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3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这是指刑罚目的中的( )(分数:2.00)A.一般预防B.特殊预防C.刑罚报应D.刑罚威慑2.拘役的执行机关是( )(分数:2.00)A.社区矫正机构B.监狱C.公安机关D.法院3.量刑情节中,应当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法的是( )(分数:2.00)A.减轻处罚情节B.加重处罚情节C.从轻处罚情节D.从重处罚情节4.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2、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一定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该规则是( )(分数:2.00)A.并科B.先并后减C.先减后并D.以重刑论处5.有权裁定予以犯罪分子减刑的机关是( )(分数:2.00)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监狱管理局D.公安部门6.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分数:2.00)A.10年B.11年C.13年D.15年7.甲盗窃 5 000元财物,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判处的法定最高刑是 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甲盗窃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分数:2.00)A.3年B.5年C.10年D.15年8.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是( )(分数:2.00)A
3、.实质与表象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9.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的罪状形式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10.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基本属于(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11.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B.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C.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D.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4、犯罪主体多数为特殊主体12.甲明知某书籍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还将该书予以出版。甲的行为成立( )(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分裂国家罪D.侵犯著作权罪13.甲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信息为国家秘密,甲将该秘密提供给境外某机构。甲的行为成立( )(分数:2.00)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14.下列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侵犯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B.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C.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1
5、5.放火罪是( )(分数:2.00)A.行为犯B.危险犯C.状态犯D.结果犯16.甲(15 周岁)抢夺乙的钱包,被乙紧追不舍,为窝藏赃物,甲当场使用暴力将乙打至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D.故意杀人罪(未遂)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权内容的是( )(分数:2.00)A.制刑权B.求刑权C.量刑权D.行刑权18.追诉时效的起算时间为( )(分数:2.00)A.犯罪之日B.犯罪结果发生之日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D.犯罪人被捕之日19.下列关于大赦与特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赦的
6、对象是不特定的犯罪人,特赦是赦免特定的犯罪人B.大赦既可赦其罪,又可赦其刑,特赦只能赦其刑,不能赦其罪C.大赦和特赦后再犯罪都不构成累犯D.我国司法实践中没有使用过大赦20.下列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于危害后果的态度B.放火罪的行为人希望或放任火灾的发生C.失火罪是结果犯D.放火罪是行为犯21.甲乙二人共同盗窃后,盗窃结束后甲先走,乙又点火把库房烧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乙成立盗窃罪共犯B.甲乙成立放火罪共犯C.甲不成立放火罪D.乙单独成立放火罪22.人民法院在宣告禁止令时,应考虑的因素
7、包括( )(分数:2.00)A.犯罪原因B.犯罪性质C.犯罪手段D.个人一贯表现23.构成特别累犯的犯罪类型是(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危害人身安全犯罪C.恐怖活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分数:2.00)_25.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分数:2.00)_26.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分数:2.00)_四、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27.我国刑法第 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请
8、分析: (1)根据本条规定,分析意外事件的特征是什么?何为“不能预见的原因”? (2)根据本条规定,分析不可抗力的内涵是什么?何为“不能抗拒的原因”?(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8.甲与乙有仇,某日,甲叫自己的朋友丙帮助自己去报仇,丙同意。甲、丙找到乙,乙见势不妙,赶紧驾车逃跑。甲、丙驾车紧追不舍。甲为了能拦截乙的汽车而超速行驶。但是由于车速过快,汽车行至一急转弯处时,刹车不及时,撞到路边的水泥墩,甲、丙受重伤,并将路边行走的丁撞死。后甲被警察抓获。 在甲被起诉后,甲母为了使甲得到轻判,四处找关系,后得知一个远房亲戚戊在法院当法官,于是找到戊,要求戊无论如
9、何要帮忙。戊正好是甲的案子的主审法官,在收了甲母 10万元后,对甲的罪行予以轻判。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2)戊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29.2014年 1月 6日,王某在路上散步时见路边一辆汽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准备前往附近的景区玩玩。行驶途中,行人赵某拦车要求搭乘,王某同意。赵某在开包取水时,露出很多现金,王某于是顿起邪念。当车行驶到某偏僻处时,王某谎称汽车发生故障,请赵某下车帮忙推车。赵某将手提包放在车座位上,然后下车。王某乘机发动汽车欲逃跑。赵某察觉出王某的意图后,紧抓住车门不放,被汽车拖行 20余米。王某见赵某仍不松手并跟着车跑,便
10、加速疾驶,使赵某摔倒在地,造成重伤。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王某开走汽车的行为构成何罪? (2)王某对赵某实施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0.试论数罪并罚的原则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分数:2.00)_31.试论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3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这是指刑罚目的中的( )(分数:2.00)A.一般预防 B.特殊预防C.刑罚报应D.刑罚
11、威慑解析:解析: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国家通过颁布刑法、适用刑罚,不仅直接惩罚了犯罪人,预防其重新犯罪,而且对社会上不稳定分子也起到了警戒和抑制的作用,从而预防犯罪的发生。A 项正确。2.拘役的执行机关是( )(分数:2.00)A.社区矫正机构B.监狱C.公安机关 D.法院解析:解析: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C 项正确。3.量刑情节中,应当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法的是( )(分数:2.00)A.减轻处罚情节 B.加重处罚情节C.从轻处罚情节D.从重处罚情节解析:解析:刑法第 63条第 1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
12、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A 项正确。4.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一定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该规则是( )(分数:2.00)A.并科B.先并后减 C.先减后并D.以重刑论处解析:解析: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条的规定,根据“先并后减”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
13、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5.有权裁定予以犯罪分子减刑的机关是( )(分数:2.00)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监狱管理局D.公安部门解析:解析:刑法第 79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因此本题选 B。6.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分数:2.00)A.10年 B.11年C.13年D.15年解析:解析:刑法第 83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A 项正确。7
14、.甲盗窃 5 000元财物,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判处的法定最高刑是 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甲盗窃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分数:2.00)A.3年B.5年 C.10年D.15年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年,不再追诉。本题的法定最高刑是 3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 5年,B 项正确。8.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是( )(分数:2.00)A.实质与表象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解析:解析: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属于犯罪与刑罚的抽象规定与具体规定之间的关系,刑法总则指导刑法分则的运用与研究
15、,分则使总则的规定具体化。D 项正确。9.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的罪状形式是( )(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解析:解析:空白罪状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C 项正确。10.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基本属于(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解析:解析:根据法定刑中的刑种和刑罚幅度的确定程度,可以把法定刑分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我国刑
16、法分则条文中所规定的法定刑基本上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C项正确。11.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B.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C.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D.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多数为特殊主体 解析:解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特殊主体较少。D 项说法错误,本题选 D。12.甲明知某书籍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还将该书予以出版。甲的行为成立( )(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 C.分裂国家罪D.侵犯著作权罪解析:解析:司法解释规定,明知
17、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因此本题选 B。13.甲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信息为国家秘密,甲将该秘密提供给境外某机构。甲的行为成立( )(分数:2.00)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解析:解析: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非法提供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对于没有认识到国家秘密而将其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的,应认定为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本题中甲没有认识到所泄露的信息是国家秘密,
18、因此应成立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D 项正确。14.下列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侵犯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B.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C.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解析:解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表现为故意,也可以表现为过失。比如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就是过失。C 项说法错误,ABD 项说法正确,本题选 C。15.放火罪是( )(分数:2.00)A.行为犯B.危险犯 C.状态犯D.结果犯解析:解析:放火罪是危险犯,行为人着手实施了放火的行为,并且已经将放火的对象点燃,且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性,放火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5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