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
《Q 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0580-2016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 Completion pre-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equipment in smartness upgrade of substation 2017 - 10 -09 发布 2017 - 10 -09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0580 2016 代替 Q/GDW 580-2010 Q/GDW 10580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2、 . 2 5 验收资 料 . 2 6 网络及网络设备验收 . 2 7 变电一次设备验收 . 3 8 智能二次设备验收 . 4 9 辅助设施验收 . 5 10 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预)验收 . 8 编制 说明 . 18 Q/GDW 10580 2016 II 前 言 为 规范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在设备竣工(预)的验收要求,指导验收工作,制定本标 准。 本标准代替 Q/GDW 580-2010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与 Q/GDW 580-2010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智能终端的竣工 (预) 验收内容; 增
3、加了监控一体化平台的竣工 (预) 验收内容; 增加了对时系统的竣工 (预) 验收内容; 修改了合并单元的竣工 (预) 验收内容; 删除了原第三章总则中的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立涛、王黎、李磊、王昕、王兴照、邢海文、黄锐、吕俊涛、刘远龙、张陶、陈胜、吴博、汤磊、宋晓、康正、逯怀东、周大洲、慈文斌、杜修明。 本标准 2011 年首次发布, 20
4、16 年 6 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 科技部 。 Q/GDW 10580 2016 1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设备竣工(预)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的验收资料、网络及网络设备验收、变电一次设备验收、智能二次设备验收、辅助设施验收、监控一体化平台验收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110kV( 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部分及相关功能验收。 35kV 变电站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5、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20840.8 互感器 第 8 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 22071.1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 1 部分:电流互感器 GB/T 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DL/T 782 110kV 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214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 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Z 4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
6、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640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11202.5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检测规范 第 5 部分:时间同步系统 Q/GDW 1429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Q/GDW 1808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809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程 Q/GDW 191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控一体化平台 monitoring integration platform 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
7、视、操作与控制、Q/GDW 10580 2016 2 信 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4 缩略语 下列 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ED:智能电子设备(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SCD: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SV:采样值( Sample Values) MMS:制造报文规范( 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
8、n) UPS: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5 验收资料 5.1 资料验收 主要是对已批复的技术改造方案、设计及竣工图纸、设备硬件清单及系统配置清单、设备出厂技术资料、土建施工资料、安装调试报告等进行验收。 5.2 技术改造方案应提供已经正式批复的技术改造方案。 5.3 设计及竣工图纸(含设计变更)资料,包括四遥信息表、 GOOSE 及 SV 配置表、所有 GOOSE 及 SV软压板投退图、 交换机端口配置图及 VLAN 划分表、全站链路告警信息表、 二次逻辑回路图及端子排图、五防闭锁逻辑表、全站设备网 络逻辑结构图、设计变更文件、 全站高级 应用
9、功能 策略文件等。 5.4 设备硬件清单及系统配置清单,应包括虚端子配置表、网络配置、全站 SCD 配置文件、 IED 工程配置文件与设计一致且包含版本信息及修改记录 , SCD 配置工具及相关软件 。 5.5 设备出厂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设备一致性测试报告、产品合格证明书、集中集成测试报告等,包括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电气主设备、二次设备、监控系统、辅助设施等设备。 5.6 变电站土建、电气施工安装、过程质量控制、监理等相关资料。 5.7 改造后的设备现场安装调试报告,包括保护调试报告、二次回路检测 报告、 保护通道测试报告 、一次设备智能组件柜安装调试报告、信息一体化平台调试
10、报告、智能辅助系统安装调试报告等。 5.8 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气主设备的电气特性试验报告。 5.9 资料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1 要求执行。 6 网络及网络设备验收 6.1 网络验收 6.1.1 网络 结构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 Q/GDW 383、 Q/GDWZ 410 的要求。 6.1.2 网络内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 Q/GDW 640 的要求。 6.1.3 网络应安全可靠,满足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6.1.4 网络时延应满足要求,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延应小于 10s。 6.1.5 网络验收按照附录 A 中 表 A.2 要求执行。 6.2 网络设备验收 6
11、.2.1 网络 设备验收主要是对设备外观、防护等级、绝缘性能、 VLAN 设置等进行验收。 6.2.2 设备外观应清洁完好,二次接线端子无松动现象。 6.2.3 交换机安装在户外柜内时,防护等级应达到 IP42;安装在户内柜时,防护等级 IP30。 6.2.4 交换机绝缘应满足 Q/GDW 1429 的规定,绝缘试验应在交换机可以运行但未通电情况下进行,经过绝缘试验后,交换机应能正常工作。 6.2.5 交换机应可靠接地,标识清晰,其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6.2.6 交换机内部的 VLAN 设置应与设计一致,并满足 Q/GDW 1429 的标准。 Q/GDW 10580 2016 3 6.
12、2.7 在电网正常及 故障情况下各节点网络通信可靠,交换机端口全线速转发时,帧丢失率应为 0。双网切换期间,数据应不丢失。 6.2.8 光缆、光纤应可靠连接。光缆的静态铺设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15 倍光缆直径,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无折痕。光缆端头密封良好,无浸水。 6.2.9 光纤在交换机光口、装置光口、光配口上应套装与图纸设计一致的相对标识及编号,并清楚的按间隔 -屏柜 -装置 -光口顺序标明。 6.2.10 光纤与装置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无松动,光口处不应受力,光纤头应清洁无尘,备用光口、尾纤应带防尘帽。 6.2.11 现场检测光纤回路(含光纤熔接盒、配线架)
13、的 衰耗不大于 3dB。备用光纤数量应满足不少于20%且不少于 2 芯。 6.2.12 网络设备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2 要求执行。 7 变电一次设备验收 7.1 通用验收标准 7.1.1 设备 加装的传感器(含变送器)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影响或降低设备的原有性能和绝缘。 7.1.2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外观完好、无变形、无破损,无受潮现象,技术资料齐全、完整。 7.1.3 监测装置的接入不应改变被监测设备原有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7.1.4 就地安装的传感器,采用支架安装的,底部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1200mm,采用落地安装的,底部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200mm。 7.1.5 监测设备引出线
14、应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检修、试验工作,有良好的紧固和防护措施。 7.1.6 变电一次设备本体验收按照相关规程执行。 7.2 变压器验收 7.2.1 变压器验收主要是对有载调压装置、冷却装置、油温、油位、气体压力、铁心接地电流、绕组测温、局放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2.2 有载调压装置应能正确接收就地操作、后台遥控、调度遥控的动作指令,动作正确,位置指示正确。 7.2.3 冷却装置的控制方式灵活,准确的根据负载和油温情况,自动投切相应数量的冷却器(风机和油泵),可靠接收动作指令,联动正确。 7.2.4 油温、油位、气体压力计测量指示正确,变送器输出信号正确。 7.2.5 铁心接地电
15、流监测传感器应为 穿心式,且其安装不应延长铁心接地线,电流传感器变比正确。 7.2.6 绕组光纤测温传感器紧固,温度传感准确,信号传输准确。 7.2.7 局放监测传感器应能准确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并自动完成放电特征图谱分析。 7.2.8 需要进行变压器电气试验的智能化改造,其全部电气试验应符合相关规程要求,操动及联动试验正确,并出具相关试验报告。 7.2.9 变压器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要求执行。 7.3 开关设备验收 7.3.1 开关设备验收主要是对 SF6 微水及密度传感器、断路器动作特性状态监测传感器和 GIS 局放监测传感器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3.2 SF6 微
16、水及密度传感器应能实时进行数 据刷新,准确测量并上传密度、微水、压力等相关数据。 7.3.3 断路器动作特性状态监测应准确记录分合闸时刻、分合闸状态电弧持续时间、主触头累计电磨损、线圈分合闸时间、分合闸过程三相电流波形、储能电机工作电流波形、直流储能电机运行电流、直流储能电机运行时间等,实时上传。 7.3.4 GIS 局放监测传感器应能准确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并自动完成对局部放电信息的二维、三维多种放电特征图谱分析,并具有报警点设置功能。 Q/GDW 10580 2016 4 7.3.5 在改造安装传感器过程中所有涉及到开关设备本体内部的改造,均需要全部进行电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17、操动及联动试验正确 ,分、合闸指示位置正确。 7.3.6 开关设备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要求执行。 7.4 电子式互感器验收 7.4.1 电子式互感器验收主要是对互感器特性、准确性试验、零点漂移测试、暂态过程测试、电源及电源切换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4.2 互感器极性、准确度试验(包括计量准确度试验)、零点漂移及暂态过程测试应符合招标技术协议要求,并满足 GB/T 20840.8、 GB/T 22071.1、 GB/T 20840 和 GB/T 22071 规定。 7.4.3 电子式互感器工作电源在加电或掉电瞬间,互感器应正常输出测量数据或关闭输出;工作电源在 80%
18、115%额 定电压范围内,应正常输出测量数据;工作电源在非正常电压范围内不应输出非正常测量的错误数据,导致保护系统的误判和误动。 7.4.4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工作电源切换时不应输出错误数据。采样延时小于 2ms 激光供能的线圈电子式互感器应能自动判断激光电源工作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7.4.5 电子式互感器的信号线缆引出处密封良好,极性标识清晰正确,输出功能正常。 7.4.6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延时应稳定且准确。稳定要求:做 5 次试验,最大值、最小值与厂家提供数据误差不超过 20s;准确要求:结果小于 2ms。与合并单元级联( 1 级级联)后的采样延时也应满足此要求。 7.4.7 电子式互感器
19、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要求执行。 7.5 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 7.5.1 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主要是对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 7.5.2 对于与计数器并联接入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不能影响计数器计数功能,同时要符合计数器雷电冲击水平的要求,满足 DL/T 782 的规定。 7.5.3 容性设备及避雷器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要求执行。 8 智能二次设备验收 8.1 柜体验收 8.1.1 应采用温控、湿控、反凝露等技术措施,保证智能二次设备内部可达到所有 IED 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与上传到一体化平台的功能。 8.1.2 柜内
20、布 局合理、绝缘良好、接线端子整齐规范,标识清晰。 8.1.3 柜体安装合理、可靠接地,二次回路接线整齐牢固,电缆线、光纤、网络线标识清晰。 8.1.4 光纤敷设布局合理,光纤、尾纤应呈现自然弯曲,不应存在弯折、窝折的现象,不应承受外力。 8.1.5 柜体验收按照附录表 A 中表 A.4 要求执行。 8.1.6 保护装置验收 8.1.7 保护装置验收主要是对保护装置的外观、通信和功能等智能化改造后的功能进行验收,满足Q/GDW 1914 的规定。 8.1.8 装置外观正常、绝缘试验良好、通电检查无异常、逆变电源检查稳定可靠,相关二次回路接线正确。 8.1.9 保护装置通信状态无异常,与合并单元
21、、智能终端 、其它保护装置的通信正常。线路纵联保护与线路对侧保护装置的通信正常。 8.1.10 装置 MMS 接口、 GOOSE 接口、 SV 接口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8.1.11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 SV 应分别取自独立的合并单元。 8.1.12 SV 接收软压板、 GOOSE 接收发送软压板、保护元件功能压板应能正确投退,且通信报文正常。 8.1.13 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定值切换等功能正常。 8.1.14 改造后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功能试验应符合 GB 14285、 Q/GDW 441、 Q/GDW 1809 的要求。 8.1.15 保护装置验收按照附录表 A 中表 A.
22、4 要求执行。 Q/GDW 10580 2016 5 8.2 合并单元验收 8.2.1 合并单元技术性能 应满足招标技术协议要求。 8.2.2 合并单元数据应能准确、可靠的通过光纤以太网接口向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等智能二次设备输出采样值,符合 Q/GDW 1808 的要求。 8.2.3 报文中采样值通道排列顺序应与 SCD 文件中配置相同。 8.2.4 合并单元稳态精度验收。现场用测试仪加量检查电压幅值误差不超过 2.5%或 0.01Un,电流幅值误差不超过 2.5%或 0.02In,相位角度误差不超过 1。 8.2.5 合并单元的装置日志中,应能够记录数字采样值失步、无效、检修等事件。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0580 2016 变电站 智能化 改造 工程 设备 竣工 验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