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化学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8 小题每题 1分, 9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 1.(1 分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纸张燃烧 B.牛奶变酸 C.燃放鞭炮 D.蜡烛熔化 解析: 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牛奶变酸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燃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D。 2.(1 分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2、 A.红磷 B.大理石 C.洁净的空气 D.海水 解析: 红磷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B 错;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 答案: A。 3.(1 分 )下列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的是 ( ) A.Cl2 B.Ca(ClO)2 C.KClO3 D.AlCl3 解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 答案: B。 4.(1 分 )下列实验
3、不能成功的是 ( ) A.用水来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酚酞试剂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解析: A、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 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酚酞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方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故方法正确; D、硬水含钙镁离子多,而软水含的钙镁离子少,所以当加入肥皂水后,硬水产生的泡沫少,而软水产生的泡沫多,故方法正确 。 答案 : B。 5.(1 分 )下
4、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浓盐酸 D.烧碱 解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错误;氯化钠敞口放置质量不会改变,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正确;烧碱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错误 。 答案: C。 6.(1 分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解决 “ 白色污染 ” 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C.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 PM2.5 的含量 D.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解析: 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能产生
5、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 A 错;乙醇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因为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 B 错;焚烧秸秆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可降低空气中 PM2.5的含量,故 C 正确;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酸雨,故 D 错 。 答案: C。 7.(1 分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氧化铁 FeO B.两个氧原子 O2 C.四个铵根离子 4NH3+ D.三个氮分子 3N2 解析: 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 +3 价,氧元素显 2 价,其化学式为: Fe2O3,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
6、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氧原子表示为: 2O,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 。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 4NH4+,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氮分子可表示为: 3N2,化学用语表达正确 。 答案: D。 8.(1 分 )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6H1
7、0O5)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是由 C、 H、 O 三种原子构成的 B.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C.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纤维素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6: 10: 5 解析: A、 纤维素是由纤维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 由化学式可知,纤维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 棉线与羊毛灼烧时羊毛有焦羽毛味,棉线没有,所以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故正确; D、 原子的个数比与元素符号右下角角码的比是相同,纤维素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6: 10: 5,故正确 。 答案: A。 9.(2
8、分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 /g 20 待测 46 16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 0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9 8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待测值为 8,说法错误 。 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 18g,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 16g;所以反应
9、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9 8,说法正确 。 D、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说法错误 。 答案: C。 10.(2 分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有 CO2生成,则燃烧能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 CO2,则燃烧生成 CO2的物质都含碳元素,故推
10、理合理; B、化合物是纯净物,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是纯净物,则不属于化合物,故推理不合理; C、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铵含有氢元素,属于 盐而不是酸,故推理不合理; D、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为碳酸氢盐,故推理不合理 。 答案: A。 11.(2 分 )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一定没有镁、锌 B.得到的滤液一定是无色的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锌,一定没有镁 D.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 解析:
11、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 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会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所以锌能够和氯化亚铁反应产生氯化锌和铁,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一定没有镁,故 A 错误;若锌的量较少,不能把氯化亚铁完全置换出来,溶液则为浅绿色,故 B 错误;若锌的量较少,不能把氯化亚铁完全置换出来,则滤渣中只有铁,没有锌,故 C 错误;锌能够和氯化亚铁反应产生氯化锌和铁,和氯化镁不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含有的阳离子为锌离子和镁离子,故 D 正确 。 答案: D。 12.(2 分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
12、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D 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解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C、 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13、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D、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B。 二、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8 分 ) 13.(4 分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答案: Al (2)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答案: Ca(OH)2 (3)碘酒中的溶剂 ; 答案: C2H5OH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 答案: H2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14.(4 分 )现有四种物质: 氦气 硝酸钾
14、生石灰 纯碱,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答案: (2)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 答案: (3)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 (4)可用作洗涤剂的是 。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 。 15.(6 分 )小樱帮助妈妈做家务,感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 。 (1)打开冰箱闻到一股异味,她建议放一包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解析: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答案 :吸附性 (2)厨房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天然气的热值比较高,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污染少
15、 。 答案 :热值高或污染少 CH4+2O2 CO2+2H2O; (3)午餐中的主食为米饭、馒头,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解析: 米饭和馒头中富含糖类 。 答案 :糖类 (4)她用干布擦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 解析: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要防止铁生锈要隔绝氧气和水,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可防止铁与水接触,以防止铁锅生锈 。 答案 :防止铁锅生锈 (或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 16.(4 分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填字母,下同 ) 解析: 元素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辽宁省 丹东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