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1-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1 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红纸剪成窗花 B.棉线织成衣服 C.钢丝制成鱼钩 D.玉米酿成白酒 解析: 红纸剪成窗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棉线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钢丝制成鱼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玉米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 答案: D 2.(1 分 )空气成分中,体
2、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解析: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由此 可知 A 符合题意 。 答案: A 3.(1 分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离液态空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解析: A、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解释错误 。 B、湿衣服
3、晾干,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解释正确 。 C、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解释错误 。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会变大,解释错误 。 答案: B 4.(1 分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读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少量液体 解析: A、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故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C、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 。 故操作错误; D、在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滴管要悬
4、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操作正确 。 答案: C 5.(1 分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 “ 践行绿色生活 ”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积极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大量使用聚乙烯塑料 解析: 积极植树造林,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符合这一主题;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虽然能减少酸雨的产生,但导致化石燃料不能为人类服务,不符合这一主题;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大量使用聚乙烯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 。 答案: A 6.(1 分 )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 (KIO3
5、),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5 B. 1 C.+3 D.+1 解析: 钾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 2)3=0 ,则 x=+5 价 。 答案: A 7.(1 分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 A.尿素 CO(NH2)2 B.碳酸钾 K2CO3 C.磷矿粉 Ca3(PO4)2 D.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解析: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 B、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 C、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 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
6、 答案: D 8.(1 分 )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缺铁可能引起贫血 B.瘦肉和蛋清中都富含蛋白质 C.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D.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解析: A、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人体缺铁可能引起贫血,故 A 正确; B、瘦肉和蛋清中都富含蛋白质,故 B 正确; C、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故 C 正确; D、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摄入越多影响身体健康 。 故 D 错误 。 答案: D 9.(1 分 )接触法生产硫酸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Fe2O3+8
7、X,则 X的化学式为 ( ) A.Fe B.SO3 C.SO2 D.S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2Fe2O3+8X,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 8、 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 0、 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8X 分子中含有 8 个硫 原子和 1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硫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SO2。 答案: C 10.(1 分 )生活中常见的盐与其对应的用途描述不相符的是 ( ) A.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 B.碳酸钠用作建筑材料 C
8、.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解析: 食盐、食醋均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 碳酸钙常用作建筑材料,碳酸钠常用作是由炼制、粗盐精制等 。 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用于焙制糕点 。 碳酸钙含有钙元素,所以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 答案: B 11.(2 分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常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C.碱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钾是碱,其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解析: A、二氧化锰
9、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是催化剂,但是在其它的反应中不一定是催化剂,故说法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两者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C、因为碱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显碱性的氢氧化钾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 故推理合理;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错 。 答案: C 12.(2 分 )现有 X, Y, Z 三种金属,将 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X 表面无明显变化, Y 表面有气泡产生,将 X,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 X, Y 表面均无明显变化,这三种金属的活
10、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YZ B.ZYX C.YXZ D.ZXY 解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将 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X 表面无明显变化, Y 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 Y 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X;由将 X,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Y 表面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是 Z 大于 Y、 X,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X、 Y、 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 Y X。 所以 B 正确, A、 C、 D 错误 。 答案: B 13.(2 分 )如图所示,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 1 烧杯壁发烫 B.实验 2 有气泡产生 C.实验
11、3 红色逐渐变浅 D.实验 4 无明显现象 解析: A、将一块生石灰投入到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烧杯外壁发烫,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法正确 。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有气泡产生,说法正确 。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红色逐渐变浅,说法正确 。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说法错误 。 答案: D 14.(2 分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 )稀硫酸 B.CO2(CO)氢氧化钠溶液 C.Cu 粉 (Fe 粉 )磁铁吸引 D.NaCl(KNO3)加水
12、溶解后过滤 解析: A、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水蒸气,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B、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 Fe 粉能被磁铁吸引, Cu 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 NaCl 和 KNO3均易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C 15.(2 分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检验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B.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
13、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不断搅拌 D.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 pH 试纸用水湿润 解析: A、检验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因为氮气能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法错误 。 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 纶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说法正确 。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说法错误 。 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14、 pH。 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说法错误 。 答案: B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 16.(4 分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 解析: 氟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F。 答案: F (2)2 个镁离子: ; 解析: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 。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镁离子可表示为: 2Mg2+。 答案: 2Mg2+ (3)碘酒中的溶剂: ; 解析: 碘酒
15、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 答案: C2H5OH (4)胃液中含有的酸: 。 解析: 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 HCl。 答案: HCl 17.(6 分 )如图为家庭中常见的电热水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不锈钢属于 (填 “ 混合物 ” 或 “ 纯净物 ” );用铜做电源插头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用铜做电源的插头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 答案 :塑料 混合物 导电 (2)一段时间后,小亮发现壶底出现水垢,可利用厨房中的 除掉水垢;小亮怀疑当地水是硬水,可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辽宁省 铁岭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