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共 20 分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 每小题 1 分 ) 1.(1 分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 A.H2 B.O2 C.N2 D.CO2 解析: 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错误 。 答案: B 2.(1 分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 。 这里的 “ 钙 ” 是指 ( )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D.钙离子 解析: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 “ 钙 ” 不是以单质、分子
2、、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 钙 ”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 答案 : A 3.(1 分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 (按体积计算 ),其中 “a” 代表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由图可知, a 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 。 答案: B 4.(1 分 )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 ( ) A.NH4HCO3 B.CO(NH2)2 C.KNO3 D.Ca(H2PO4
3、)2 解析: A、 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 B、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 C、 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 。 D、 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正确 。 答案 : D 5.(1 分 )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 ) 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 D.有害垃圾 解析: 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 。 答案: C 6.(1 分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 A.蔗糖水 B.牛奶 C.果粒橙 D.豆浆 解析: A、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 B、牛奶中一些不
4、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 C、果粒橙中有 不溶的果肉成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 D、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 答案 : A 7.(1 分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加碘食盐 B.干冰 C.硬水 D.食醋 解析: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 硬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答案: B 8.(1 分 )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 A.玻璃 B.合成橡胶 C.生铁 D.陶瓷 解析: 玻璃属于无
5、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生铁是铁的合金;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答案: C 9.(1 分 )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A.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大理石 解析: A、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 。 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 。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 。故不选; C、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盐,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不选;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性物质,常用于建筑材料 。 故不选 。 答案: A 10.(1 分 )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
6、A.液体肥皂 (9.5 10.5) B.菠萝汁 (3.3 5.2) C.柠檬汁 (2.0 3.0) D.酱油 (4.0 5.0) 解析: A、液体肥皂的 9.5 10.5,大于 7,显碱性,正确 。 B、菠萝汁的 pH 为 3.3 5.2,小于 7,显酸性,错误 。 C、柠檬汁的 pH 为 2.0 3.0,小于 7,显酸性,错误 。 D、酱油的 pH 为 4.0 5.0,显酸性,错误 。 答案: A 11.(1 分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解析:
7、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错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错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错误; D、酒精灯碰翻洒出酒精着火了可以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故正确 。 答案: D 12.(1 分 )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 ) A.蔗糖 B.食盐 C.小苏打 D.食醋 解析: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 答案: C 13.(1 分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解析: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8、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 。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 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 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 答案 : B 14.(1 分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26 个质子和 30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4 B.26 C.30 D.56 解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铁原子,
9、原子核内有26 个质子,因此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6。 答案 : B 15.(1 分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 ) A.2H B.2H+ C.H2O D.2H2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 答案: D 16.(1 分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 H2和 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 NaOH 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 Zn、 C
10、u、 Ag 的金属活动性 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 A.A B.B C.C D.D 解析: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错误; 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因此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错误; C、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和盐酸反应无现象,不能鉴别,错误; D、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锌的表面会附着红色固体,说明锌比铜强,银的表面无现象,说明银比铜弱,因此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 。 答案 : D 17.(1 分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将 t1 时 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 t2 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溶液质量不变 C.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 b D.将 t2 时 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解析: A、将 t1 时 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说法正确; B、将 t2 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少,说法不正确; C、 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 b,因为在该温度下, a 的溶解度比 b大,说法正确; D、将 t2 时 a、 b 的饱和溶
12、液分别降温至 t1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在t1 时, a、 b 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 。 答案: B 18.(1 分 )如图所示实验中, 、 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 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 下列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 A. 变红, 不变红 B. 变红, 不变红 C. 、 变红, 、 不变红 D. 比 先变红, 、 不变红 解析: 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并且 比 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
13、比空气的大 。 答案 : D 19.(1 分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 。 纳米二氧化钛 (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 正钛酸 (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 T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 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C.纳米 TiO2与普通的 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 TiO2的反应: H4TiO4 TiO2+2H2O 解析: A、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能够破坏人体的蛋白质,有害人体健康,故正确; B、二氧化钛 (TiO2)可做成纳米材料,在
14、光的催化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 。 故 B 正确; C、纳米 TiO2 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优异的颜色效应及紫外线屏蔽等功能,普通的 TiO2则没有,故 C 错误; D、正钛酸 (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 水可制得纳米 TiO2。 化学方程式为: H4TiO4TiO2+2H2O,故 D 正确 。 答案: C 20.(1 分 )已知: 2KClO3 2KCl+3O2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 O2的质量 C
15、.固体中 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解析: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 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共 60 分 ) 21.(10 分 )下面连环画记录了雯雯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天 。 请据图回答 (1) (5)题 (1)她吃早餐 。 早餐食物中有花卷、牛奶、鸡蛋和苹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陶瓷
16、餐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 (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解析: 牛奶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花卷中富含糖类,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牛奶,鸡蛋; 已知硅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硅酸钙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2)+x+( 2)3=0 ,则 x=+4。 故填: +4。 答案: 牛奶,鸡蛋 +4 (2)她出发了 。 她携带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水壶 B.帽子 C.背包 如图 所示,乘坐地铁禁止携带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品的是 。 解析: 水壶
17、是由塑料制成的,帽子是纯棉的不属于合成材料,背包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故填: AC 汽油和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易爆品;故填:汽油,酒精 。 答案: AC 汽油,酒精 (3)她来到博物馆门口 。 同学们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大理石雕像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碳酸钙 (4)她和同学们进入博物馆 。 她看到了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 4 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填字母序号 )。 她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她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 她依据化学式计算出 Cu2(OH
18、)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计算式为 。 解析: A.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 B.主要成分中含有四种元素; C.主要成分中含有三种元素; D.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故填: B;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 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故填:元素种类; Cu 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642+165+12+121 222; 故填: 642+165+12+121 。 答案: B 元素种类; 642+165+12+121 (5)参观结束时,老师进行了小结,并就金属冶炼和金属回收再利用提出了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
19、炼铁的原理是 。 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 。 解析: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体现出了具有还原性;故填: 3CO+Fe2O3 2Fe+3CO2;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 3CO+Fe 2O3 2Fe+3CO2 Fe 2O3+6HCl=2FeCl3+3H2O 22.(2 分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 答案: 煤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
20、号 )。 解析: 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是利用了新能源,正确 。 B、太阳能飞机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动能等,是利用了新能源,正确 。 答案 : AB 23.(4 分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 。 图 1 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 “1” 或 “2” ) 解析: 由电解水装置示意图可知, 2 试管里的气体是电源上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答案: 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解析: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 答案: 吸附作用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 图 2 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
21、图 。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解析: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是物理变化,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改变;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溶剂减少,溶质不变,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 答案: AB 变大 24.(4 分 )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