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3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3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38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试卷 138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分数:2.00)A.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制度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D.社会主义法制经济3.1918年春,毛泽东在湖南成立的志在探求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案的组织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B.新民学会C.俄罗斯研究会D.共产主义小组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
2、农的政策是( )(分数:2.00)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5.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在于(分数:2.00)A.使用价值本身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实体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分数:2.00)A.剩余价值理论B.资本流通理论C.劳动价值理论D.经济危机理论7.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用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变现)的贴现率,在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应(分数:2.00)A.保持再贴现率稳定不变B.降低再贴现率C.提高再贴现率D.按通货膨
3、胀率同比例上升8.1931年 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分数:2.00)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B.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9.“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分数:2.00)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10.药物对于健康的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一现象表明(分数:2.00)A.价值关系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B.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
4、的随机相遇关系C.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D.价值关系只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关系11.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分数:2.00)A.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C.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12.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核心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B.社会主义道路问题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D.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13.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100万元,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资是 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为 2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 100万元
5、。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分数:2.00)A.1B.0C.2D.0.614.商品区别于产品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5.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分数:2.00)A.加强思想建设B.加强组织建设C.加强作风建设D.坚持从严治党16.当今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表现是( )。(分数:2.00)A.和平问题B.政治多极化C.和平与发展D.恐怖主义17.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 )。(分数:2.00)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
6、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分数:2.00)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20.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分数:2.00)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21.改革
7、、发展、稳定的正确关系是(分数:2.00)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B.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2.在当今国际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数:2.00)A.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B.能否面向国际市场C.能否积极地发展世界性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D.能否发展大国关系2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是(分数:2.00)A.官兵一致B.军民一致C.瓦解敌军与宽待俘虏D.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24.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或事例的是
8、(分数:2.00)A.宇宙有正负宇宙,负宇宙由亡灵组成B.电脑可以预测人的前途和命运C.“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25.2005年 1月 30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2.00)A.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B.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D.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9、26.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这一思想说明(分数:2.00)A.人的活动的目的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B.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C.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影响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D.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规律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27.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是(分
10、数:2.00)A.应为改革设时限和强行表决B.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C.应遵循最广泛协商一致的原则D.安理会任何改革方案都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28.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最重要的是 t )(分数:2.00)A.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乃至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C.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人生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9.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提出下列思想(分数:2.00)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B.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C.
1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D.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30.“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交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分数:2.00)A.唯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经验论观点31.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32.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
12、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分数:2.00)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3.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分数:2.00)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可信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34.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
13、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是( )。(分数:2.00)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新民主主义理论E.党的建设理论35.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是因为( )。(分数:2.00)A.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C.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D.存在着剥削阶级和阶级斗争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6.历史观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凡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都是 1;凡认为个别英雄人物是历
14、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2 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3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4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 5 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通常概括为
15、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正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 1,所以它才能存在;由于事物中包含着 2,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取代。(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9.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 1、 2、 3、 4、 5 的基本道德规范。(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0.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 1,它是以 2 为目的,以 3 为基础,以 4 为条件的。(分数:2
16、.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42.社会形态更替则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 1。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体现了社会历史规律的 2 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 3 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 4 的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3.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是 1。 2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 3。
17、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人的认识的实际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4.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 1 上升到 2 的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5.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实践是 1,是右的错误;超越社会实践是 2,是“左”的错误。(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6.生产方式(分数:2.00)_47.世界观(分数:2.00)_48.一个中国的原则(分数:2.00)_49.唯物主义反映论(分数:2.00)_50.真理的绝对性(或绝
18、对真理)(分数:2.00)_五、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52.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 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 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 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 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 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
19、。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 2+5=10000吗?”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1)既然在数学领域 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分数:2.00)_53.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单个资本运动进行分析的理论,它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因此,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同样是适用的。请结合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20、,分析论述保证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正常进行和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分数:2.00)_材料 1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2 中国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
21、重建等的伟大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60周年。 胡锦涛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讲话 请回答:(分数:4.00)(1).民族精神的含义和内容。(分数:2.00)_(2).当前我国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数:2.00)_54.试述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的思想。(分数:2.00)_六、选做题(总题数:2,分数:4.00)55.选做题本题满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