职业人员从事,所以实行这项原则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D.根据这项原则,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违法行使职权,
10、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或财产权损害的,由司法机关独立承担赔偿责任24.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25.下列有关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分数:2.00)A.两者的内在组成要素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不同B.法律体系属于制度范畴
11、,立法体系属于学科范畴,两者没有联系C.两者包含的内容不同D.两者都是以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26.下列规则中属于任意性规则的有( )。(分数:2.00)A.海域使用管理法第 6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依法登记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B.民办教育促进法第 7条第 2款规定: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C.工会法第 21条第 1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D.婚姻法第 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27.德国法学家托马西斯认为,道德与法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旨在求
12、得个人的内心和平,而法律则调整人们的外在活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旨在谋求外部世界的和平。对于此论述应作的理解是( )。(分数:2.00)A.这一观点被康德所重述,科学地划分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B.事实上,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是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也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所以这个观点是片面的C.这一观点将是否具有外界强制性作为区分道德和法律界限的标准,是不能成立的D.在托马西斯的观点的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点补充:就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而论,社会主义道德对于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28.行政责任的特点表现在( )。(分数:2.00)A.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
13、行政相对人B.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C.过错不是行政责任的构成要素D.行政责任承担的形式多样化29.法与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都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关于二者关系的以下论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政治对法的影响体现在政治对于法的主导地位,具体也体现在政治的先进与落后是法的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根据B.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我国只有建立民主政治,法治才能有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C.法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法不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D.没有不反映政治的法,没有
14、不存在法律的政治30.下列哪些内容的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 )(分数:2.00)A.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D.本法自 1997年 1月 1日起施行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2.论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分数:2.00)_33.论述法律程序的意义。(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
15、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关于法的本质的社会控制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梅因B.韩非C.康德D.庞德 解析:解析:庞德是关于法的本质的社会控制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3.我国继承法第 16条第 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分数:2.00)A.个别指引B.确定指引C.有选择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解析:解析:个别指引指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
16、的人、具体的情况的指引。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又可分为确定指引和不确定指引,不确定指引又称为有选择指引。确定指引明确要求人们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而有选择指引则赋予人们选择的权利。故本题选 C项。4.不属于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的是( )。(分数:2.00)A.表达利益要求B.平衡利益冲突C.重整利益格局D.预先分配利益 解析:解析:预先分配利益不属于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因此,本题应选项为 D项。5.刘某和药店主孙某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刘某长期供应孙某假药低价销售。后因孙某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刘某和孙某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B.假药和欠款是双方
17、法律关系的客体C.刘某和孙某购销假药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D.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解析:解析:刘某和孙某签订的买卖合同的标的违反国家法律,侵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导致合同无效,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故选 D项。6.根据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可将法律关系分为( )。(分数:2.00)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B.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C.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 D.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解析:解析:单向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联系。双向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
18、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两个单向法律关系,其中一方的权利对应着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多向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法律关系的复合体,这三种法律关系相互关联、缺一不可。7.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解析:解析: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于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在公民的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构成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8.我国刑法规定
19、,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 C.法律术语D.技术性规范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对一定的事实状态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并确定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本源或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或准则;法律术语是指具有法律性质或专门法律意义的用语或概念;技术性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9.1992年 9月 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 1993年1月 1日起施行。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
20、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 )。(分数:2.00)A.有溯及既往的效力B.实行从旧原则 C.实行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实行从新原则解析:解析:从旧原则,即对于新法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原来的法律。10.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D.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解析:解
21、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有三重本质,其中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A 项错误。11.司法解释是指( )。(分数:2.00)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C.省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解析:解析:司法解释,即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12.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法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