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外国法制史自考题-18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外国法制史自考题-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外国法制史自考题-18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外国法制史自考题-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29.00)1.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_ A.吠陀 B.摩奴法典 C.法经 D.三藏(分数:1.00)A.B.C.D.2.吠陀本集共四部,其中最为古老、被称为早期吠陀的是_ A.梨俱吠陀 B.娑摩吠陀 C.耶柔吠陀 D.阿达婆吠陀(分数:1.00)A.B.C.D.3.婆罗门教法最为著名的法典是_ A.摩奴法典 B.述祀氏法典 C.那罗陀法典 D.布里哈斯帕提法典(分数:1.00)A.B.C.D.4.约成于公元前 2 世纪公元 2 世纪,古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
2、典籍是_ A.述祀氏法典 B.那罗陀法典 C.摩奴法典 D.布里哈斯帕提法典(分数:1.00)A.B.C.D.5.古印度的法律制定者和执行者是_ A.国王 B.立法机关 C.婆罗门教祭司 D.法学家团体(分数:1.00)A.B.C.D.6.摩奴法典是以_教义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 A.佛教 B.耆那教 C.婆罗门教 D.印度教(分数:1.00)A.B.C.D.7.佛教经典总称_ A.吠陀 B.法经 C.三藏 D.奥义书(分数:1.00)A.B.C.D.8.在佛教法文献中,佛教创始人及其门徒宣扬的佛教教义是_ A.律藏 B.经藏 C.论藏 D.法经(分数:1.00)A.B.
3、C.D.9.古印度的法典不包括_ A.述祀氏法典 B.布里哈斯帕提法典 C.那罗陀法典 D.俾拉拉玛法典(分数:1.00)A.B.C.D.10.“三藏”不包括_ A.经藏 B.论藏 C.律藏 D.法藏(分数:1.00)A.B.C.D.11.在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低贱职业,多数为奴隶的种姓是_ A.刹帝利 B.吠舍 C.首陀罗 D.婆罗门(分数:1.00)A.B.C.D.12.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掌握宗教祭祀大权的种姓是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分数:1.00)A.B.C.D.13.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的种姓是_ A.首陀罗 B.婆罗门 C.吠
4、舍 D.刹帝利(分数:1.00)A.B.C.D.14.佛教法的中心内容是_ A.经藏 B.论藏 C.律藏 D.五戒(分数:1.00)A.B.C.D.15.古代印度四大种姓中执掌军政大权的是_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分数:1.00)A.B.C.D.16.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二等级的是_ A.僧侣贵族 B.武士 C.主要从事农牧业的普通大众 D.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分数:1.00)A.B.C.D.17.古代印度法的种姓制度严格实行职业世袭和_ A.族内婚 B.族外婚 C.同辈婚 D.同姓婚(分数:1.00)A.B.C.D.18.古代印度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基础是_
5、A.私有制 B.村舍所有制 C.寺院所有制 D.国有制(分数:1.00)A.B.C.D.19.依据种姓制度不属于“再生人”的是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分数:1.00)A.B.C.D.20.古印度法中规定低等种姓男子与高等种姓女子的婚姻为_ A.顺婚 B.逆婚 C.旃陀罗 D.神婚(分数:1.00)A.B.C.D.21.为了维护种姓的纯洁,古印度法规定原则上不同种姓不得通婚,但种姓间的通婚并非绝对不可能,允许高等种姓男子与低等种姓女子结婚,此种婚姻被视为_ A.逆婚 B.顺婚 C.旃陀罗 D.神婚(分数:1.00)A.B.C.D.22.古印度法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
6、陀罗男子可依种姓顺序娶妻的个数依次为_ A.1,2,3,4 B.4,3,2,1 C.1,1,2,2 D.4,4,3,3(分数:1.00)A.B.C.D.23.古印度继承法中,不同种姓继承人的应继份额不同,若一个婆罗门依正顺序娶了四个妻子并各有一子时,婆罗门妻、刹帝利妻、吠舍妻、首陀罗妻之子可分得的财产依次为_ A.5 份、4 份、3 份、2 份 B.5 份、4 份、2 份、1 份 C.4 份、3 份、2 份、0 份 D.4 份、3 份、2 份、1 份(分数:1.00)A.B.C.D.24.古印度的继承法规定,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一切遗产,其他诸子的生活依赖于_ A.母亲 B.家族 C.宗族 D.
7、长子(分数:1.00)A.B.C.D.25.古印度掌管国家最高司法审判权的是_ A.国王 B.军事贵族 C.婆罗门僧侣 D.专职法官(分数:1.00)A.B.C.D.26.导致古代印度法律结构体系异常复杂的原因主要是_ A.伊斯兰法的影响 B.种姓制度盛行 C.宗教众多 D.希伯来法的影响(分数:1.00)A.B.C.D.27.古印度编纂法典的机构是_ A.国王 B.立法机关 C.婆罗门教僧侣贵族及其他宗教界著名人士 D.法学家团体(分数:1.00)A.B.C.D.28.在古代印度担任国家重要官吏、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的种姓是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分数:1.00)A.
8、B.C.D.29.根据摩奴法典所确立的种姓制,四大原始种姓中社会地位最低的是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22.00)30.吠陀本集包括_ A.梨俱吠陀 B.摩奴法论 C.娑摩吠陀 D.耶柔吠陀 E.阿达婆吠陀(分数:2.00)A.B.C.D.E.31.古印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_ A.婆罗门教法 B.佛教法 C.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 D.市民法 E.伊斯兰教法(分数:2.00)A.B.C.D.E.32.婆罗门教时期,较为重要的法经有_ A.乔达摩法经 B.磐达耶那法经 C.阿帕斯檀跋法经 D.毗湿奴法经
9、E.罗摩衍那(分数:2.00)A.B.C.D.E.33.下列各选项中,属婆罗门教基本教义的是_ A.吠陀天启 B.梵我一如 C.祭祀万能 D.业力轮回 E.婆罗门至上(分数:2.00)A.B.C.D.E.34.婆罗门教的渊源是_ A.十二表法 B.吠陀 C.法经 D.法典 E.古兰经(分数:2.00)A.B.C.D.E.35.婆罗门贵族编纂的法典主要有_ A.摩奴法典 B.述祀氏法典 C.那罗陀法典 D.撒利克法典 E.布里哈斯帕提法典(分数:2.00)A.B.C.D.E.36.婆罗门教法确认四种原始种姓以及派生的各个种姓的等级差别,其中第三等级为吠舍,主要包括_ A.农民 B.武士 C.奴隶
10、 D.商人 E.重要官吏(分数:2.00)A.B.C.D.E.37.种姓制中的原始种姓分别是_ A.婆罗门 B.吠舍 C.首陀罗 D.刹帝利 E.以上不全是(分数:2.00)A.B.C.D.E.38.古印度的债法中的契约种类包括_ A.买卖 B.借贷 C.劳务 D.寄存 E.融资租赁(分数:2.00)A.B.C.D.E.39.古印度债法中规定,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收为债务奴隶的前提条件是_ A.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 B.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 C.债务人的种姓同于债权人 D.债权债务关系复杂 E.债权债务关系简单(分数:2.00)A.B.C.D.E.40.古印度,裁判官
11、获得真实的证言的方式可以是_ A.证人宣誓 B.水审 C.火审 D.毒审 E.圣谷审(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9,分数:18.00)吠陀_42.摩奴法典(分数:2.00)_法经_44.“三藏”(分数:2.00)_45.种姓制(分数:2.00)_46.非再生人(分数:2.00)_47.再生人(分数:2.00)_48.旃陀罗(分数:2.00)_49.印度法系(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7,分数:21.00)50.简述古印度法的延续性。(分数:3.00)_51.简述古印度的债法的特点。(分数:3.00)_52.简述古印度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特
12、征。(分数:3.00)_53.简述古印度的继承法的特征。(分数:3.00)_54.简述古印度的刑法的显著特点。(分数:3.00)_55.简述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征。(分数:3.00)_56.简述古印度法的历史地位。(分数:3.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0)57.试述古印度法关于种姓制的规定。(分数:10.00)_外国法制史自考题-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29.00)1.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_ A.吠陀 B.摩奴法典 C.法经 D.三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吠陀是
13、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约成于公元前 1500公元前 600 年,用诗歌体裁写成。2.吠陀本集共四部,其中最为古老、被称为早期吠陀的是_ A.梨俱吠陀 B.娑摩吠陀 C.耶柔吠陀 D.阿达婆吠陀(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约成于公元前 1500公元前 600 年,用诗歌体裁写成。吠陀本集共四部:梨俱吠陀(赞颂明论)、娑摩吠陀(歌曲明论)、耶柔吠陀(祭祀明论)和阿达婆吠陀(巫术咒语汇集)。其中梨俱吠陀最为古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1500公元前 1000 年,被称为早期吠陀。后三部吠陀约成于公元前 1000公元前 600 年,被称为后期吠陀
14、。3.婆罗门教法最为著名的法典是_ A.摩奴法典 B.述祀氏法典 C.那罗陀法典 D.布里哈斯帕提法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最为著名的法典即摩奴法典。4.约成于公元前 2 世纪公元 2 世纪,古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是_ A.述祀氏法典 B.那罗陀法典 C.摩奴法典 D.布里哈斯帕提法典(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婆罗门教中最为著名的法典即摩奴法典(又译摩奴法论),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5.古印度的法律制定者和执行者是_ A.国王 B.立法机关 C.婆罗门教祭司 D.法学家团体(分数:1.00)A
15、.B.C. D.解析:解析 婆罗门教产生以后,很快发展为国教,成为国家的统治支柱,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婆罗门教的经典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成为法律的重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成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6.摩奴法典是以_教义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 A.佛教 B.耆那教 C.婆罗门教 D.印度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婆罗门教的经典成为摩奴法典的重要渊源,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成为该法律的重要内容,同时婆罗门教祭司也成为了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7.佛教经典总称_ A.吠陀 B.法经 C.三藏 D.奥义书(分数:1.00)A.B.C. D
16、.解析:解析 佛教经典总称“三藏”,大概基本定型于阿育王在华氏城主持的第三次结集时。8.在佛教法文献中,佛教创始人及其门徒宣扬的佛教教义是_ A.律藏 B.经藏 C.论藏 D.法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的同时并与其门徒大力宣扬佛教教义。9.古印度的法典不包括_ A.述祀氏法典 B.布里哈斯帕提法典 C.那罗陀法典 D.俾拉拉玛法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古印度中重要法典主要包括:述祀氏法典、那罗陀法典、布里哈斯帕提法典等。10.“三藏”不包括_ A.经藏 B.论藏 C.律藏 D.法藏(分数:1.00)A.B.C.D. 解析:解
17、析 (1)经藏;(2)论藏;(3)律藏。11.在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低贱职业,多数为奴隶的种姓是_ A.刹帝利 B.吠舍 C.首陀罗 D.婆罗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印度种姓主要有四种,其中第四种是首陀罗,从事低贱职业,大多数为奴隶。12.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掌握宗教祭祀大权的种姓是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古印度的四大原始种姓中,最高种姓为婆罗门,即祭司种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权。13.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的种姓是_ A.首陀罗 B.婆罗门 C.吠舍 D.刹帝利(分数:1
18、.00)A.B.C. D.解析:解析 印度种姓主要有四种,其中第三种姓为吠舍,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属平民种姓。14.佛教法的中心内容是_ A.经藏 B.论藏 C.律藏 D.五戒(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佛教法的中心内容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每个佛教徒终生必须信守的戒条。15.古代印度四大种姓中执掌军政大权的是_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截然不同的,其中刹帝利也就是武士种姓,掌握着军政大权。16.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外国 法制史 考题 18 答案 解析 DOC
