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2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29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近代史纲要-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宣称(分数:2.00)A.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B.“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C.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D.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2.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的基本方针是(分数:2.00)A.攘外必先安内B.善邻友好C.共同防共D.经济提携3.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采取的战略是(分数:2.00)A.速战速决B.“以华制华
2、”和“以战养战”C.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D.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将主要兵力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4.日军在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豫湘桂战役5.1932 年日本在新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担任伪满“执政”,新京是指(分数:2.00)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6.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提出“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政策的是(分数:2.00)A.瞿秋白B.李立三C.王明D.博古7.1935 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八一宣言提出的主张是(分数:2.00)A.一切斗争,否认联合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
3、.反对华北自治运动D.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8.标志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分数:2.00)A.华北事变B.一二九运动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9.瓦窑堡会议提出的新政策是(分数:2.00)A.批评了党内的机会主义错误倾向B.停止“反蒋抗日”,提出“逼蒋抗日”C.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D.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10.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 年中共瓦窑堡会议将原来的“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分数:2.00)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11.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是(分
4、数:2.00)A.一二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分数:2.00)A.瓦窑堡会议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国民党中央社发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13.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的错误倾向是(分数:2.00)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B.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C.王明“左”倾冒险主义D.王明右倾投降主义14.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分数:2.00)A.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C.皖南事变的发生D.山西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15.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预
5、测了抗战发展的进程,其中最关键阶段是(分数:2.00)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16.抗战中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陆军指挥官(分数:2.00)A.东条英机B.土肥原贤二C.梅津美治郎D.阿部规秀17.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分数:2.00)A.全面开展游击战,破坏敌人后方B.运动战为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C.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D.基本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18.游击战争战略原则的最中心问题是(分数:2.00)A.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B.基本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C.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D.游
6、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19.相持阶段人民军队在华北对敌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战役是(分数:2.00)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雁门关战役20.抗战时期我党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军事进攻所采取的自卫立场是(分数:2.00)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C.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21.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的新四军将领是(分数:2.00)A.叶挺B.袁国平C.项英D.周子昆22.皖南事变后,我党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地点是(分数:2.00)A.南京B.苏州
7、C.南通D.盐城23.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其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反动势力24.在抗战时期,我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其中,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任务是(分数:2.00)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反动势力2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分数:2.00)A.投日的汉奸、傀儡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日派C.大地主资产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26.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分数:2.00)A.加
8、强政权建设B.开展大生产运动C.发展抗日文化D.整风运动2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B.工农民主性质的政权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D.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28.提出“精兵简政”政策的是(分数:2.00)A.林伯渠B.李鼎铭C.董必武D.邓演达29.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分数:2.00)A.消灭地主阶级,废除封建剥削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D.废除封建剥削,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30.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分数:2.00)A.中国人民抗日军
9、政大学B.陕北公学C.鲁迅艺术学院D.延安自然科学院31.党的七大召开地点是(分数:2.00)A.上海B.广州C.武汉D.延安32.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于(分数:2.00)A.遵义会议B.1942 年整风运动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33.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秘书长为(分数:2.00)A.朱德B.刘少奇C.周恩来D.任弼时34.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的地点是(分数:2.00)A.北京B.南京C.上海D.重庆35.中国抗战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分数:2.00)A.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B.1945 年 9 月 2
10、日日本代表在美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C.1945 年 9 月 9 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D.1945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36.中国作为与美、英、苏并列的四大国之一正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是在(分数:2.00)A.发表波茨坦公告B.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C.发表开罗宣言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37.1945 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中解放区代表是(分数:2.00)A.周恩来B.林伯渠C.董必武D.任弼时38.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同近代以来
11、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同情和支持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导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24.00)39.1935 年华北事变主要表现有(分数:2.00)A.签订秦土协定与何梅协定B.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C.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D.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40.日军占领下列哪些地方后,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侵华政策(分数:2.00)A.北平B.上海C.武汉D.广州41.1938 年
12、10 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坚持灭亡中国总方针下实施的策略是(分数:2.00)A.“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B.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C.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D.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42.1938 年日本抛出诱降国民政府的对华三原则是(分数:3.00)A.善邻友好B.日中合作C.共同防共D.经济提携43.日本在华殖民统治的表现(分数:3.00)A.在台湾设立总督府B.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C.在南京扶植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D.在重庆设立陪都44.日本侵华期间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表现(分数:3.00)A.成立“南满铁路
13、株式会社”和“南满重工业股份公司”B.成立“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C.实行“粮食出荷”政策D.奴化教育45.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党派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人有(分数:3.00)A.罗登贤B.赵尚志C.周保中D.赵一曼46.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局部抗战和抗日救亡运动主要表现(分数:3.00)A.马占山在嫩江桥抗战B.赵博生和董振堂领导宁都起义C.蔡廷锴和蒋光鼐进行淞沪抗战D.冯玉祥领导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日47.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爆发了福建事变,其领导者是(分数:3.00)A.蔡廷锴B.蒋光鼐C.李济深D.陈铭枢中国近代史纲要-29 答案解
14、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宣称(分数:2.00)A.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B.“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C.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D.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日本侵华方针和步骤的掌握。1927 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的对华政策纲领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因此备选项 A 为正确答案。而备选项 B、C、D 是 1938 年日军占领广州、武
15、汉后所实施的策略。2.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的基本方针是(分数:2.00)A.攘外必先安内 B.善邻友好C.共同防共D.经济提携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所采取的方针的掌握。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1932 年东北全境沦陷,因此备选项 A 为正确答案。而备选项 B、C、D 是日本对华政策三原则的内容。3.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采取的战略是(分数:2.00)A.速战速决 B.“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C.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D.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将
16、主要兵力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日本侵华方针和步骤的掌握。1937 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炮轰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占领大批城市,因此备选项 A 为正确答案。而备选项 B、C、D 是 1938 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所实施的策略。4.日军在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豫湘桂战役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日本侵华方针和步骤的掌握。抗战后期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这是日军在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因此备选项 D 为正确答案。5.1932 年日本在新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担任
17、伪满“执政”,新京是指(分数:2.00)A.哈尔滨B.长春 C.沈阳D.大连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掌握。1932 年在长春(新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担任伪满“执政”,年号“大同”,因此备选项 B 为正确答案。6.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提出“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政策的是(分数:2.00)A.瞿秋白B.李立三C.王明 D.博古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掌握。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虽退出革命营垒,但仍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压迫和限制。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发生变化,但王明实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政策,丧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时机,因此备选
18、项 C 为正确答案。7.1935 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八一宣言提出的主张是(分数:2.00)A.一切斗争,否认联合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运动D.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掌握。1935 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因此备选项 B 为正确答案。而备选项 A 是王明的错误主张,C 是一二九运动的口号,D 是瓦窑堡会议的主张。8.标志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分数:2.00)A.华北事变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一二九运
19、动意义的掌握。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侵略中国、吞并华北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因此,备选项 B 为正确答案。9.瓦窑堡会议提出的新政策是(分数:2.00)A.批评了党内的机会主义错误倾向B.停止“反蒋抗日”,提出“逼蒋抗日”C.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D.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瓦窑堡会议内容的掌握。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20、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准备。因此,备选项 D 为正确答案。10.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 年中共瓦窑堡会议将原来的“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分数:2.00)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瓦窑堡会议主要内容的掌握。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 年 12 月的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同时决定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因此,备选项 A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1936 年 8
21、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又将“人民共和国”口号改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因此 B 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11.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是(分数:2.00)A.一二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的掌握。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改组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西安,经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
22、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因此,备选项 C 为正确答案。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分数:2.00)A.瓦窑堡会议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国民党中央社发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的掌握。1937 年 2 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因此备选项 B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 A 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C、D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13.中共六届六中全
23、会纠正的错误倾向是(分数:2.00)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B.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C.王明“左”倾冒险主义D.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认识。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因此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但王明却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这是一种右的错误倾向,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及时纠正了王明这种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因此,备选项 D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14.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分数:2.00)A.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皖南事变的发生D.山西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解析: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近代史 纲要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