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广东省佛山市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分)( 2013佛山)人闻到 “笑气 ”( N2O)易发笑, “笑气 ”属于( ) A 碱 B 酸 C 盐 D 氧化物 考点 :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 解: “笑气 ”( N2O)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 D 点评: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2( 2 分)( 2013佛山)微量
2、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 A 碘 B 硒 C 氟 D 铁 考点 :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硒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 B、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
3、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 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 2 分)( 2013佛山)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 A 甲烷 B 淀粉 C 乙醇 D 丙氨酸 考点 :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专题 :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尿素、丙氨酸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 A错误; B、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 B正确; C、乙醇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故 C 错误; D、
4、丙氨酸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 4( 2 分)( 2013佛山)常温下,将 1g 以下物质分别加入 100g 的水中,充分搅拌(或振荡),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A 汽油 B 蔗糖 C 氯化银 D 氧化铁 考点 :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 解: A、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A错; B、蔗糖易溶于水,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
5、物,属于溶液,故 B正确; C、氯化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C 错; D、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 2 分)( 2013佛山)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考点 : 水的净化 专题 :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过滤、结晶、蒸馏、吸附的净水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 B、蒸
6、发结晶不用于净化水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D、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是纯水 故选 C 点评: 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6(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C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D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 考点 :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 化学与能源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
7、源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进行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进行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A错误; B、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故 B正确; C、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例如碳和氧化铜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 C 错误; D、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就放出热量,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 均一、稳
8、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考点 :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氨水中的溶质是氨气是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
9、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2 分)( 2013佛山)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 B 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搅拌稀释 C 加热蒸发皿直至溶液完全蒸干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考点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加热器皿 -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
10、时机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 ” 解答: 解: 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的
11、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 2 分)( 2013佛山)有关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单质 B 元素组成不同 C 硬度相同 D 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考点 :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 :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碳的单质,由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与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很软,它们的硬度不同,故
12、选项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 C60 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不同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 C60)、碳单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 2 分)( 2013佛山)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 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 :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能改变反应速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 解答: 解: A、催化剂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故 A正确;
13、B、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 B正确; C、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度,而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还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 C 错误; D、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度,所以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11(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钠比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C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 木炭和 ZnO 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考点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
14、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常温下,金属汞是液体; B、由于金属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与其它物质的反应,而钠化学性质活泼,又不能形成致密的薄膜; C、合金是由两种金属以上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和氧化锌反应 解答: 解: A、常温下,金属汞是液体,故说法错误; B、由于金属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抗腐蚀能力强,而钠化学性质活泼,又不能形成致密的薄膜,抗腐蚀能力差,故说法错误; C、合金是由两种金属以上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故
15、说法正确; 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和氧化锌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掌握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概念以及木炭的化学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 2 分)( 2013佛山)黄金是贵重金属性质稳定,应用广泛有关金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荷数为 276 B 原子序数为 118 C 中子数为 79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0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根据 “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可知其核电荷数;根据 “相对原子质量
16、 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可的其中子数 解答: 解: A、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79,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可知其核电荷数为 79,故说法错误; B、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79,故说法错误; C、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又核内质子 数 =原子序数 =79,所以根据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则中子数 =197 79=118,故说法错误; D、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
17、97.0,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注意: “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和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的运用 13( 2 分)( 2013佛山)要除去 FeSO4 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铁粉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 A B C D 考点 :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
18、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氢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 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
19、的试剂正确 故 符合要求 故选 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 2 分)( 2013佛山)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 第二周期的 Li, Be 和 B均为金属元素 C M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2 和 0 D Na+和 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
20、层数都是 3 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名称、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 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 3 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 Li、 B均为金属元素,但硼( 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
21、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 M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8 和 0,故说法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 去 1 个、 3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 Na+和 Al3+核外电子数都为 1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 2 分)( 2013佛山) 100g2%NaOH
22、 溶液的配制等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 500mL 量筒量取 98.0mL 水 B 将 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2.0gNaOH 固体 C 将 pH试纸伸入 2%NaOH溶液测的 pH=13.7 D 10mL2%的 NaOH溶液中加入 10mL 水稀释得到 1%NaOH 溶液 考点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 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 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省 佛山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