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 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分数:2.00)A.6826B.9500C.9544D.99723.某智力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 IQ=100+15Z。10 000 人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智商 145以上的人占参加测验的人员的比例是(分数:2.00)A.014B.028C.246D.5564.某研究者抛投硬币 10 000次,有 5 042次正
2、面在上,在另外的 5 000次抛投中,有 2 496次正面在上,此时研究者将 050 作为硬币正面在上的概率的估计值,这里的 050 属于(分数:2.00)A.先验概率B.古典概率C.真实概率D.后验概率5.一枚硬币掷三次,出现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是(分数:2.00)A.025B.0375C.050D.06256.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准正态分布的横轴是标准分数B.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在正负 196 标准差处C.标准正态分布中,y 的最大值是 1D.标准正态分布通常写作 N(1,1)正态分布7.某学业成就测验由 100道正误题组成,每题 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
3、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分数:2.00)A.59题B.60题C.62题D.63题8.下列关于 F分布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负偏态分布B.随着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C.F总为正值D.分母和分子的自由度越大,F 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9.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分数:2.00)A. 2 分布B.t分布C.F分布D.正态分布10.某研究者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总体标准差约为 30元,要使本次调查的误差不超过 5元,且具有 95的可信程度
4、,则至少需调查的家庭数为(分数:2.00)A.120B.140C.150D.16011.在抽样时,将要抽取的对象进行编号排序,然后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两阶段随机抽样12.用统计量估计参数时,当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值的平均数是 0时,说明该统计量具有(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13.当一个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时,其方差越小越好,这种估计量的特性是(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14.充分性最高的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是(分数:2.00)A.样本平均数B.样
5、本众数C.样本中位数D.样本平均差15.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分数:2.00)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16.在样本容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区间估计时(分数:2.00)A.要增加成功估计的概率,就要增加估计的范围B.要增加成功估计的概率,就要减少估计的范围C.增加成功估计的概率与估计的范围无关D.成功估计的概率是无法增加的17.区间估计所依据的原理是(分数:2.00)A.样本分布理论B.抽样原理C.小概率原理D.真分数理论18.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为 100。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 16的样本,样本平均
6、数为 60,那么总体均值 的 99的置信区间为(分数:2.00)A.5010,6990B.5355,6645C.5608,6392D.5510,649019.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 65的样本,样本平均数为 60,样本方差为 100,那么总体均值 的 99的置信区间为(分数:2.00)A.56775,63225B.53550,66450C.56080,63920D.57550,6245020.已知总体方差为 100,样本容量为 50,那么样本标准差分布的标准差为(分数:2.00)A.1B.2C.14D.0521.有一随机样本,n=50,s n-1 =10,
7、该样本的总体标准差的 95的置信区间是(分数:2.00)A.742,1258B.804,1196C.800,1200D.726,127422.进行方差区间估计时所依据的抽样分布规律是(分数:2.00)A.正态分布B.t分布C. 2 分布D.F分布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23.在进行平均数的估计时,影响样本容量的因子有(分数:2.00)A.总体标准差B.最大允许误差C.信任系数D. 值24.对总体参数进行点估计时,一个好的估计量具备的特性有(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25.下面各种估计量属于无偏估计量的是(分数:2.00)A.作为 的估计值B.M O
8、 作为 的估计值C.s n-1 2 作为 2 的估计值D.s 2 作为 2 的估计值26.关于统计检验中 和 值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 和 的和为 1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和 不可能同时减少或增大C. 值越小,说明统计检验力越好D.在保证 和其他条件在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样本容量会使 值降低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简述 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用于样本平均数差异检验时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28.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分数:2.00)_29.简述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联系与区别。(分数:2.00)_30.简述相关分
9、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分数:2.00)_31.某市城南区进行了初中二年级的全区数学统一考试,下表中列出了全区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以及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现欲考查: (1)A 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A 班成绩与 B班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请说明(1)和(2)分别需进行何种统计检验并列出相应的步骤。 (分数:2.00)_32.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 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33.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
10、题: 根据上述数据获得的期末成绩对期中成绩的回归方程为:=245+0723X。 (分数:2.00)_34.为确定某种心理疗法对焦虑障碍的长程效应,一位研究者选取了一个 n=10的样本,治疗前以标准化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 1个月、治疗结束后 6个月分别以同样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研究者用 ANOVA来分析数据,得到处理内平方和为 500,误差均方为 10,F 比率为 5。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以上信息作出该研究的方差分析表。 (2)假定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 1个月和治疗结束后 6个月被试的平均焦虑水平分别为:225、173、196 和 199
11、,请应用NK检验法对治疗前后不同条件间的焦虑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相应的 q值表附后)。 (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 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分数:2.00)A.6826B.9500C.9544 D.9972解析:解析: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查正态分布表,可知正、负 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 6826;正、负 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5
12、44;正、负 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972。正、负 196 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 95。正、负 258 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 99。这些数字需要考生熟记。因此本题选 Co3.某智力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 IQ=100+15Z。10 000 人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智商 145以上的人占参加测验的人员的比例是(分数:2.00)A.014 B.028C.246D.556解析:解析:智商分数是 145的话,Z 分数为 3。正、负 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972。那么智商高于 145的人占总人数的 014。另外的 014的人智
13、商低于 70。因此本题选 A。4.某研究者抛投硬币 10 000次,有 5 042次正面在上,在另外的 5 000次抛投中,有 2 496次正面在上,此时研究者将 050 作为硬币正面在上的概率的估计值,这里的 050 属于(分数:2.00)A.先验概率B.古典概率C.真实概率D.后验概率 解析:解析:概率因寻求的方法不同有两种定义,分别是后验概率和先验概率。以随机事件 A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稳定频率值作为随机事件 A概率的估计值,这样寻得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或统计概率。先验概率是指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限且每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时直接计算出来的概率,也称古典概率。例如,抛投硬币有两种结果
14、,正面在上和正面在下,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此时计算出来的正面在上的先验概率是 050。试验次数越多,后验概率越接近先验概率。因此本题选 D。5.一枚硬币掷三次,出现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是(分数:2.00)A.025B.0375 C.050D.0625解析:解析:一枚硬币掷三次,有八种情况,分别是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反,反反反。根据概率乘法规则计算,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 121212=18。再根据加法法则,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为 38。因此,本题选 B。6.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准正态分布的横轴是标准分数 B.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在正负
15、 196 标准差处C.标准正态分布中,y 的最大值是 1D.标准正态分布通常写作 N(1,1)正态分布解析:解析:当正态分布以标准分布记分时,正态分布就被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因此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 0,标准差为 1,通常写作 N(0,1)正态分布,其横轴为标准差,纵轴为概率密度,最大值为0398 9。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在正负 1个标准差处,曲线从最高点向左右延伸时,在正负 1个标准差之内,既向下又向内弯;从正负 1个标准差开始,既向下又向外弯。因此本题选 A。7.某学业成就测验由 100道正误题组成,每题 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
16、是(分数:2.00)A.59题B.60题C.62题 D.63题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项分布的应用。此题 n=100,p=05,q=05,p=g,np=205,故此二项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这时二项分布的 X变量(即成功的次数)具有如下性质,=np,=8.下列关于 F分布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负偏态分布 B.随着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C.F总为正值D.分母和分子的自由度越大,F 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解析:解析:F 分布形态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它的分布曲线随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不同而不同,随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趋正态分布。F 总为正值,因为 F为两个方差的比率。
17、因此本题选 A。9.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分数:2.00)A. 2 分布B.t分布 C.F分布D.正态分布解析:解析: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已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渐近正态分布。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t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未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近似t分布。因此本题选 B。10.某研究者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总体标准差约为 30元,要使本次调查的误差不超过
18、5元,且具有 95的可信程度,则至少需调查的家庭数为(分数:2.00)A.120B.140 C.150D.160解析:解析:因为该研究是对北京市的家庭进行调查,因此样本容量较大,而该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参数估计(调查家庭在购买玩具上的月投入),因此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n= 11.在抽样时,将要抽取的对象进行编号排序,然后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D.两阶段随机抽样解析:解析:一般所说的随机抽样,就是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独立的、等概率的被抽取的可能。常用的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系统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等距抽
19、样,首先将个体编号排序,之后每隔若干号抽取一个。分层随机抽样简称分层抽样,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两阶段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容量很大的情况,一般而言,首先将总体分成 M个部分(如全国有若干个省),在这些部分中选取 m个作为第一阶段样本(如选取 6个省作为代表),然后在 m个样本中抽取个体作为第二阶段的样本(在 6个省中抽取样本)。因此本题选 B。12.用统计量估计参数时,当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值的平均数是 0时,说明该统计量具有(分数:2.00)A.无偏性 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解析:解析:用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一定会有
20、误差,不可能恰恰相同。因此,好的估计量应该是一个无偏估计量,即用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偏差的平均数为 0。因此本题选 A。13.当一个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时,其方差越小越好,这种估计量的特性是(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 C.一致性D.充分性解析:解析:当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的参数不止一个时,无偏估计变异小者有效性高,变异大者有效性低,即方差越小越好。因此本题选 B。14.充分性最高的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是(分数:2.00)A.样本平均数 B.样本众数C.样本中位数D.样本平均差解析:解析:样本统计量的充分性指一个容量为 n的样本统计量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全部 n个
21、数据所反映总体的信息。样本平均数的充分性高,因为样本平均数能够反映所有数据所代表的总体信息。因此本题选A。15.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分数:2.00)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 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解析:解析:区间估计是指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这一区间范围就是置信区间,或称为置信间距。置信区间的上下两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显著性水平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 表示,有时也称为意义阶段、信任系数等。1 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也就是可靠程度。因此本题选 B。16.在样本容量确定的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心理 统计 测量 模拟 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