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卷(选择题,共 31 分) 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单 于 chn 忌 惮 dn 口头 禅 chn 鸡毛 掸 子 tn B.讴 歌 u 伛 偻 gu 老 妪 y 呕 心沥血 u C.沧 海 cng 苍 茫 cng 怆 然 chung 满目 疮 痍 chung D.啜 泣 zhu 拾 掇 duo 点 缀 zhu 辍 耕陇上 chu 解析: A 项“掸”读“ dn”; B 项“伛”读“ y”; D 项“啜”读“ chu”。 答案: C 2.( 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2、一组是( ) A.一碧万顷 鳏寡孤独 恃才放 框 忧谗畏讥 B.豁然开朗 塞翁失马 辗转反侧 落英缤纷 C.觥筹交错 箪食壶浆 老骥伏历 泯然众人 D.披坚执锐 物事人非 一鼓作气 因势象形 解析: A 项“恃才放框”应为“恃才放旷”; C 项“老骥伏历”应为“老骥伏枥”; D 项“物事人”非应为“物是人非”。 答案: B 3.( 2 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出土的楚乐器看,编钟与编磬往往在一起,以构成“金石之声”。编钟音色丰富优美,重击如 ,轻敲若 ,闻之令人心旷神怡;编磬至今仍有优美的音质,并刻有以凤鸟为主题的凹凸纹饰。这些凤鸟,有的回首展翅 ,有的昂首远眺
3、,有的仅露首尾神态盎然,充分体现了楚人声形兼美的匠心。 A.风动杨柳 雷霆万钧 栩栩如生 动感十足 B.风动杨柳 雷霆万钧 动感十足 栩栩如生 C.雷霆万钧 风动杨柳 栩栩如生 动感十足 D.雷霆万钧 风动杨柳 动感十足 栩栩如生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同学们要结合语境选择。 答案: D 4.( 3 分)下列各项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令人倍感骄傲的是,荆门已连续四年获得省级文明城市。 B.在荆门的古代文明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独特魅力的是楚文化。 C.楚文化的辉煌成就主要取决于是否推行变法和发展经济。 D.不断弘扬、宣传和挖掘楚人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解析: A 项
4、成分残缺; C 将“是否”去掉; D 搭配不当。 答案: B 5.( 3 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仅少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B.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如同为侠肝义胆,鲁智深侠义中透着率真,常以假见真;李逵则侠义中显出粗鲁,却粗中有细。 C.格列佛游记 是一部以富有童话色彩的奇幻故事讽刺社会现实的小说。 D.词到宋代达到艺术顶峰,和唐诗并称双绝,各极其美。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发,苏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 答案: B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 6-9 题( 12 分) “善
5、的友爱”更持久 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三种:“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善的友爱”。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有用的友爱”;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愿意同幽默的人相处,是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这就是“快乐的友爱”;三是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希望对方好而形成的友爱,这就是“善的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就是“善的友爱”,它源自人们对善的追求,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 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有用或快乐 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而“
6、善的友爱”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因此,“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 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路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扶”。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会带来好处。但 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因为有“扶路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
7、失。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作支撑。在这里,选择“扶”不是期望从陌生人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而是基于为他人好的“善的友爱”。只有这种友善成为扶者与被扶者的一种共识,互信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系。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友善引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求真挚的道德情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同时造福他人与 社会。基于“善的友爱”,来自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家庭背景、文化习惯、成长经历甚至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走到一起,共同工作和生活;基于“善的友爱”,人们才不仅“各扫自家门前雪”,而且会“管他人瓦上霜”;基于“善的友爱”,经济社会生活才不只是“有用无用”
8、的考量和利益交换,更是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互助共赢,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促进他人利益的增加。在社会意识多样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我们更需要用“善的友爱”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形成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用“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正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善的原因所在。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反映了人们的期望,道出了爱的力量,抑或说“善的友爱”的力量。对这种“善的友爱”,我们应当珍视,更应当践行
9、。 (选自 2014 年 4 月 28 日人民日报,作者:朱佩娴) 6.( 3 分)下面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的友爱”是建立在“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 友爱”基础之上的。 B.友善是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的一种友爱。 C.利他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是践行“善的友爱”的先决条件。 D.“善的友爱”能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同时造福他人与社会。 解析:根据文段内容作出判断。 答案: A 7.( 3 分 ) 下面对本文结构层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解析:理解文章脉络。 答案: B 8.(
10、 3 分)下列从文中摘录的句子, 不能 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 B.“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 C.友善就是“善的友爱”,它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 D.对这种“善的友爱”,我们应当珍视,更应当践行。 解析:注意看清题目要求。 答案: C 9.( 3 分)下面对本文有关写法的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友爱”的分类说起,通过阐释三种友爱的不同含义,引出议论的话题。 B.第段运用设问以引发读者思考,并在对比中突出论证“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这一观点。 C.第段把友善提高到
11、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层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论述,具有秀强的现实意义。 D.末段列举典型事例,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期望,引起读者共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 D 三、阅读古诗文,完成 10-15 题( 23 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1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 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 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 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意:意愿,愿望。奚 : 怎么,哪里。 10.( 3 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 是 鱼之乐也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B. 安 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 得广厦千万间 C.神变则鱼 逝 矣 佁然不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荆门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