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金刚石刀切割玻璃 B.用粮食发酵酿酒 C.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 D.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 解析: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粮食发酵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 A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解析: 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答案 项错误;
2、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答案 项错误; C、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答案 项正确;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答案项错误 。 答案: C 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蒸馏水 B.苹果汁 C.氧气 D.干冰 解析: 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答案 项错误 。 B、苹果汁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答案 项正确; C、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答案 项错误 。 D、干冰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B 4.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 “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的是 ( ) A.
3、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 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解析: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不大, 答案 项错误 。 B、气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 项错误 。 C、真金不怕火烧,是因为金原子的性质不活泼, 答案 项错误 。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答案 项正确 。 答案: D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滴加液体 B. 量筒读数 C. 稀释浓硫酸 D. 点燃酒精灯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
4、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C、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防止液体溅出,图中操作正确; D、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操作错误 。 答案: C 6.根据下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的 pH范围判断,其中,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 A.唾液 (6.6 7.1) B.胆汁 (7.1 7.3) C.胃液 (0.9 1.5) D.血浆 (7.35 7.45) 解析:
5、 A、唾液的 pH为 6.6 7.1,不一定是酸性,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胆汁的 pH为 7.17.3,呈碱性,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胃液的 pH为 0.9 1.5,一定呈酸性,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血浆的 pH为 7.35 7.45,呈碱性,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答案: C 7.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 34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34 D.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g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 “ 石 ” 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
6、故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4,故正确; C.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4,故核内有 34个质子,核外有 34 个电子,与中子数无关,故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 而是 “1” ,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 答案: B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是 ( ) A. B. C. D. 解析: A、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8,为原子, 答案 项错误; B、质子数 =9,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答案 项正确 。 C、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0,为原子, 答案 项错误;
7、 D、质子数 =12,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为阳离子,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B 9.如图是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 都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D.一个 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解析: 由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2OCO+H2; A、图中 分别是水和一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故 A 正确; 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 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
8、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 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 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故 D错误 。 答案: D 10.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过多化肥如尿素 CO(NH2)2等进入水体也会引起水体污染 。 尿素属于 ( )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解析: A、尿素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 答案: D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因为 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 MnO2也能加快 H2O的分解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
9、和 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解析: A、 MnO2能加快 H2O2分解的速率,则 MnO2不一定能作其它物质分解的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故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说明蜡烛里一定含有 C和 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 项错
10、误 。 答案: C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40 时,分别在 100 g水中加入 40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 40 降低到 20 ,甲会析出晶体,乙则不会 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是需要指明温度,故 A错误; B、 20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B错误; C、 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分别在 100g水中加入
11、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C正确; 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 40 降低到 20 ,都会析出晶体,故D错误 。 答案: C 13.甲、乙、丙和 X、 Y、 Z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都是氧化物,且常温 下甲固体,乙是气体,丙是液体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一定是 CuO B.X一定具有还原性 C.Z一定是酸 D.Y和 Z一定能发生反应 解析: 根据 “ 甲、乙、丙和 X、 Y、 Z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 , “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且常温下甲固体,乙
12、是气体,丙是液体 ” ,结合图,可推测甲可能为氧化铜或氧化铁等、乙可能为二氧化碳、丙可能 为水, X可能为碳或一氧化碳、 Y可能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Z可能为氢气或酸,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甲可能为氧化铜或氧化铁等, X一定具有还原性, Z可能为氢气或酸, Y和 Z可能能发生反应 。 答案: B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A.NaOH、 Ca(OH)2、 HCl、 K2CO3 B.NaCl、 BaCl2、 CuSO4、 NaOH C.Ba(OH)2、 NaCl、 Na
13、2SO4、 Na2CO3 D.AgNO3、 HCl、 Na2CO3、 CaCl2 解析: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 K2CO3溶液;与 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Ca(OH)2;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 NaOH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 B、 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 NaOH溶液,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 C、 Ba(OH)2溶液与 N
14、a2SO4、 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 2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 Na2CO3溶液;与 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AgNO3、 CaCl2;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 AgNO3、 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钙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 答案: C 15.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氢原子 ;两个二氧化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四川省 乐山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