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分析题(总题数:6,分数:100.0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4 年 8 月 8 日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专访,谈近期国际和地缘局势。采访中,弗里德曼与奥巴马从中东局势谈到乌克兰危机;从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分歧谈到他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 奥巴马在自夸美国对伊拉克地面目标空袭所展现“独一无二”作用的同时,却指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搭便车”。他说:“中国搭了 30 年的便车了,且一直没有什么问题,没
2、有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 材料 2 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 摘自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演讲(2014 年 8 月 22 日)(分数:16.00)(1).奥巴马关于中国“搭便车”观点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评析?(分数:8.00)_(2).材料 2 说明了什么?请加以论述。(分数:8.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3 年前的今天发生的“911 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观,让反恐成为美国战略规划的第一要务。在强大民意支持下,小布
3、什政府确定了以军事手段反恐的策略,先以战争赶走了支持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再以战争推翻了后来证明与基地组织毫无关联的萨达姆政权。美国确实削弱了发起 911 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但它却深陷入阿富汗与伊拉克战后重建泥潭,难以自拔。 奥巴马以抨击小布什政府军事反恐而赢得总统大选。上台伊始即采取“撒手”政策,于 2011 年将美军完全撤出了伊拉克,并计划 2014 年底撤出驻阿富汗美军。奥巴马政府原本希望以体面撤军来缓解国内政治与经济面临的困局,并将军事聚焦点移向亚太,但事与愿违。阿富汗境内塔利班势力在美军撤出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伊拉克已然成了恐怖极端势力滋生蔓延的温床。 “伊斯兰国”(ISI
4、S)在过去一个月内斩首两名美国记者的骇人视频及其控制叙利亚东部与伊拉克北部广大区域的现状,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中东反恐战略。如美军“撤出”后再“重返”伊拉克,奥巴马 5 年时间里已完成的撤军进程将前功尽弃;如置之不理,美国过去 10 余年里在中东地区的反恐努力将彻底以失败告终。奥巴马骑墙难下,左右为难。为展示反恐决心,堵塞国内指责,奥巴马政府基本确定下了以“代理人战争”为关键举措的三阶段消灭 ISIS 的策略:美军空袭削弱 ISIS 强劲势头、支持伊拉克和库尔德等武装力量地面围剿 ISIS、支持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武装力量清除叙境内 ISIS。 但这能铲除中东地区的极端恐怖主义力量吗? 摘
5、自新华社美国反恐为何“越反越恐”(2014 年 9 月 11 日)(分数:16.00)(1).美国反恐为何“越反越恐”的原因是什么?(分数:8.00)_(2).如何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分数:8.00)_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盘点美国最近的热点新闻,从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波士顿爆炸一周年、“棱镜门”新闻获普利策奖到奥巴马亚洲之行,关键词中总少不了“国家安全”。 如果你询问一个美国人关于国家安全的定义,他未必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词汇并不陌生,也对其内容有一个笼统且比较一致的概念。这也是美国政府、学界、媒体最常用的词汇之一。美国二战后启用“国家安全”这个概念,并
6、逐渐成为美国国防、外交政策的立足点。911 恐怖袭击更刺激了美国人,国家安全意识近年来再度攀至高点。但整体而言,以美国国土安全为底线,以美国至上主义为底色,美国国家安全观的关键词始终包括军事优势和全球领导力。 摘自新华国际(2014 年 4 月 24 日)材料 2 今天,我们达成“上海共识”。我们发出了共同声音,即亚洲要迎来属于自己的世纪,必须团结协作,携手努力。亚洲国家有能力主导解决亚洲事务,通过加强自身合作实现亚洲安全。要有效应对复杂的安全挑战,必须彻底摒弃旧有安全观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构建开放、平等、透明的安全合作格局,走出一条安全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
7、之路。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 年 5 月 21 日)以上两段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并加以评析。 (分数:20.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100 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20 多年来,随着
8、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演讲(2013 年 9 月 7 日)材料 2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
9、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演讲(2013 年 10 月 3 日)材料 3 继 2014 年 3 月习近平的欧洲 11 天访问之后,10 月李克强也踏上了访问欧洲的行程。在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举行了共有 26 位中德双方部长参加的政府磋商,签署了 50 项左右的商业和政府间协议,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达 181 亿美元。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一份超过 1 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纲要以创新合作为重点,纳入 200 多项具体合作倡议、项目和举措,涵盖中德合作20 多个细分领域,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一份共同文件,体现出中德合作领域广、程度深、成果实的特点。
10、 在访问意大利期间,李克强除了与意大利各界进行交流外,还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了会晤。 摘自新华社(2014 年 10 月 17 日)(分数:16.00)(1).为什么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分数:8.00)_(2).试述发展中欧关系的意义。(分数:8.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013 年 3 月 25 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了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非关系以及中国对非政策主张。习近平指出,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中非从来
11、都是命运共同体。当前,中非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第一,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第二,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第三,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第四,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摘自新华社(2013 年 3 月 25 日)材料 2 2013 年 3 月 27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举行。习近平强调,没有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没有非洲的参与,国际事务不可能得到妥善处理。没有非洲的发言权,全球治理体系不可能有生命力。21 世纪必定是非洲崛起的世纪。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有广泛共同利益
12、,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金砖国家应该共同推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际发展合作优先领域,共同参与非洲跨国大项目建设,共同促进对非洲金融合作,共同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和非洲一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摘自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27 日)(分数:15.99)(1).如何理解“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分数:5.33)_(2).为什么说“没有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没有非洲的参与,国际事务不可能得到妥善处理。没有非洲的发言权,全球治理体系不可能有生命力”。(分数:5.33)_(3).试述发展中非合作的意义。(分数:5.33)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当前,中俄都处在
13、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摘自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上的演讲材料 2 2013 年 6 月 7、8 日,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提出:中美双方要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摘自新华社(2013 年 6 月 9 日)(分数:15.99)(1).为什么说“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分数:5.33)_(2).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
14、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分数:5.33)_(3).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有何特点?(分数:5.33)_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分析题(总题数:6,分数:100.0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4 年 8 月 8 日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专访,谈近期国际和地缘局势。采访中,弗里德曼与奥巴马从中东局势谈到乌克兰危机;从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分歧谈到他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 奥巴马在自夸美国对伊拉克地面目标空袭所
15、展现“独一无二”作用的同时,却指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搭便车”。他说:“中国搭了 30 年的便车了,且一直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 材料 2 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 摘自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演讲(2014 年 8 月 22 日)(分数:16.00)(1).奥巴马关于中国“搭便车”观点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评析?(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奥巴马关于中国“搭便车”观点,是继“中国威胁论”、“
16、中国崩溃论”之后的对中国的新的指责,实际上是责怪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不付出、只获益”。 该论调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比如,30 多年来,中国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劲的引擎;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处理一系列热点地区冲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派出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所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也引领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奥巴马对中国的责难,不仅暴露了他对中国的偏见,也反映了美国国力下降、美国外交政策不得人心的现实。(2).材料 2 说明了什么?请加以论述。(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材料 2 说明中国愿意与其他国
17、家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的成果。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正是基于这些,中国“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3 年前的今天发生的“911 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观,让反恐成为美国战略规划的第一要务。在强大民意支持下,小布什政府确定了以军事手段反恐的策略,先以战争赶走了支持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再以战争推翻了后来证明与基地组织毫无关联的萨达姆政权。美国确实削弱了发起 911 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但它却深陷入阿富汗与伊拉克战后重建泥
18、潭,难以自拔。 奥巴马以抨击小布什政府军事反恐而赢得总统大选。上台伊始即采取“撒手”政策,于 2011 年将美军完全撤出了伊拉克,并计划 2014 年底撤出驻阿富汗美军。奥巴马政府原本希望以体面撤军来缓解国内政治与经济面临的困局,并将军事聚焦点移向亚太,但事与愿违。阿富汗境内塔利班势力在美军撤出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伊拉克已然成了恐怖极端势力滋生蔓延的温床。 “伊斯兰国”(ISIS)在过去一个月内斩首两名美国记者的骇人视频及其控制叙利亚东部与伊拉克北部广大区域的现状,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中东反恐战略。如美军“撤出”后再“重返”伊拉克,奥巴马 5 年时间里已完成的撤军进程将前功尽弃;如置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当代 世界经济 政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