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鹤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黑龙江省鹤岗一中 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其他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根 艺 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又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
2、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创造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 现实,而根艺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
3、根艺作品,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 “马空冀北 ”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
4、表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 。 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每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 “根艺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 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 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 C作为造型艺术
5、,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 D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是根材,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 【小题 2】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B创作根艺,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 C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 “马空冀北 ”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 D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丰富是指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
6、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 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 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维度不同。 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假如你是学校广播站 “青春热线 ”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 “如何与教师沟通 ”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的开场白,不超过 40个字。( 4分) 答: _ _ 答案:求学途中,你和老师在心灵的通道上是否撞过车?你是否为此
7、苦恼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搭建师生沟通的 “心灵立交桥 ”。 按顺序排列下面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 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 中年人不见得都会把两力交汇的困惑表达成哲理的外貌,但他们大多置身于哲理的磁场中 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学家都是在中年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的 到了老年,人生的磁场已偏于一极、趋于单相 A B C D 答案: A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普通农妇林秀贞, 3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
8、一样赡养了 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妇,用自己坚持不懈的行动,让九州动容。 许多青年人大都心怀高远理想,意欲成就不朽功业,但由于不能坚持行动,终于只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有人说,持续行动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可能影响中国的未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答案: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瓦尔特 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 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 ,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
9、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 施那夫斯起 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
10、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 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 他突发奇想: “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 ”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
11、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 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 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 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
12、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有个女仆 吓得张大了嘴,两眼直瞪,一动不动,手里的杯子砰然掉在地上。其余的人,都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 开始,就这么一声惊呼,由八个不同的嗓音同时发出的惊呼,骇得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紧接着,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瓦尔特 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这是黎
13、明前寒冷的时刻。矮树丛中,有许多人影在悄无声息地偷偷移动,黑暗里,不时有一两把铜铁利器的尖梢,被缕 缕月光照得闪闪发亮。 突然,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瓦尔特 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 “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 瓦尔特 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瓦尔特 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
14、作背景。 B作者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使施那夫斯的形象真实鲜明。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 E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 【小题 2】小说取名为 “瓦尔特 施那夫斯奇遇记 ”,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 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 6分) 【小题 3】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都很精妙,请说明这些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
15、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 2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 2分)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 2分) 【 小题 3】人物描写方面:开头的肖像描写,( 1分)逃跑、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 1分)厌恶战争、要逃跑、想做俘虏的心理活动描写。( 1分)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施那夫斯的人物特点,表现了他在奇遇中的处
16、境遭际。( 1分) 景物描写方面:逃跑过程中夜间黑暗,兔子、猫头鹰的声响让他恐惧痛苦(或黎明前寒冷,人影移动,月光下利器发亮)( 1分)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后一次景物描写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1分) 【小题 4】认为可悲:(每点 2分) 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 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 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 他是一名侵略者。 认为可爱:(每点 2分) 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他饥寒难当,潜入法国人的城堡,
17、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 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背诵默写( 10分) 1、女也不爽, 。 2、寄蜉蝣于天地, 。 3、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辘辘远听, 。 5、人生如梦, 。 6、莫听穿林打叶声, 。 7、落日楼头, , 江南游子。 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 9、 ,瑞脑销金兽。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答案: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5分) _ ( 2)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鹤岗 一中 09 10 年高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