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蒙古省赤峰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
《2014年内蒙古省赤峰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内蒙古省赤峰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内蒙古省赤峰市中考真题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2 分) 1.2014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揭幕战在当地时间 6 月 12 日 17 时,北京时间 6 月 13日 4 时准时开战,造成北京和巴西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运动 B.地球自转运动 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D.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因此 2014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揭幕战在当地时间 6 月 12 日 17 时,而北京时间 6月 13日 4 时准时开战,造成北京
2、和巴西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答案: B。 读经纬网图,回答 2、 3 题。 2.图中 D 点的经纬度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60N 60E B.66.5N 60W C.66.5S 60W D.66.5S 60E 解析:读图可知, D 点所在的纬线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所在虚线为南极圈,纬度是 66.5S ; D 点所在的经线在 0 经线以东,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经度是 60E ,即 D 点的经纬度是( 66.5S , 60E )。 答案: D。 3.图中 A、 B、 C、 D 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四季分明三个条件的地点是( ) A.A 点
3、B.B 点 C.C 点 D.D 点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 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位于 20W 以东、 160E 以西,属于东半球的点是 B、 C、 D; 纬度划分, 0 30 为低纬度地区, 30 60 为中纬度地区, 60 90 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可知,位于 30 60 之间的是 A、 B;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 23.5S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 66.5N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 90N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 66.5S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
4、是 66.5S 90S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读图可知,属于温带范围 23.5 66.5 ,四季分明的是 A、 B, 答案: B。 4.暑假丽丽准备和家人去云南旅游,确定行程时需要参考的地图是( ) A.云南省旅游景点图 B.交通图 C.导游图 D.云南省地图 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去云南旅游,确定行程时需要参考的地图是交通图。 答案: B。 5.读 “
5、地球公转示意图 ” 和 “ 中国政区简图 ” 判断,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四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23.5N )上,此时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即地球上自北向南白昼越来越短)。四城市由北向南排列依次是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因此哈尔滨白昼时间最长。 答案: A。 6.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西亚、北非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6、 C.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佛教 D.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非洲 解析: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 A 错误;西亚、北非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 B 正确;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故 C 错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欧洲和亚洲,故 D 错误。 答案: B。 7.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是(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 解析:从图中看出,一种品牌的汽车有多国参与,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 著
7、,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答案: C。 8.下面能正确描述如图所示赤峰市某日天气情况的是( ) A.多云转阴,气温 14 28 ,南风 4 级 B.多云转阴,气温 14 28 ,北风 4 级 C.阴转多云,气温 14 28 ,北风 4 级 D.晴转多云,气温 14 28 ,南风 4 级 解析:根据图中的天气符号,可知,赤峰市的天气情况的是多云转阴,气温 14 28 ,南风 4 级。 答案: A。 9.下列有关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B.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 “ 绿色金子 ” C.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 D.申根协定对
8、欧洲西部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解析: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 “ 绿色金子 ” ;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申根协定对欧洲西部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答案: C。 10.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 黑河腾冲 ” 一线所在的省分别是( )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丁省 C.丙省和丁省 D.丁省和甲省 解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丁黑龙江省的黑河甲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9、,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答案: D。 11.在中国的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 ,有很多事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下面属于蒙古族的是( ) A.木卡姆艺术 B.大歌 C.格萨尔史诗 D.呼麦 解析:呼麦是蒙古人特有的单人发出多声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 “ 喉音 ” 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 答案: D。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农业、交通、水能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洋湿润气候流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10、 C.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D.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 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水向低处流,总体大都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答案: B。 13.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推广节水器具。 A. B. C. D.
11、解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 “ 节水型社会 ” 付出更多的努力。 答案: C。 14.如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下面哪一地区的水资源( ) A.华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 水资源,中线和东线补充的是华北地区的水资源。 答案: B。 15.下列不属于我国高新技
12、术产业聚集地区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三江源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环渤海地区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该地区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答案: B。 16.某旅客计划从北京乘高铁到杭州旅游,此行合理的高铁线路选择及沿途所看到的景象相符的是( ) A.京沪线 宁杭线 麦浪与水乡 B.京沪线 宁杭线 椰风海韵 C.京广线 沪汉线 大漠与戈壁 D.京广线 沪汉线 林海雪原 解析:读图可知,该旅客从北京乘高铁到杭州旅游,合理的高铁线路是京沪线宁杭线,他沿途所看到的景象是麦浪与水乡。 答案: A。 17.从红山水库运送 1 吨活鱼到赤峰西城市场销售,最合适
13、的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运输 B. 铁路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水路运输 解析:人们出行大多希望尽快到达,所以远距离出行多乘飞机或者乘火车,近距离多乘汽车。有时为了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有专门乘旅游船的。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所以从红山水库运送 1 吨活鱼到赤峰西城市场销售,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答案: C。 近年来我国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
14、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请完成 18-19 题。 18.当地震发生时,教室里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立刻跑向室外 B.坐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C.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迅速有秩序撤离 D.立即跳窗逃生 解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 答案: C。 19.人们常说 “ 祸不单行 ” ,伴随着 地震的发生,往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可能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15、 C.洪涝灾害 D.滑坡 解析: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 答案: D。 20.读 “ 长江水系略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B. 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 C.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D.长江素有 “ 黄金水道 ” 之称,航运发达地区在河段 处 解析: A、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故 A 不符合题意; B、 长江三峡水利枢
16、纽于 2009 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 1 820 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故 B 不符合题意; C、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故 C 不符合题意; D、 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 “ 水能宝库 ” 之称。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60 分) 21.( 5 分)读 “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A_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内 蒙古 赤峰市 中考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