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_ A.社会团结 B.有机团结 C.机械团结 D.内在团结(分数:1.00)A.B.C.D.2.默顿认为一种社会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这些功能称为_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分数:1.00)A.B.C.D.3.就社会系统而言,适应主要由_ A.经济子系统承担 B.政治子系统承担 C.社
2、会共同体子系统承担 D.文化子系统承担(分数:1.00)A.B.C.D.4.生活方式属于的模式是_ A.组织结构模式 B.社会结构模式 C.行为模式 D.管理模式(分数:1.00)A.B.C.D.5.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_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分数:1.00)A.B.C.D.6.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属于_ A.观察源 B.实验源 C.实地源 D.文献源(分数:1.00)A.B.C.D.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_ A.社会稳定 B.生活富裕
3、 C.社会和谐 D.经济增长(分数:1.00)A.B.C.D.8.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_ A.家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社区(分数:1.00)A.B.C.D.9.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称为_ A.文化模式 B.文化结构 C.文化体系 D.文化交流(分数:1.00)A.B.C.D.10.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做_ A.重复交换 B.互动交换 C.双重交换 D.多重交换(分数:1.00)A.B.C.D.11.争论、战争、仇斗等属于_ A.经济冲突 B.种族冲突 C.显性冲突 D.隐性冲突(分数:1.00)A.B.C.D.12.家庭成员的欢聚和共同生活,往往
4、会给人带来乐趣,这说明家庭具有_ A.规范性行为功能 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分数:1.00)A.B.C.D.13.哪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_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特殊家庭(分数:1.00)A.B.C.D.14.“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_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组织与环境 C.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D.组织制度与社会文化(分数:1.00)A.B.C.D.15.科层制的提出者是_ A.泰罗 B.梅约 C.巴纳德 D.韦伯(分数:1.00)A.B.C.D.16.撇开劳动的具
5、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劳动类型是_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有薪劳动 D.脑力劳动(分数:1.00)A.B.C.D.17.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_ A.教育 B.培训 C.劳动 D.工作(分数:1.00)A.B.C.D.18.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_ A.类型学研究 B.区位学理论 C.社区全貌研究 D.系统研究(分数:1.00)A.B.C.D.19.在社区研究过程中,霍伊特提出的理论是_ A.扇形理论 B.同心圆理论 C.过程理论 D.多核心理论(分数:1.00)A.B.C
6、.D.20.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_ A.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B.社区管理体制 C.科层制 D.单位制(分数:1.00)A.B.C.D.21.中国以城镇化发展规模为基础的城镇化道路的讨论的主要观点不包括_ A.大中城市论 B.均衡发展论 C.小城镇重点论 D.郊区中心论(分数:1.00)A.B.C.D.22.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类型是_ A.逆城镇化 B.低度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过度城镇化(分数:1.00)A.B.C.D.23.帕累托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是_ A.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B.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C.
7、精英阶级理论 D.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数:1.00)A.B.C.D.24.帕累托认为,统治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集团中成员的升迁或沦落都可能发生。这表述的是帕累托的_ A.精英阶级理论 B.精英种族理论 C.精英种姓理论 D.精英循环理论(分数:1.00)A.B.C.D.25.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_ A.垂直流动 B.水平流动 C.代内流动 D.代际流动(分数:1.00)A.B.C.D.26.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是_ A.广义的社会控制 B.狭义的社会控制 C.社会控制的规范性 D.社会控制的普遍性(分数:1.00)A.B.C.D.27
8、.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_ A.法律控制 B.道德控制 C.习俗控制 D.宗教控制(分数:1.00)A.B.C.D.28.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_ A.结构性问题 B.偏差性问题 C.价值性问题 D.功能性问题(分数:1.00)A.B.C.D.29.自然灾害的特征是_ A.显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 B.显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 C.潜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 D.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分数:1.00)A.B.C.D.30.“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_ A.科学技术 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 D.专业与技术人员(分数:1.00)A.B.C.D.
9、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社会的基本特征有_ A.社会以群体为基础 B.社会以人为主体 C.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E.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分数:2.00)A.B.C.D.E.32.下列表示核心家庭的是_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33.我国社区发展的原则有_ A.民主原则 B.民众需要原则 C.自力原则 D.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E.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原则(分数:2.00)A.B.C.D.E.3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_ A.
10、农民阶级规模缩小 B.传统的产业工人阶级“消解” C.新的工人阶级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 D.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E.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分数:2.00)A.B.C.D.E.35.社会现代化包括_ A.工业化和城市化 B.民主化 C.管理科层化 D.社会结构分化 E.人的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世俗化(分数:2.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36.简述社会化的涵义。(分数:5.00)_37.简述小群体的主要特征。(分数:5.00)_38.简述农村社区的共同特点。(分数:5.00)_
11、39.怎样理解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分数:5.00)_40.简述全球化在一般意义上的特征。(分数:5.00)_六、B材料题/B(总题数:1,分数:15.00)41.下面是一段对话: (S):嘿,雷,你的女朋友感觉怎么样? (E):“她感觉怎么样?”你是什么意思?指身体还是精神? (S):我是问她感觉怎么样。你怎么了? (E):没什么。只是请你解释清楚一些。 (S):算了吧,别谈这个了。你向医学院的申请怎么样? (E):“什么怎么样?”你是什么意思? (S):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E):我真的不知道。 (S):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社会互动?试分析材
12、料所反映的两个好朋友之间的互动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数:15.00)_七、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2.论述现代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分数:10.00)_43.试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分数:10.00)_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_ A.社会团结 B.有机团结 C.机械团结 D.内在团结(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涂尔干把社会团
13、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其中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2.默顿认为一种社会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这些功能称为_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显功能指的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潜功能则是社会所不期望或尚未认识到的。3.就社会系统而言,适应主要由_ A.经济子系统承担 B.政治子系统承担 C.社会共同体子系统承担 D.文化子系统承担(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适应,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获得足够的资源,
14、并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经济子系统承担。4.生活方式属于的模式是_ A.组织结构模式 B.社会结构模式 C.行为模式 D.管理模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性安排,它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和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各种活动程序是行为模式。5.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_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15、,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强调“实地”,即亲临其境,融入社会,“打成一片”。6.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属于_ A.观察源 B.实验源 C.实地源 D.文献源(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有:实地源和文献源,其中实地源包括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_ A.社会稳定 B.生活富裕 C.社会和谐 D.经济增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8.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_ A.家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社
16、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人生伊始,如果没有家庭的作用,个体的求生过程就难以同文化环境高度统一。9.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称为_ A.文化模式 B.文化结构 C.文化体系 D.文化交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文化模式是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10.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做_ A.重复交换 B.互动交换 C.双重交换 D.多重交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交换的四个要素完成了,就是一个互动的周期。只有一个行动周期的交换叫一次性交换。具有
17、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复交换。11.争论、战争、仇斗等属于_ A.经济冲突 B.种族冲突 C.显性冲突 D.隐性冲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划分,有显性冲突(直接的、明显可见的)和隐性冲突(间接的、隐藏的)之分。其中显性冲突方式分为争论、拳斗和械斗、仇斗、战争以及其他。12.家庭成员的欢聚和共同生活,往往会给人带来乐趣,这说明家庭具有_ A.规范性行为功能 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家庭成员的欢聚和共同生活,往往会给人带来乐趣,这体现家庭具有精神生活功能。良好的家庭精神生活
18、,不但可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还对社会也产生积极影响。13.哪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_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特殊家庭(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构成稳定的家庭三角,并且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两条纽带直接联结。因此,一般认为,这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14.“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_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组织与环境 C.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D.组织制度与社会文化(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组织行为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
19、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其中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论”观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15.科层制的提出者是_ A.泰罗 B.梅约 C.巴纳德 D.韦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科层制的提出者是马克斯韦伯,属于识记内容。16.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劳动类型是_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有薪劳动 D.脑力劳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可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
20、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17.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_ A.教育 B.培训 C.劳动 D.工作(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18.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_ A.类型学研究 B.区位学理论 C.社区全貌研究 D.系统研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社会学 概论 考题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