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1956 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分数:2.00)A.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C.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探索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
2、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一论断表明(分数:2.00)A.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只借鉴苏联模式的基本经验,还应该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验B.建设社会主义要重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建设社会主义要照抄照搬苏联模式D.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3.论十大关系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其中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是(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D.
3、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分数:2.00)A.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B.区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C.走工业化道路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这表明(分数:2.00)A.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B.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C.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是错误的
4、D.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6.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分数:2.00)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D.初级社会主义阶段和高级社会主义阶段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8.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5、本矛盾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9.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分数:2.00)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0.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分数:2.00)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改革开放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分数:2.00)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12.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分数:2.00)A.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B.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C.文化纲领和社会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D.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数:2.00)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4.“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
7、醒的突出表现是(分数:2.00)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B.不重视改革开放C.忽视了改善人民生活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15.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高度概括性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D.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1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分数:2.00)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B.把消灭剥削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C.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D.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7.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
8、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分数:2.00)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C.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制度D.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1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分数:2.00)A.实现科学发展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B.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
9、个环节相协调C.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D.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分数:2.00)A.经济持续发展B.提高文化软实力C.创新社会治理体制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1.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指的是下列哪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分数:2.0
10、0)A.国家统一B.人民幸福C.民族振兴D.国家富强22.实现中国梦必须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分数:2.00)A.根本途径B.第一要务C.指导思想D.根本目标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2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有(分数:2.00)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C.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D.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4.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
11、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D.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25.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下列关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这里
12、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B.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可靠保证C.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相互转化D.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26.下列关于毛泽东社会主义的矛盾理论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B.我国国内的
13、主要矛盾,已经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属于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D.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相互转化。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用专政的方法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即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2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总方针。具体方针如下(分数:2.00)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
14、、讨论的方法B.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C.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D.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8.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是(分数:2.00)A.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B.发展我们的经济C.发展我们的文化D.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9.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的重大意义是(分数:2.00)A.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B.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
15、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C.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D.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30.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国营工业同时并举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31.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思想有(分数:2.00)A.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B.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
16、想。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C.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D.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32.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意义有(分数:2.00)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丰富了科学社会
17、主义的理论与实践3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主要有(分数:2.00)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4.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又要看到始终没有变的是(分数:2.00)A
18、.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C.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和建设的任务C.社会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D.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确立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阶段
19、中的初始阶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和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D.和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一个阶段37.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即不够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物质技术基础不够格B.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不成熟C.上层建筑方面不完善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协调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分数:2.00
20、)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B.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C.我国的生产关系D.我国的经济体制39.新世纪以来,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分数:2.00)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C.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D.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
21、激烈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整个方面。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分数:2.00)A.生产力水平的落后B.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C.经济制度的落后D.人民群众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41.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数:2.00)A.奋斗目标、基本途径B.基本矛盾C.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D.基本方针4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分数:2.00)A.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B.离开经济建设
22、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C.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D.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发展动力43.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分数:2.00)A.概括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经验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C.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和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D.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44.在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数:2.00)A.是兴国之要B.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C.
23、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45.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分数:2.00)A.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B.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C.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D.必须坚持单一公有制4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分数:2.00)A.包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B.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D.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
24、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7.坚持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分数:2.00)A.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B.目的和过程的统一C.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D.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48.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有(分数:2.00)A.民主革命的纲领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D.实现共产主义4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